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三百一十六章抢功(四)

第三百一十六章抢功(四)

    “那时候我被接进淮南王府的时候。还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甚至是在陛下真正的成为陛下之后,还以为手中有着绝对的权力,就可以寻找你的踪迹。可是,后来才知道,如果你不执意的现身的话,我即便是遍寻了整个大明的疆土,也找不到你。所以说督主又有什么用,掌天下权势,又有什么用。没有希望罢了。我也醒得你不会在这个位置上呆很久,恐怕是尚书府一事解决以后,你也要来死遁一招吧。别说是投靠哪个皇子了。恐怕是连现在的陛下还没有归天,你也不肯伺候下去了吧”。

    靳督主说的这般毫无畏惧。一点儿都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对着现在的陛下。

    这是今晚第一次与王铮谈起将来之事,一点儿也没有藏着噎着。

    “我希望能有一座靠山,靠水的小院儿。闲来无事钓钓鱼,种种菜,混个温饱就可以”。就畅想还没有有畅想完呢,突然间就被王铮打断

    “那看来咱们两个梦想完全不一样”

    一时间变叫靳望愣在当场。然后接着听王铮说道。“我不希望混个温饱,在我有靠山,靠水的小院儿之后,我还希望我有一屋子花不完的金银财宝。我并不想进水打鱼,也不想上山种田,我只希望在杨柳树底下做一个摇椅,每天只躺在树底下摇啊摇,然后就能够锦衣玉食,什么都不用操心”。

    一句话便叫靳望裂开来嘴。“那看来。小姐这个愿望是很难达成的,要是死遁的话,要提前转移财产你身边的那两位,可是人精。恐怕是瞒不过”

    诚然,张勉于柳笙确实是人精,做生意做的是地地道道。

    王铮确实是挖了两个人才回来。叫靳望都不得不佩服。

    于京城之内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孝敬陛下的钱,都让陛下喜笑颜开。

    要知道,作为一个国君多少钱才能值得让她开心一下啊,可是勉与柳笙就是做到了。

    即便是没有全国私下的开分店,也足以可以与飞宝匹敌。

    这是王铮自己也没有想到的,金窝银窝,他都有。飞宝现在最大的客户就是她了。

    不过靳望提醒的也对,她要是想死顿遁,要是想转移财产的话。总不能带着张勉与柳笙一起走吧,

    而且到现在他们两个,也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之身,如果自己真的要死遁的话,恐怕他们两个会比所有人都惊讶

    明明大臣干得挺好,明明搂银子,搂的挺好,非要死干什么呀。

    一死遁所有的财产势力,都将不存在。那不是白忙活了一场,全都贡献给了大明的朝廷吗,估计他们两个是不会干的

    而且张勉现在被靳望调教的很好,一身的好武艺,也一身的好医术。

    只是热血江湖梦不复存在,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精明的生意人。

    生意场上的事情,向来拿捏得很准,与柳笙两个,左青龙,右白虎,中间夹了一个王铮二百五。

    提起他们两个王铮就头痛,这以后呀,瞒着也不是,不瞒着也不是

    到底回去还要找一个由头,试试他们两个的态度。

    所以唉叹了一口气,“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要是到死,我也查不了尚书府的旧事。还谈及什么以后呢,兢兢业业的干自己这个尚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呢”

    而且现在这些个倭寇,确实是令人头痛的是,即便是智计百出王铮。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同样都是大明人的打扮。同样都不兴风作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如果当初没有那些流民百姓。大家都安于一方,那么还可以从户籍引证之上,查一查。

    可是现在,在家里跑的这么欢畅,又从何而查。

    倒不是说他们工作怠慢,确实是,在唐院还没有接手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就一直是乱着的。

    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伤的伤连官府都被糟蹋一空。还有什么路引凭证。

    现在已脸色口音来辩驳,也并不能辨认清楚。

    所以,这也是王铮最头痛的事情,怎么能把倭寇都弄出来,

    王峥对浪人的敌意那么大,百姓们全都能够看得见,倭寇在他的手中,更没有活路,于是一个个藏头露尾,谁都不肯先露出头来。

    甚至有的胆子小的倭寇,还想着要不他们在这里,直接当个大明人氏就算了,总好到被那样的折磨。

    简直是像从地狱爬出来的恶鬼,要索人命的一样。所以,千万不能露头儿,千万不能被发现。

    甚至比一般的百姓们更加的热情一点儿,十里八乡都交口称赞,他们有如此热情的好邻居,谁愿意相信他们会是自东瀛而来的倭寇。

    毕竟倭寇门对他们可不是这个态度,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而如今,谁家有个难,谁家有个忙,总上赶子去帮上一帮。

    说是老好人也不为过。所有的人都融入在了一起,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风,罕见的其乐融融。

    连王铮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经常游走于街头小巷。大家交口称赞,“王大人,王大人”。

    王睁只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大概能察觉出来倭寇是哪一个,可是连着半个月,游走于街头小巷,每个人出来都笑吟吟地跟王铮打招呼,王铮正是一个没有发觉出来哪一个是倭寇。

    本来面貌,都是一样的,如今换了衣服,还是一样的口音,王铮都十分的惊讶,他们是怎么学会这一带的口音,而且说的是这般的地道的。

    比谁听见靳望说道,“如果你也活在一个地区,十几二十几年,怎么可能不会说一口地道的地方话。倭寇一代不仅仅是从大明立朝开始。唐宋元,每一个都没能少得了。说一口流利的本地话,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王铮第一次感到了无奈,武僧们个个更是用武之地,打浪人们他们还能够出上力,可是倭寇呢,又找不出来。

    而且。力能力确实很低下。甚至连府兵们都赶不上,狼士兵就更不用提了,只不过当时,他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头。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抢完了就跑,祸害百姓,重兵压境的时候,一个人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