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三百三十五章识人(六)

第三百三十五章识人(六)

    皇子病死的那么多。陛下,现在又不热衷于后宫之事,连妃子们都不宣召了。新出生的小皇子们,这些年是一个也没有。

    别看陛下现在宠幸贵妃,可是一宿一宿的炼丹药。贵妃娘娘也无可奈何呀。

    为了保住贵妃娘娘生下金贵的皇子,所以请一个神医的徒弟,在身边呆着。好在能让他们衣食住行放心上许多,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透露王铮。

    “浙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一事,已经办的差不多了。神医的徒弟功高至伟。要不然什么时候咱们请他吃个饭。”

    王铮的摇倚,摇的吱呀吱呀的响,满不在乎的说道,

    “我说是神医徒弟你就真信哪。你自从来这都都府衙之中,还看见哪一个面生的人,在咱们府衙之中出入了,我不过随口一说,百姓的信也就罢了,没有想到堂堂卫镇抚使也相信。我这位礼部尚书的嘴里有没有个把门儿,难道卫镇抚使心里不清楚吗”

    诚然,王铮那一身能撒谎,敢敢撒谎的本事,放在大明朝堂之上。他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可是,卫风万万没有想到她在此事上也敢撒谎。这也许就是他不如靳望的原因了,这算是什么大事。

    这算是王铮自进入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之后,所有的谎言之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了。

    想当年,他各种的以性命担着谎言,去同陛下争论的时候。那都是本着天大的胆子。

    也不知道是认定了王铮不想将这个消息告诉他,还是真的相信了王铮只是信口胡诌,总之卫风没有再在此事上,同王铮多有争论。

    只是转过头来,一成奏折就上书到了陛下那里。

    作为辅佐王铮与靳望,被逼下派遣来的朝中来使。卫风终于有资格亲自地向陛下,上书直接的递到陛下的案头之上。

    奏折之上堂而皇之地写道。“王大人惊天之计谋,以叫浙江沿海一带的百姓与倭寇分晓的一清二楚。只等所有百姓们证明全都登记清楚。此浙江沿海一带恐怕能太平上百年。”

    也不知道卫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口气。王铮都不是这样想的,自从登记完了百姓之后,若按照时说,他确实解决了维护在此的倭寇们,简直是居功至伟。

    可是。海边风这么大,弄浪那么大。浙东南沿海一带大海,那么广阔,谁都不敢保证。东营的浪人们还会不会回来。

    如果只是在这里等着,王铮前脚走,他们后脚如狼似虎的再扑过来,那这样的报复简直太可怕,一定会比之前厉害上千倍万倍,到时候浙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们又不知道要遭受多大的祸害了。

    伤不伤命,恐怕都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就怕他们在受到折磨百姓们,生活无以为继,百姓们信仰瞬间坍塌,到最后都是对他们大明一刀一刀而来的利刃。

    大明会被拖得千疮百孔,但凡烈风一吹,整支破陋的帆船,就会轰然倒塌,被海浪所碾压。

    哪一个被历史所淹没的朝代,不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一点一点的窟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几乎是没有被突然间鼎盛之时灭国的存在。

    所有的衰败,所有的消亡,都是提前有征兆的。所以现在的王铮还不能走。

    她要保证起码在她活着的时候。就像同浙江沿海一带居民所保证的那样,叫这些倭寇们,心有忌惮叫那些浪人们听见王铮的名字,再也不敢踏进这大明的疆土一步。

    可是,这又何其的难哪。陛下接到了卫风的奏折之后,甚是欣慰,觉得自己这个盛世明君真的是识人如炬。

    眼光那么好。完成的伟业那么多。还想把王铮跟靳望一程招到京城当中。该封赏的封赏,该赏赐的赏赐。

    京城之中的阿宝,慌忙的把卫风的奏折,简而言之的飞信传给了。

    王铮跟靳望其实是一个心思。天大的功劳,他们自然要拿在手中。可是,百姓们的生死,他们也要负责到底。

    卫风终究还是急功近利了一些,也可能是因为贵妃娘娘,现在正值陛下盛宠,想要为卫家立下一些坚固的后盾,有一点儿功劳,巴不得马上的,现在陛下的眼前,好叫陛下,知道他的宠爱,不是完全的没有道理。

    也好叫朝臣们知道,卫家也是有实力的。所以稳准狠,快,是他们要求的办事风格。

    这被清理的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是他们为家立足于朝廷最重要的依据。

    是卫风跨越着镇抚使的职称,再提升一步的依据。

    陛下同样也生了这样的心思。这召令还没有发下来的时候。却突然间王铮跟靳望难得的统一的上了奏折,只写在一个折子上,签了两个人的名字。

    奏折是这样写的。“我大明有盛世明君所保佑。百姓现在得以安稳。可我大明之威望,还未曾传达于流洋海寇之间。臣日夜担忧于陛下之威望。与靳督主连夜讨出一个方案。请教陛下知晓。我东南沿海一带常年受流寇所侵扰。不外乎于海军实力实在薄弱,未曾防患于未然。臣祈陛下组建水军。建我大名之高船,扬国海军之风范。传我陛下之威名,叫海内外全都知晓。臣位卑薄弱不足以掌军权。组见水军之后,请由陛下,另立将军以掌管。臣也好,回京侍奉于陛下身边。”

    这也是被逼到没有办法了。原本就想着,如果现在在东南沿海一带建立水军,一定会让陛下起疑,而且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将领,推荐过来执掌水军。

    水军一旦,体制建成,一定又会引起朝臣们的争锋相强。

    到时候若是再插进一个仇栾进来。大明真的是危以,本来还想着在这里多耽搁一些时间。一年也好,半年也罢。起码武僧在这里教授一下百姓们武棍的基本用法。

    让他们个个有自保的能力。虽然开水泼人很是管用。可是,万一可是有万一呢。

    果不然他们想到的万一,还没有到来,没想到的万一,就已经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