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坤明 » 第四十三章:论开刀对象的正确选择方式

第四十三章:论开刀对象的正确选择方式

    接下去的日子里,朱媺娖还是如往常一般,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缓缓起床。

    然后呼唤母后,享用早餐。

    在吃完奶之后,朱媺娖便在谢儿的怀抱下东游西逛,开始招花惹草——拜访亲人,联络感情。

    但相比于之前的悠闲,朱媺娖的生活也中增添了些许血腥。

    她时不时的就会带人逮住一两个太监,狠狠地刮上一笔横财。

    而且,这位小公主对于抄家居然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像什么藏钱藏宝物的地方,大量他们绞尽脑汁都想不到,朱媺娖都能给出指点,而且猜对的可能性特别高,几乎没有什么失误。

    禀着“金子银子裤子都留下”的九字真言,朱媺娖每次扫荡之后,那名倒霉太监的家就跟蝗虫扫荡过一般。

    别说钱了,连一片砖一片瓦都不给留,全给你搂干净了。

    可以说很负责任的说。

    要不是碍于皇宫的规矩,说不定连对方的宅院朱媺娖都给他占了。

    反正没有心理压力,这些钱全是从皇宫里贪污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

    朱媺娖到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她自知能力有限,所以讲究细水长流。每次都是对底层太监下手,对于稍微带点职位的太监绝不有非分之想。

    而且每次干完一笔之后便会休养生息几天,等到消化完之后才开始干下一单。

    因为次数上不去,所以质量得跟上。

    毕竟这种大事还讲究付出与所得比,还有时间冷却,所以每次倒霉对象都是朱媺娖精挑细选的。

    为此,朱媺娖还特意趁母亲翻阅账本的时候以求抱抱的名义仔细观看,反复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皇宫内需要和外臣接触,以及关于日常开销这两个方面的差事油水最多,可操作性最强。

    也是问题最多的地方。

    但前者牵扯过大,朱媺娖暂时还没法介入,所以朱媺娖果断的选择后者。

    说到日常开销,这可是个大方向。

    具体包括了所有的衣食住行,得慎重选择,挑个能捞更多钱……挑个最需要整改的项目动手。

    朱媺娖对比了一下这一年来在皇宫的所见所闻,最终决定先从“食”下手。

    至于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还是母后账本上关于朱媺娖一家的伙食费给了她灵感。

    在账本上是这样记载的:

    崇祯每月一千余两银子的伙食费;

    周皇后每月三百五十两银子的伙食费;

    田贵妃和袁贵妃每月各两百两的伙食费;

    朱由检的皇嫂懿安皇后每月的伙食费一百五十两;

    刘太妃每月的伙食费更是高达四百两。

    其他嫔妃这种的伙食花销朱媺娖没有注意,但就这么几位家庭成员加起来,就有两千三百多两白银。

    这还是不算上像醋盐之类的杂料!

    要是全部算上,朱媺娖这几位家庭成员每个月在吃这件事情上就要花两千五!!!

    朱媺娖可以打包票的说,这其中绝大多数的钱都是进了宫女太监们的口袋。

    一个个的说,先从刘太妃开始吧。

    作为朱媺娖曾祖父万历帝的昭妃,她虽然一生无子,但性格善良宽厚,对待皇宫中的小辈个个视若己出,简直好的不得了。

    而且在原历史中,昭妃的弟弟刘岱成人后承袭父亲爵位。

    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后,刘岱率全家百余口举火自焚,举家殉国,可谓英勇壮烈。

    每每想到这段历史,再对比一下朱媺娖的那位如牲畜一般的外祖父,朱媺娖对于刘太妃以及她们一家都有着无尽好感。

    因此朱媺娖时不时的会去探望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

    老太太宽厚慈善不仅仅是在性格上,更体现在她的举止中。

    国家不太平,她作为深宫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自觉减少一切花销,同时烧香拜佛,为众生祈祷。

    朱媺娖每每拜访,都看到老太太在那里吃斋念佛,只吃最清淡的粥,绝对不沾一丝荤腥。

    朱媺娖曾经在她怀中用疑惑的目光询问,换来了老太太一句“只要我大明一天不安稳,我老婆子呀,就一天不吃肉……”

    这样一位善良仁慈,成天喝粥连伴菜都不愿意加的老人,你告诉朱媺娖每月伙食五百两?

    别说五百,说是零点五两银子都算多的了。

    说完刘太妃再说懿安皇后,这几年虽然已经从丧子之痛中走出,但在朱媺娖的印象中,她很少露出笑容,胃口也一直不好,根本吃不下太多东西。

    现在你告诉我胃口不好的情况下,每个月吃一百五?

    这两位在宫中“摆烂”,从不过问任何事物的任务说完,再聊到崇祯一家六口。

    当然嫔妃这些不算,毕竟父皇所有的子女都是他的三位妻子所产,所以在朱媺娖的想法中,目前她的小家中只有六口人~

    而小家子中,父皇朱由检以及三位主母各个以身作则,吃的东西全是产自民间的小食,哪怕做工在精细,也花不了太多钱。

    算来算去后宫中唯一的高端美食,只有一道朱媺娖父皇最爱的燕窝羹,他几乎每天都会来上一碗。

    但哪怕早餐午膳夜宵每日三碗,一个月也才九十碗燕窝羹,算它每份二两银子,总计也两百不到,怎么算也算不到一千两吧!

    三位主母也是如此。

    所以,朱媺娖在看到这样一份伙食单后,当机立断,别的人暂时她不去管,就从光禄寺开始下手!

    反正朱媺娖是公主,手中的权力生来就无限大,足以让她在底层为所欲为,无视任何规则程序。

    既然这些太监每一个是干净的,朱媺娖索性也懒得去费心思寻找证据。

    每次她就往那里一站,大良或者凌然就带人把被朱媺娖看中的太监抓起来,再把这倒霉太监的窝用“九字真言”里里外外的给他翻三四遍。

    自第一次开始干,朱媺娖就收获满满,贪污到的银钱几乎有之前那些管事太监的一半。

    那一次之后,朱媺娖就坚定了光禄寺的太监们绝对是最合适开刀对象的想法。

    没办法,谁叫这些太监地位卑下,即使动了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后遗症,还个个富得流油呢?

    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朱媺娖就逮着光禄寺这一只羊的羊毛薅,几乎每有一个太监能逃得了朱媺娖的魔爪……

    当然,朱媺娖还是非常非常善良的,每次把这太监给榨干净之后都会给对方留一条命,只要挨规定次数的板子就可以了。

    ……

    朱媺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瞒不过自家母后的。

    所以她也是光明正大,没有半点遮遮掩掩的意思。

    这些太监们出了事之后空出来的缺亦是朱错留给自家母后的礼物,除了个别位置算作追随朱媺娖抄家的太监们的奖赏,其余的朱媺娖全留给了自己母亲。

    原本这些空出来的缺都是由那些大太监们挑选提拔的。

    但周皇后在朱媺娖有意无意的暗示下,大概是明白了女儿的心思,全部安插了自己的人手。

    至于朱妹错贪污来的钱,魏儿也和周皇后提过。

    但周皇后听闻了魏儿的报告后,只是微微一笑。

    在她看来。女儿的举动说是胡闹可能有点过了,但最多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这些太监不干净,她是知道的,但是再贪婪成性,再贪污腐败,难道还能被女儿挖出成百上千两银子来不成???

    这怎么可能呢?

    绝对不可能好吧~

    既然媺儿只是小打小闹而已,反正也捞不到多少钱,她这个当娘亲的,难不成还要为了这一点点钱,去割她宝贝女儿的韭菜?

    于是,周皇后选择大手一挥,默认了女儿的行为,不再理会。

    PS·大多数太监都只能居住在固定的地方,但那些富得流油的太监是可以置办宅院的。

    PS·我希望坤明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还希望能为读者朋友们稍稍普及一下下历史知识,文中的那些数值大多数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