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她是生命中最好的风景 » 2 争吵

2 争吵

    魏爸爸和妈妈会发生过一些激烈的争吵。那是在一个集日第二天,妈妈在家继续编织斗笠,一个上午没有看见魏爸爸在哪里?她想要让他帮助压一下秫秸。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魏爸爸,舒展一下自己的身体,走到门外,正好遇见了对面的李大婶,就想起来问一下,“你有没有看见我们家羽凡?孩子他爸去哪了?你大半天了,也不声不响的找不见。”

    李大婶眼珠一转:“你不知道他在哪吗?哦,那你去后面。张志和家看一看在不在那边?我好像看见他上午去了他家。”

    妈妈着急想让爸爸回家干事情。也就没有多想,径直来到张志和家的院门前敲门呼喊。可是奇怪的是,张志和家的院门是在里面反插的,院门没有打开。他感觉很奇怪,大白天关门干什么的?于是他灵机一动,上前打门:“国庆妈?国庆妈?(他们家有个小男孩叫张国庆。)你家的镰刀在不在家?拿给我用一下。”

    过了好长时间,低矮的院墙后面看见房门慢慢打开。国庆妈从自己的房子里面出来。有点紧张尴尬的回应:“二嫂,二嫂,我家没有镰刀,我的镰刀他爸拿走了。你去别家找找吧!”

    “是吗?那好吧,我去别家找一找。”

    妈妈转身离开,远远的走到可以看见他家院门的地方,就在那慢静悄悄的看着,过了好久院门打开,国庆妈探头左右查看没人,然后魏爸爸从里面悄悄出来,走到街道上。

    妈妈看到这个情况,也就明白了事情原委,自己急匆匆返回家中,又坐在院子里继续开始编斗笠。可是心中实气恼异常,心惊肉跳。

    “上午,你编了几个斗笠?不能快一点吗?”爸爸没话找话

    “我编了几个斗笠都很好呀,毕竟我在干活。你一个上午去哪了?你干了什么呀?”妈妈假装不知道他的行为。希望他能自动交代

    “我去了东坡的湖里。看了一下地里面的庄稼。天该下雨了呀。地里的庄稼好像有点旱了。”

    “哦。是地里的庄稼旱了吗?还是邻居家的女人旱了呀?”妈妈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还是希望能够让魏羽凡自己主动明白自己的错误

    “你说什么呀,我也不懂,我是说咱们东坡种的高粱都已经叶子萎焉了。好像是太旱了。天该下雨了。”魏爸爸依然在假装糊涂。

    “你看庄稼看到别人的炕上去了吗?你看庄稼是在别人家的屋子里面看的吗?”妈妈再也忍不住自己心中的愤怒。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男人会这样,三心二意婚内出轨。

    魏爸爸还是不愿意承认错误的事实,他继续假装糊涂:“你说什么呀,我也不懂你说的胡言乱语。”转身就要走。

    妈妈怒火中烧,忍受不了心中的愤怒,把手里正在编的斗笠扔过去,正好打在爸爸的脸上,已经编制好的斗笠边缘的芦苇杆,把他的脸划了一道血口。

    魏爸爸摸到自己脸上伤痕,又疼又恼,“你这个泼妇,你干什么呢?”

    “我是个泼妇,我是个泼妇。后面的小媳妇不是泼妇,她那么好,你继续去找他吧!”一边说话,一边拿起身边的斗笠,劈头盖脸的继续扔过去。

    魏宇凡到了这个地步,也有点恼火了,他恼羞成怒的,也抓起扔过来的斗笠反手还击。两个人连打带骂闹作一团,一直到惊动了旁边院子的奶奶,还有过路的邻居才把魏爸爸拉开现场。

    一直到下午两个孩子放学回家,还是看见妈妈坐在房屋子里生气也没有做饭,冷锅冷灶的

    魏佳玲和哥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走到奶奶的院子里面,看一下能不能吃饭。

    魏佳同向奶奶打听事情的原委:“为什么妈妈在生气?为什么爸爸不在家?爸爸去哪了?”

    “爸爸妈妈吵架了,他们两个人生气了。你的妈妈也太小气,太不体谅你的爸爸。”奶奶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自己的原则。有意识的偏袒自己的儿子。“你们两个今天在这里吃饭吧!她不做饭,那就不做饭。”

    可是一连两天,妈妈都没有做饭。爸爸和妈妈也不在一个床上睡觉,爸爸和哥哥挤在一个小床上,

    一直到集日的那一天,必须要一起收拾赶集用的东西,去集市上卖斗笠。爸爸不得已才勉强向妈妈说话,“你难道就一直个样子吗?我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我们要继续赶集卖东西,继续过日子。你总是这样的话,还怎么过日子!”

    “我不过日子,我不过日子吗?我们的钱是不是你交给那个小媳妇了?我不过日子,我不过日子,我每天还是继续的干活。”

    “好了好了,你不要吵了吧?我们还要看在孩子的面上,你也不要再这样闹下去了。”

    妈妈看看自己的女儿,想想还要让女儿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继续读书学习。妈妈不再说话了。

    爸爸收拾好了赶集的东西装到推车上:“走不走?去赶集了。”妈妈长叹了一口气,也就默默的跟着爸爸一起去赶集了。两个孩子继续上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魏爸爸其实没有改变自己的这个缺点。奶奶对儿子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管束。妈妈一旦在房子长时间找不到爸爸,就经常会去那家的院子里去找他,找到的话,就免不了再有一次剧烈的争吵。

    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被两个孩子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