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全球灾变:我有一座纳米虫巢 » 第55章虚假的灾变和真正的灾变

第55章虚假的灾变和真正的灾变

    “这就是所谓的……大灾变吗?”

    当远方的天空被滚滚浓烟包围,石宪第一次明白了所谓的大灾变到底是什么意思,在真正的星球之怒面前,当量不够的真理弹都要沉默。

    石宪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很高估自己所在荒岛附近的那些海底火山群的爆发威力了,参照之前小破球上TJ火山爆发导致全国大面积断网+失联,已经是他对那些海底火山的超高预判了。

    但石宪曾经在哔站看过某些不怕死的人在附近海域拍摄的TJ火山爆发余波的视频,并借着那次机会看了不少有视频记录的火山爆发的景象。

    然而现在呈现在石宪面前的,是他脑子里根本没有多少概念的宛若灭世一般的场景。

    他突然想起了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的爆发,那是人类有详细记录以来最猛烈的一次火山爆发,火山喷涌出的15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制造了一个高达45公里的巨型浓厚火山灰云。

    让数百公里外的爪哇岛都连续一周以上不见天日。

    巨大的能量让1400公里外的摩鹿加群岛都能听到雷鸣般的爆炸声,并在几天后让整个印尼群岛都遭受到了数米高的海啸。

    这次爆发当场夷平了整个松巴哇岛,之后火山灰带来的酸雨又几乎把附近的海域和岛屿淋成了生命无法生存的毒区。

    而巨量的火山灰与二氧化硫,将全世界的天空都染成了昏黄色,并在次年让全球平均气温下降了超过0.5°C,受影响最严重的欧陆联合体地区更是下降了2-4°C,以至于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美国大部分地区到六月份还依旧在下雪。

    在寰宇,夏季干冷导致南方多省水稻绝收,继而造成持续三年的嘉庆彩云之南大饥荒,为近现代彩云之南最严重的一次大饥荒。

    类似的,象国出现了孟加拉大饥荒,大不列颠出现了被爱尔兰大饥荒,普鲁士德尔也因粮价暴涨了差不多十倍而造成了社会动荡,一直到四年后,火山带来的气候影响才基本结束。

    按照石宪搭乘帆船是的航行速度来看,现在石宪距离原本荒岛所在的区域已经很远很远了。

    可是现在,他却能清晰的看见那天边的尽头,那冲天而起的火山灰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那片天空染成自己所期望的颜色。

    更可怕的是,那些火山灰的数量就像是根本不会削减一般,依旧以极其惊人的速度持续向着外边扩散,宛若灭世者正在高举毁灭的旗帜发起冲锋一般。

    没更让他恐惧的是——

    在自己的系统页面上,那个在不断倒计时的火山爆发时间表依旧在继续。

    为此,他甚至强行中断了【研究(二阶)】的技术推演进度,将系统技能【研究】的开发方向转变为了即时推算此次海底火山爆发所带来的影响。

    只不过因为没有参照物,石宪并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的推算,直到没过多久后,他听见了延绵不绝的雷声撕裂天际,让【研究】技能瞬间就找到了推算的节点。

    假定此世界物理常数和小破球相似,那音速应该不会产生太多的变动……

    根据自己看到火山爆发的时间,再结合自己听到雷声轰鸣的时间节点,可推算出自己距离荒岛的大致距离……

    结合视线中火山灰云的高度以及距荒岛的距离,进一步推演火山灰云喷发后的真正高度……

    罗列火山口的直径……

    ……

    在经过一系列的推演之后,石宪再次看向了系统页面上那缓缓流动的倒计时,心头的恐惧几乎被淹没。

    如果系统的推算真的足够的真实,那就意味着一天之后,自己所在的那个方向的海底火山才会迎来真正的爆发。

    可问题是,根据计算,现在前奏的爆发已经超过了坦博拉火山的喷发量了。

    在坦博拉火山之前,那些更早的火山爆发就没有记载的这么详细了,后来人只能进行大致推算。

    比如说发生在印尼龙目岛的萨马拉火山爆发,很可能是小破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一来最可怕的火山爆发。

    根据附近岛民写在棕榈叶上的记录推算,这次爆发产生的火山灰云高度大概是43公里,仅仅是落在附近岛屿上的火山灰就超过了40立方千米,留下了一个直径六到七公里的火山口。

    是的,根据石宪的大致推算,刚刚的那一次火山喷发的可怕威力,仅仅只是前兆就已经达到了后来者推算出的萨马拉火山喷发的极限。

    而萨马拉火山喷发是人类有记载的唯一一次灭国级别的火山爆发,位于火山口附近的小岛国龙目王国几乎是在一瞬间被强大的冲击力一波推平,并在之后约500年里几乎都不再有人类活动。

    此外根据各地冰芯样本和硫酸盐沉积物估算,萨马拉火山爆发拢共向大气中注入了约1.58亿吨二氧化硫,大概相当于400次汤加火山爆发的水平,直接让小破球进入了长达500多年的“小冰期”。

    由此带来的气候剧变几乎影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文明。

    在太平洋上,洋流改变导致了许多南岛人居住的小岛环境逐渐崩溃,造成了诸如复活节岛等岛屿文明的衰落。

    一部分南岛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向南航行,最终登陆新西兰,灭掉了当地的恐鸟,并间接饿死了以恐鸟为食的哈斯特鹰。

    在地中海东岸,气候变化让希安纳托利亚逐渐变得不适合农耕,并间接导致东罗马帝国丧失了对这部分地区的控制,在精罗落泪中基本沦为城邦国家。

    在东南亚,季风变化让繁盛一时的吴哥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最大的影响大概还要属火山喷发当年,可能是火山灰起到的凝结核的作用,造成了东亚与黎凡特等地区的大范围降雨,给当年的这些地方带来了丰饶。

    而这大大刺激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蒙古帝国的征服欲,蒙古铁骑开始横扫周边,但在来年在火山冬天的影响下,辽阔的版图又成为了蒙古帝国沉重的负担,并最终大大激发了蒙古各部落之间的矛盾。

    恰逢又过一年,蒙古大汗蒙哥“意外”被射死于钓鱼城外,蒙古内部矛盾瞬间被引爆,陷入了内战之中,至此,蒙古帝国的征服基本停止。

    甚至可以说,萨马拉火山喷发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世界的大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