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两京风华录 » 第一百零二章 品字

第一百零二章 品字

    自从当年出事以来,对于衍圣公府的奚落排挤难道还少吗?长兄为了追查小表妹的死因,被“意外”身故。

    父亲退隐,不在过问军中之事,祖父一个劲的著书,大家都不去揭开那道伤疤。

    赵梓逸见孔梅落脸上确实是神情淡淡,没有丝毫兴趣,更没有丝毫怒气,便谢过他的提醒,朝着那青槐树下大步走去。

    宋真只是一时失神,落下来百叶送她的佛珠手串。

    见他们认真寻找,便自己推着轮椅,也帮着看看。

    “这位姑娘可是出了什么事,需要帮忙吗?”

    一道陌生的男子声音让宋真皱了眉头,一抬头便看到原本在一百步之外亭子处的男子们这是都走了过来。

    出声的是最前面的那位,一袭惨绿色的青荷锦衣,手上还拿着前朝的折扇。

    那扇子上画着春日的山水,倒是细腻磅礴,确实是前朝大家首笔。

    那男子腰间佩戴的玉佩倒是引起了宋真的注意,这是玉石自然是极好,不用多言,只是这雕刻的技艺像是宫中匠人所制。

    这男子家中当是一等一的勋贵。

    不过,这般突兀的走过不说,明知道这里有女子在场也不避让,未免过于轻浮孟浪。

    宋真皱眉,很是不喜,便更没看此人的相貌,只是低着头没说话。

    明月本埋头找佛珠,听到动静,一看这么多人围着姑娘,立刻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不劳烦几位公子了,只是个小物件,找到便是。”

    明月挡在自家姑娘前面,遮住那些窥探的视线。

    “姑娘可是姓宋?”

    那惨绿色男子身后一名有些高的男子问道,脸上露出惊喜。

    姓氏到底无碍,宋真便点头应答,却未出声。

    “张生,你识得这位姑娘?”陆澜柯有些不悦,刚才自己询问,这女子半分也没抬起头来,倒是个小丫鬟回答的他。

    如今这张生一说话,这带着毡帽的女子居然点头,这不是在打自己脸吗?

    在看了一眼这个张生,父亲不过是国子监的一位助教,也就是祖父稍微上得了台面,当了个祭酒而已。一家子酸儒罢了,长得也不好看,难道这女子不光腿疾,还眼疾不成?

    想着,也不知是魔怔还是怎么呢,陆澜柯居然越过面前这个挡住的小丫头想要上前掀开那顶碍事的毡帽。

    “原来是宋姑娘,祖父正在书房等着呢。”

    赵梓逸的声音正好打断了陆澜柯的动作,让他回了神志。

    “有个虫子。”

    明月忍不住翻了白眼,将陆澜柯挤开,回到姑娘身边。还不忘将清风和韩宇叫来,小声地抱怨道,“干嘛去了,也不知道回来。”

    清风没出声,他找的最后一课滚到十几步之外,出事的时候,根本级都没空隙挤回来。

    韩宇憨憨地一个劲的同明月告罪,“不敢了姑奶奶,放过在下的腿吧,姑奶奶。”

    宋真瞥了一眼,只见明月的绣花鞋死死地踩在韩宇的脚尖,就那么一点点地儿,死死地用尽力气。

    “下次可得小心这些,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宋真的视线从两个可爱的家伙身上离开,看向走进来的赵家公子,点头道,“嗯,谢过赵公子,这就过去。”

    明月数着手上的珠子,惋惜道,“姑娘,少了一颗。”

    宋真皱眉,有些心疼,这佛珠不同它物,常年待在百叶手腕,极具灵性。

    李颂的母亲,如今的太后,当初看上,百叶也未曾送给她。

    这次送给自己,宋真知道他这是想护佑自己平安顺遂。

    这宝珠不光可以辟邪祟,还有吸食毒物。

    原本十二颗穿在一起,刚刚在手腕上铺展开如今少了一颗的,十一之数,在倒是不吉利。

    “先收着吧。”

    赵梓逸自然听出了言语里的落寞,心道:这珠子很重要?

    待目送着宋真离去之后,赵梓逸招呼着几位同窗回到亭台。

    半路上却遇到低头在看着某物的孔梅落。

    “梅落?你怎么在这里?”赵梓逸上前招呼道,刚才抛弃他过来收拾烂摊子已然很是不妥,如今只想快速抹平之前的事。

    孔梅落上前踏了一脚然后转过身看向后面的他们,“坐累了,走走。”

    陆澜柯轻哼一声,然后径直走进亭子。

    “梅落,不一起吗?”

    孔梅落摇头,“想在这里待待。”

    赵梓逸看看四周,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便到了一句失陪去了亭子处。

    孔梅落与他自幼一起长大,英国公府他亦是极其熟悉的,赵梓逸也不多加招待,那边的陆澜柯是真的麻烦,自己要是不在看着点,指不定惹出什么事来。

    待赵梓逸走远之后,孔梅落再度移开脚。

    他低头看着鞋边的那颗珠子,接着日头,他清晰的看着上面画着的十世妖魔。

    这不是百叶的东西吗?这么会在此处?

    孔梅落见四下无人,将这东西拾起裹在手帕之中放入袖中。

    改日问问百叶吧。

    因为佛珠的事,宋真心情难免有所影响,到了老国公的书房,宋真依旧神情恹恹。

    这回是明月和韩宇陪同宋真一起,清风在外面守候。

    老国公正在书房炼字,小厮领着宋真一行人敲门进来的时候,老国公只是轻嗯了一声。

    宋真隔着纱幔看着那挥洒墨毫的老者,虽然已然将近七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下笔的力道便不是一半的书法大家能达到的地步。

    倒不是他的字堪比书圣,只是那力透纸背下的杀伐决断,便不是什么人想写便可以写得出的。

    站了许久,那小厮本想出声,被宋真拦下。

    一气呵成,待写完后,赵冶收了笔,看向那坐在轮椅之上等了自己许久的小丫头。

    “先看看这副字吧。”

    赵冶知道宋真腿疾,便使了个眼神,那小厮便将旁边的小几上的东西清理,将刚书写好的宣纸铺上去。

    宋真摘了毡帽,自己滚着轮椅靠近。

    寥寥只是数笔,宋真却彷如置身沙场,周身是金戈铁马,嘶吼声伴着鼓声,雷声轰鸣。

    “虽然不知为何,但是当年国师隐退,确实是可惜了。”

    赵冶一怔,他原以为此人会点评这副字,没曾想直击内心。

    “你这小姑娘倒是有意思,难怪那几个老家伙都纷纷称赞与你,只不过他们还是太嫩了些,被你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