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深江浅湖 » 赵叔牙

赵叔牙

    我孤身一人隐身于相国府的门外七十步的大树上,望眼欲穿;我心说这赵叔牙还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马上都未时了,还没从官署回来呢,这人不吃午饭吗!

    又过了三刻,终于见得一黄顶马车缓缓靠近府门,车后有两队约二十名甲士跟随。看来这人就是有着赵国柱石之称的赵相赵叔牙了;马夫拽动缰绳,拉车的三匹马定下脚步,门口的仆役赶紧小跑着送上矮阶;帷幕拉开,一灰袍老者走下马车,看着五十岁许,长须飘飘,精神矍铄。

    我顺势落地,大声道:“赵国危矣!赵相危矣!”

    “放肆!哪里来的狂徒!”先前拉开帷幕的侠衣侍卫怒声呵斥道,剑柄指向我,“左右!给我将此人拿下!”

    两队甲士立即上前:我心说赵叔牙你就不好奇吗,赶紧喝止他们听我继续说啊!

    没想到赵叔牙还就真的一言不发,只是转过身静静看着这一切发生。

    “孟明视身死之时,赵国危难之日!赵相下野之期!”我又大喊道,心说赵叔牙还真沉得住气;转眼间甲士已经冲到我面前,这倒是出乎我意料,按理说我说完第一句赵叔牙就该问我为什么说这些话了,这,他怎么丝毫不为所动啊!这和计划可不太一样啊!

    就这么等着被抓?我想想还是算了吧,大不了先跑一步,以后我天天来相国府门口喊俩嗓子,我就不信你赵叔牙能一直不好奇。

    我抽身躲开想要抓我的甲士的手,“回见!”我笑道,接着一招燕子三抄水飞身而起。

    “想跑?”那侠衣侍卫冷哼一声,从马车上一跃而起,在空中虚蹬两下,竟然直接到了我身边;他在空中拔剑出鞘,旋即向我刺来。我赶紧后仰躲开,那侍卫又转刺为辟,紧追着我不放。

    好家伙,估计和姝楠女侠一样都是鲜衣营培养的赵氏孤儿,看来上次姝楠女侠在大牢那边签的就是他的名字。

    他的剑法十分诡谲,贴身而战难缠得紧;我好容易拉开距离,催动心诀,临空发动十步一杀——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实战里正式发动十步一杀,有多大威力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只感觉我手指前指的瞬间仿佛在水中逆流而行,手一伸直就好像连带将四周空气全部推了出去一般,一股劲风将我头发衣服全部前吹,阵阵作响;那侍卫眼看此招势大,赶紧横剑格挡,却好像被无形之手拿捏一般被一刹那撞飞在地,口吐鲜血。

    好家伙,这么厉害?我这还是练得半生不熟的十步一杀,若是剑圣亲自出手,那何止是十步一杀,简直是十步皆杀!

    或许,这十步一杀的一就不是指数目,而是一尽斩杀的意思?

    “少侠好身手!”赵叔牙终于开口说话了。他静静看着我道:“收了神通,下来吧!”

    下来?我心说下去被你抓啊!

    赵叔牙见我没有落地,笑道:“少侠此来不就为了和我一叙吗,难不成真的甘心就这么离去?”

    额,也是。我心说你知道干嘛不拦着你的手下啊!

    我内敛内力落地,一阵甲士纷纷拔刀出鞘,却不敢上前;“放他过来!”赵叔牙道,甲士才纷纷散开;我走上前,冲着赵叔牙长揖施礼;“相国既然知我来意,又何纵焉?”赵叔牙笑道:“我知少侠为孟明视而来,但少侠可不曾直言来意;你诅咒我赵国国运与国相,我护卫拿你是应该的,我为何要阻拦?少侠若落地即言请放孟明视,则现在已经是我的座上宾了!”

    那侠衣侍卫捂着胸口站到赵叔牙身后,低头道:“属下无能……”赵叔牙抬手道:“无妨,你输得不亏!少侠这功法,传自道家?”

    “额,算是吧。”我转移话题道:“相国既知我来意,不如入府一叙?”

    赵叔牙笑道:“亦可;少侠不必这么着急,孟明视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赵叔牙领我入内,还真的看茶伺候;须臾,他换来一身道袍出来相见,道:“少侠如何称呼?”

    “在下襄韩鲁之。”

    “原来是十万大山诈退孟明视的鲁之大夫,果然风采非常!”赵叔牙道;好家伙,现在提到我名字就知道是传奇大骗子了。

    “想不到没有等到秦川来人,却是你来搭救孟明视!真是有趣。”赵叔牙笑道。

    “相国愿意与谋,看来是也准备放孟明视一条生路?”我惊讶道。

    “自然,我要他性命有何用?”

    “可是,为什么呢?”我道,“您可是赵国国相啊!”

    “鲁少侠在门外大呼赵国危矣,赵相危矣,又何必明知故问呢?”赵叔牙哂笑道,“你我皆是聪明人,又何必多言!”

    好家伙,我原本还特地准备好了一套说辞,要来给赵叔牙仔细忽悠……不是,分析一番,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没想到他直接来这一出,看来……我猜的竟然是真的!

    赵国将相,恐怕不和!

    我原本打算先把赵小等跟我说的再给赵叔牙说一遍,让他知道杀了孟明视对赵国有百害而无一利;毕竟赵叔牙有贤相之名,要让他从赵国大局角度知道杀了孟明视实属不智。现在看来,他早已想到这一点。

    然后——我本来打算从他的个人角度给他分析一下;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但是现在来看我应该是赌对了。

    从赵小等那里得知,赵国大将军赵便携乃是外赵子弟,手握军权,可谓外赵领袖;而赵叔牙乃是当今赵王的叔叔,属于除了赵王以外的本赵第一人。赵小等嘴上说赵国对外赵本赵一视均等,可是这血缘之亲,又岂是说一样就一样的?本赵王室,又怎么会丝毫不担心外赵崛起,取而代之呢?更何况外赵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也姓赵,如果哪天真的起了不臣之心,一朝取而代之,在天下人看来无甚区别,和秦川鲸吞周室本质相同,难度可差远了。

    如今赵便携立下崤山之功,本就如日中天;如果真的杀了孟明视,则秦川与赵国彻底结为死敌,即使孟起能承受住丧子之痛,天下众口也势必会催促他起兵报仇;到时候秦赵大战一开,则国政变军政,一切都要仰仗以赵便携为代表的外赵将军,则本赵如皮影傀儡,朝不保夕。身为赵国柱石,赵叔牙绝对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营救孟明视之法我自有计划,鲁公子只需听命行事即可。”好家伙,我心说你们赵人都这么善谋吗,赵璨给我想了个计划,你也给我想了个计划,那我还真省心。

    “就是我的计划,要委屈鲁少侠担个骂名,恐怕事成之后再也不能入赵。”赵叔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