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尘客栈二三事 » 第九章 张家的报复

第九章 张家的报复

    等王海背着黄二的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黄二的父亲正在家门口的一块大石头上坐着抽烟袋呢。当看到这两个人以这样的姿势回来的时候,老爷子惊得站了起来,还以为是出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儿了呢。

    等回屋把黄二的母亲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王海这才转身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黄二的父亲。

    听他说完,黄二的父亲默默地抽了两口烟,然后点了点头道:“照你这么说的话,那条大汉应该就是蒋雄了。”

    “黄叔,您认识那个人?”王海问道。

    黄二的父亲点了点头:“那小子倒是条汉子,过去跟我一样,都是在天雄军服役的,后来听说是因为家里头老母亲过世了,他才被从前线紧急召回回家给他老娘服丧的。我记得那时候他才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就已经官拜骠骑校尉,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而且听说他为人仗义,带兵有方,手底下的兄弟们都很服他,当初听说他要回家服丧的时候有不少官兵都挺舍不得他的。只是后来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等他孝期满了却没有回营复命,兵部的人也从来没来找过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安排他留下来的。”

    “后来这小子就一直留在了这里,手底下还招揽了一批小兄弟,平时主要就是负责坊市那片的治安。但因为这小子为人厚道,讲道理,讲义气,平时四邻街坊的遇上了什么麻烦也都愿意找他过来帮着解决,算是个挺不错的人了。”

    听了黄二父亲的描述,王海点了点头,没太当回事儿。人活一辈子,能遇上的人何止千万,王海也实在不想为了一个不认识的男人浪费脑细胞。

    不过随即王海还是问了一句:“那…老爷子,你们家过去在这边受了那么多的欺负,怎么就没想过找他帮着说两句话呢?”

    听他这么问了,黄二的父亲眼神有些阴郁:“哎…孩子啊,你是不了解啊,他这个人是个直肠子,最是讲理,却不喜欢玩儿那些弯弯绕,比起江湖手段他绝对不是那些地痞流氓的对手。我们家平时挨点儿欺负,被人家挤兑两句的也没什么,可若是惊动了他,那他一定会仗义出手的。如此一来他可就把那些平日里为非作歹的流氓头子们都给得罪了,就说隔壁姓张的那一家吧,那是本地有名的无赖,在这里关系复杂,和府衙的人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如今那蒋雄已经不是军中之人了,若是得罪了他们,很有可能会被人报复,到时候岂不是白白害了他的性命?小老儿我没读过几天书,却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啊…”

    听他这么说,王海对这个刚毅了一辈子的老人家也越发钦佩了。既然蒋雄不好出这个头,那他就要肩负起保护这个家的责任。至少在黄大退伍回家之前,他决定就先在这里落脚了。

    今天的席子没卖出去,黄家二老倒不觉得有什么,可王海自己却很是自责。他知道若不是因为自己今天的表现太过了就不会引发那场莫名的斗殴,这席子估计也早就高价给卖出去了。如今想来,黄家剩下的几十文钱最多也就够撑个三五天,看来他还是要早点出去找个活儿干才是正经事儿啊。

    吃过晚饭,王海跟二老打了声招呼,又去了东面的坊市转悠,想着看看有没有需要人的铺面。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夜生活十分有限,大都早早就上床睡觉了。但这里是威州城,京师脚下最大的城市,有钱人多,闲人也多,每天晚上愿意出来瞎溜达的人也着实不少,就算在这不算多富裕的地方每天晚饭后也还是会有不少人在外头瞎转悠。所以坊市的生意往往都会开到很晚,可以说现在才是坊市上最热闹的时候了。

    漫无目的地转了一圈之后,王海大概了解了一下这处坊市的构造。总的来说这里被划分出了三块区域,一就是白天他陪着黄二母亲买草席的那块地方,主要经营的多是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食材,到了这个点儿这里的商贩们大都已经歇业关门了,没什么可看的。

    第二处则是一些卖家具建材和生活用品的铺面了,虽然没有什么多高档的商品,但人民的智慧总是无穷的,在这里着实有不少造型独特,种类新奇的小玩意儿出售,平时也总是顾客盈门的,热闹非常。

    而这第三处就是王海的主要关注对象了。在这里做生意的大都是卖一些时兴的小商品和稀罕物件的铺子,虽然他这一辈子都没怎么接触过售货员这个行业,却也明白一般什么样的商品比较紧俏,收益比较高。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王海是想着问问有没有卖家具的铺子需要人手的,可转了一圈他就发现,在这里开家纺铺子的生意并不火爆,大多数人其实都只是为了过来瞧个热闹,毕竟没有谁会闲着没事儿花那么多钱跑去买一张床回去摆在家里头吧?所以那一片也只是看起来热闹,实际上真正进店的客人实在没几个。

    而这边就不一样了,来来往往的以年轻人和小情侣居多,看上个什么小物件了可能还真就掏钱给买下来。虽然这些个小玩意儿一个平均也就值个三五十文,超不过二百文去,算提成的话实在少得可怜,但贵在薄利多销,卖的多了那提成自然也就高了。

    当然,这也是令王海比较惊讶的一点,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居然就已经出现了提成分红之类的经营模式,资本主义萌芽在这里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即使真的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穷小子,只要身有一技之长,那还真就能一步步发家立业,只要肯努力,月入过万还真就没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了,王海倒还真没想过要成为多么伟大,多么受人敬仰的人物。当了几年兵,他坚信做人就应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人生目标也一直都是小富即安,没想过真的要做出什么多了不起的事业。所以如今王海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地多赚钱,起码要能够让自己和黄家人的生活不再那么窘迫。

    询问了几个看起来生意还算不错的摊子之后,王海被一家专卖女子小饰品的摊位老板给看上了。白天他来摊子里做准备的时候见到了王海帮黄二的母亲推销草席,也是为数不多的见到王海动手打人的目击者之一,觉得这小伙子为人踏实本分,又有男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决,在推销方面也颇有天分,就决定把他留在自己这里帮忙了。至于给他的提成,双方经过不怎么艰难的谈判就敲定了四六分,当然,是王海四,老板六。毕竟每个月他还要给王海发三钱银子的基础工资,这样的分成比例对他来说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了。

    谈好了价钱,王海很是开心。他大概估算了一下,按照目前这个行情来看的话,自己每个月平均应该能赚个七八钱银子,存上个小半年应该就能帮黄家人置办一处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小院子了。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不会一朝有了钱就忘本的。

    迈着欢快的步伐回到黄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坊市上的喧嚣并不能影响到这里的安宁,贫穷限制了人们的想象,这句话绝不仅仅是个玩笑而已。

    但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王海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夜晚变得不再平静了。因为等他走到巷口的时候眼前的熊熊火把和嘈杂声响让他意识到——可能出事儿了。

    避过前方一众人的视线,王海躲在一户人家的柴垛后暗中观察。虽然距离较远他没能完全听清前面的人群究竟在说些什么,但他很清楚众人聚集的地方正是黄家破败的小院。

    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王海突然看见人群散开,两个一看就不像好人的年轻人正架着一个男人朝外头走,被架着的男人一条腿显然不是很方便,始终费力地蜷曲着,似乎很不想让这条腿接触到地面。

    等人越走越近的时候王海才发现,被架着的老人可不就是黄二的父亲么?此刻老人家灰头土脸的,浑身上下血迹斑斑,眼角高高肿起,显然是被人家给胖揍了一顿。

    几乎都不用思考,王海就猜到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用想,这肯定是今天早上被他修理过的张家父子带着人回来报复了。

    虽然换了时代,换了身份,可王海总是会习惯性地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自居。如今看到劳苦大众因为自己的原因平白遭受一顿毒打,王海的心中也涌起了怒火,他明白,这事儿基本上已经没有善了的可能了,除了用武力征服对手,他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解决方案了。毕竟照眼下对方的这股嚣张气焰来看,报官是肯定没什么用了。所以该怎么办呢?伟人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没说的,干丫的!

    打定了主意,王海在两个年轻人架着黄二父亲经过自己身边的时候猝然冲出,一记直拳不偏不倚地打在了其中一个年轻人的左边下巴上。这一拳他是带着十足的火气的,出手又快又狠,只一下就将那个倒霉的年轻人直接给打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