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尘客栈二三事 » 第二十九章 冯家的故事

第二十九章 冯家的故事

    王海这还在细细回味,那边慕庭已经端起了酒坛子替他又满上了。王海笑道:“果真是人间美味,没想到这丽德轩的老板还是个酿酒高手啊!”

    听他这么一说,慕庭端酒坛子的手微微颤抖,江玲珑揭面纱的手也微微停顿,但随即两个人都恢复了正常,没有说话。倒是清婉双手捧着酒碗,隔着面纱轻轻地闻了闻,柔声轻叹道:“心之所向,意之所往,皆在不言中…”

    见她们一个个表现得如此异常,王海的八卦之魂又开始燃烧起来了。

    “对了慕小兄弟,你说这老板和那位官家小姐的爱恨情仇才只讲了个开头,后续呢?这两人如今又是什么关系啊?”

    “哎…”一提起这个,慕庭就是一阵唉声叹气。王海也看出来了,别看这小子平时大大咧咧的不修边幅,实则心思细腻的紧,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恋爱脑,对于这样的爱情故事他的兴趣可比在坐的所有人都要高上不少呢。

    “那是大概三四年前的事情了…”喝了一口酒,慕庭开始讲述起了这个故事。

    大约是三四年前,从京城迁过来了一户官宦人家,是当时的礼部右侍郎冯庄冯大人的家眷。当时的冯大人因名动一时的“红妆案”饱受牵连,被圣上降旨夺官下狱。为免家人受到牵连,冯大人紧急将一家老小都送出了京城。

    可毕竟冯家人口众多,一时间也不能走得太远,家里人又觉得冯庄与此案牵连甚浅,应该不会受什么责罚。只是当时圣上龙颜震怒,这才一气之下摘了冯庄的顶子,只要日后真相大白,冯庄自然就会被无罪释放,官复原职的。

    这么想着,冯家人也就不想真的回北方老家了,索性就在这威州城落了脚,还建起了一处规模不小的院子,十足的当朝正三品家眷的派头。

    冯庄是个典型的北方男人,为人刚毅耿直,性情豪爽,在朝中人缘很好,却也因为太过刚直得罪过不少权贵,算是个褒贬参半的人物。这一次冯家举家搬迁,威州太守也很是重视,提供了不少帮助和照顾,亦算是给足了冯家人面子。

    刚开始的时候,冯家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冯大人为人刚直,是个难得的清官,单靠他那点儿微薄的俸禄自然不足以供养这么大一家子人口,日常花销基本上全是靠着着冯大人的正妻刘氏家的帮扶。

    刘家是做皮草生意的,早在冯大人科考中榜之前就已经发迹,家底颇丰。刘氏族长是刘氏的嫡亲爷爷,很是欣赏冯庄这样为人正直的青年才俊,当初冯庄榜上有名,刘家便第一个上门提亲,将嫡长女嫁给了他,还一路帮他上下打点,这才有了如今冯大人的风光无限。

    冯庄亦感念妻子娘家的帮扶,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伉俪情深,是朝中有名的模范夫妻。只是冯大人自觉自己能力出众,用不着花费那许多金银为他打点铺路,每每为此事与妻子争执,久而久之,再深厚的感情也该出现裂痕了。

    再加上冯大人家出身贫寒,家里头的那些亲戚并不满足于他如今的声威和职权,便又多方寻觅,替他寻来了两个家室不错的妾室送进了府。

    在这个时代,男人纳妾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刘氏和刘家人虽然都颇为不满,却也没有正当的理由拒绝冯家人强送人进来,只因为刘氏连着两胎生下的都是女孩儿,冯家人便趁着夫妻俩心生嫌隙的时候借口要为冯家传宗接代,硬塞了两个妾室进来。

    说来也怪冯庄其人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虽然他可以为了公理大义灭亲,可在平常却总是十分拂照这些亲戚们,更从来没为什么事和这些亲戚们真正红过脸。毕竟当初为了他能科举中榜,这些亲戚们也确实人前人后地出了不少力,冯庄高中之后就更对他们感恩戴德。如今这些人送来两个女子,冯庄心中虽也有些不快,却不好驳了一众长辈的好意,只得收下了。

    说来也巧,一日冯庄与众友人在家中小聚,喝得酩酊大醉,被稀里糊涂地送进了其中一位妾室的屋里,过了没多久这位妾室就被诊出了喜脉。

    尽管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多半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算计,可毕竟人家已有了冯家的骨肉,冯庄和刘氏即使再愤怒也只得暂时忍耐,想着等孩子生下来了以后再处理这个心机深沉的女人。

    可老天似乎就是有意为难这夫妻俩,这一次这位妾室怀胎十月之后,还真就给冯庄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夫凭子贵,这下一整个冯家都将这女子视为家族骄傲,对她百般呵护,即便是冯庄再想斥责于她,这心里头也已经于心不忍了。

    就这样,刘氏在冯庄心中的地位开始渐渐没落,过了约莫一年多,另一位妾室也有了身孕,这一次居然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冯家满门都是欢天喜地,唯有刘氏只能躲在房内黯然神伤。

    古人不懂生儿生女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就只会把所有的罪责都怪罪在女人身上,在冯家自然也更是如此。自从这两个儿子降生之后,冯家人对刘氏的态度就越来越冷漠。虽然她的管家权一直未曾旁落他人之手,可越是这样,刘氏就越觉得自己如今就像是这冯府的管家,完全看不出一丝当家主母的样子了。

    令人心寒的是,不光是冯家人,就连刘家也觉得刘氏是因为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不能给冯家生下儿子才受冷落的,并没有什么不妥。

    为了长久维护两家的关系,刘家这些年也没少明里暗里地给冯家提供经济支援。最开始还有人觉得这是刘家爱女心切,生怕女儿会因此在冯家受委屈才出此下策的。可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却知道,这位可怜的刘氏已经早早成为了家族弃子,可以说从她嫁入冯家开始,她的使命便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只可惜老天和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接连两胎生下的都是女儿。在这个十分重视血脉传承的时代,刘氏的表现显然不能让两家人都满意,成为无人问津的残花败柳基本上已成定局,就连她那两个玲珑毓秀的女儿都受此牵连,在府中全无嫡女的派头和威仪,平日里过得还不如那两个妾室家的舒坦。

    就在红妆案发生的一年多前,冯许两家联姻,许家主君许锫泉当时虽然只是御史台主簿,区区从七品的小官,却因才思敏捷,为人圆滑在朝中混得如鱼得水,前途一片大好。

    若按照冯庄那性子,这门亲事他是说什么都不会答应的。毕竟许锫泉的为人品行他也十分了解,和这样的人结成亲家绝对是他人生中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可对于唯利是图的冯家人来说,与朝中重臣交情匪浅,又在御史台任职的许锫泉八面玲珑,膝下三子,其中两个也是京师中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

    然而天意弄人,许家长子许益康早年金榜高中,半年后便迎娶了骁骑将军家的嫡次女为妻;次子许益良自幼体弱多病,有传闻说他身患隐疾,此生无法与人行房,故而至今未曾婚配。

    除了这两个名声在外的好苗子以外,许家就只剩下了那个出了名的纨绔,许家三郎许益杰了。也许是因为两个哥哥都太过优秀,许益杰自小就是三兄弟中的一个异类,上课没耐心,脾气暴躁年龄少长些后更是纠集起了一帮同样不学无术的小伙伴,整日里横行霸道,无法无天。

    不过这小子倒也聪明,知道自家老子终究不过是个小小的主簿,在这遍地名门贵胄的京师,自己家的那点儿势力根本就微不足道,所以此人惯会看人下菜碟,倒也没惹出什么特别大的乱子。倒是外界对他的成见越来越多,再加上他这些年来总是留恋烟花之地,曾创下一夜之间花销百金的夸张记录,害得他老子被大理寺连夜提审,要他交代自己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要不是这老小子平时真没犯过什么大案,又在朝中根基深厚,恐怕直接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拖着一身伤和满肚子的怒气回到家中的许锫泉大为光火,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家的前两个儿子都是那么出色的栋梁之材,唯有这个小儿子却是个坑爹不眨眼,恶名满天下的混不吝呢?

    思前想后,许锫泉还是想出了一个自以为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赶紧找一户合适的人家,给自己加这个不成器的老三尽快讨个老婆,说不定成家之后这小子就能稍稍收敛些性子,再也不会在外头给自己惹事儿了吧?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许锫泉就召集了家中所有的长辈开始商议许益杰成家的事。京师名门众多,许家之前虽然不济,但在许锫泉这么多年的辛苦谋划之下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既是要结亲,那自然就不能选那些门楣低下的人家了。

    经过一家人多番考量,与许家门楣相当且在朝中素有清名的礼部郎中冯庄成了许锫泉最中意的亲家人选。冯家情况简单,许锫泉很快就了解到了冯庄膝下有两个嫡女的事情。而且十分凑巧,冯家的大女儿冯云娣与许益杰年岁相当,尚待字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