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尘客栈二三事 » 第三十三章 卑鄙的手段

第三十三章 卑鄙的手段

    百思无解之下,聂允又来到了红尘客栈,想让大家伙儿都来帮忙出出主意。可众人听完他的讲述之后都纷纷摇头,直言此事已成定局,要么就只救下冯珍娣一人,放任冯家全族自生自灭;要么就是就此放手,从此忘却这段感情,再也不管冯珍娣是死是活了。

    这第二条聂允是万万不肯为的,可这第一条…

    思索再三之后,聂允终于把心一横,打算豁出性命搏上一搏,至少先把人给救出来,之后的事情再做定夺也不迟不是?

    当时慕庭等人都深知兹事体大,朝廷对于这样的犯官家眷往往格外看重,聂允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更可能将聂家卷入无休止的战火和厮杀中。但聂允这小子的个性向来如此,无法无天惯了,从来不把什么人放在眼里,加之此时他对冯珍娣的思念已经到达了极致,被剧烈刺激之下已忘了家族亲人的生死,一心就想着带上心上人从此远走高飞,畅游山水,哪还管得了家里头难受不难受啊!

    反倒是红尘客栈的众人看得比他清楚多了,且不说冯庄是被判了秋后问斩,距今尚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说不定这期间还会有什么变故,不必急于这一时;就说如今朝廷除了加紧对冯家众人的看守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实质行动,那我方又何必自乱阵脚,上赶着去触朝廷的霉头呢?

    而且他们很清楚,聂允可以不顾家人的死活,家族的兴衰去救一个女子,那聂家也可以放弃这个一直被寄予厚望却一向无心江湖事的后辈,用他的性命来换得聂家日后的安宁。横竖不过是一个天资卓然的小辈罢了,虽然难得,却不知几年后会不会再出现一个这样的人物。死一个聂允虽然可惜,却不会伤了聂家的根本,只要家族尚在,天才总是还能再有的嘛。如此简单的道理,聂家人懂得,红尘客栈的众人更懂得。所以他们也很清楚,一旦聂允真的动了手,那日后只怕最恨不得取了他项上人头的不是朝廷派来的官兵,而是那些往日最疼爱他的聂家长辈们了。

    用慕庭的话说,江湖就是如此,所谓的侠肝义胆,兄弟情义都不过是口头一说罢了。对此王海也表示很是赞同,虽然他从小也听过不少侠义之士为全忠义舍身赴死的悲壮故事,却很清楚在人性的最深处终究是自私的。这个世界的发展太快了,比之十九世纪末的华夏大地发展得都要快。就是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炎夏国,人心思动,过往的伦理纲常早就被许多江湖人士抛之脑后了,甚至比起那些敛财无道的奸商们,有时候他们才是最无情、最冷血的一群人。

    总而言之,在客栈众人的组织下,聂允的疯狂计划终究没能实施。为了防止这小子头脑发热铸下大错,客栈老板,那个胡子拉碴的魁梧汉子还专门放了慕庭的假,就让他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陪在聂允身边,直到这小子头脑冷静下来以后再回来上班。

    这或许是慕庭放的最憋屈的一次假期了,一分钱的补贴拿不到不说,还得守着聂允这个小疯子寸步不离。要知道,这聂允能被称为当世奇才,在武学方面的造诣绝对是出类拔萃的,平心而论,慕庭和他若是交起手来的话,胜算绝对不会超过四成。若是这段时间聂允仍旧不能冷静下来硬要闯府救人的话,他慕庭说不定还得挨上一顿胖揍,怎么想怎么憋屈啊有木有?

    好在聂允就是再怎么倔强,好歹也不是会对朋友拳脚相向的人。再加上他那些心腹手下人跟着慕庭整天没日没夜地劝,饶是他心中有再大的执念好歹也该放下些了不是?

    眼瞧着好不容易搞定了聂允这个火药桶,慕庭正心中暗喜呢,觉得过两日自己应该就可以回客栈了,却不想就在这个时候聂允安插在冯家附近的眼线传回了消息,也不知是冯家哪个没脑子的长辈吃错了药了,居然提议赶紧给尚未出阁的二小姐冯珍娣寻一门好亲事,说不定他们冯家就能借此化险为夷了呢!

    说起来冯家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炎夏国律法方面的一个小漏洞。虽然在炎夏也是有满门抄斩、诛九族之类的连坐之法的,但与王海所知晓的那个连坐之法不同,在炎夏,亲家之间虽是九族,属于妻之族或夫之族,也在连坐之列,却因为原本是不相干的两户人家,从血缘上讲并不能算是亲族血脉。

    且同样不是亲族血脉的情况下,亲家与朋友之间又有区别。所谓朋友,古语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不管关系远近亲疏,能算得上是朋友的总是能在某些方面有共同语言的一类人。而与之相比,在这个时代,甚至于在王海出生的那个世界里,亲家之间其实往往都没有什么过深的交际。

    一般来说,在这个时代除了强强联姻,指腹为婚之类的情况以外,夫妻二人的结合大都是媒人牵线,父母拍板,但双方家长之间大都并没有过深的交情。即使一方的家长犯了大错,要被抄家灭族,对于那些关系根本算不上亲厚的亲家来说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妄之灾。

    因此,一直以来就有人认为这样的处罚方案对于那些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家来说未免太过残忍。所以到了后期,朝廷也开始采纳了众臣的意见,在这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分析讨论之后,朝廷对妻族,也就是亲家是否应该被连坐方面做出了诸多调整,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若双方是在媒人牵线之下结成的亲家,过往又无任何关系瓜葛且成婚不满半年的妻族是可以不受连坐处罚的,包括妻子成婚后带去夫家的嫁妆和陪嫁丫鬟等下人,唯独不包括嫁出去的女子本人。因为就算已嫁为人妻,女子在血缘上来讲与母家还是有关联的,自然不会被放过。

    也就是说,如果冯庄被定罪,冯家上下都要受到牵连的话,那么冯云娣的夫家御史台许锫泉和他身后的许家也都将受到株连。可若是冯珍娣在圣旨下达之前能顺利嫁出去的话,她所嫁的夫家将不会被追责,自然也包括她带过去的一众随从下人们。

    从律法上来讲,冯珍娣和其母刘氏因为冯庄的关系肯定是难逃一死了,但若是此时她顺利嫁了出去,至少也能从家里头带走一小批人,而这些人一旦成了随嫁的下人,朝廷也是不会为难他们的。

    慕庭等人几乎是一听就明白了,冯家这是有人想利用冯珍娣来寻一线生机啊!而不用想,这个方案绝对不会是主母刘氏提出来的,她即明知自己与女儿都难逃此劫,又何必非得上赶着把姑娘家出去呢?

    不用想,能想出这么卑鄙的法子的一定是冯家那群心胸狭隘的恶心亲戚们了。因为冯家的情况特殊,虽然自打冯庄入仕之后就把众多亲戚都从老家接到了京城,可当时他一方面想的是自己高中不易,如今飞黄腾达了就想着接济接济这些过去给过自己帮助的亲人们,一方面也是觉得在这京城买下人太贵了,若是有这些亲戚们都住进来了,只要自己供他们吃喝富贵,让他们帮着干点儿家务活不是也能省下一笔买下人的钱吗?

    所以自打这群亲戚们来了以后,还真有些农村大院里头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各有分工共同经营的意思。当时有不知情的冯庄的同僚去他家做客,还曾夸赞过他家其乐融融,主仆之间一团和气呢。如今想来,这或许就能成为这些冯家人脱身的一个漏洞,只要能找到人家把冯珍娣给嫁出去,再从家里头带走一批人,那到时候只要稍微糊弄一下,让朝廷的人相信这些人真的只是冯家过去的下人,不就万事大吉,不会再被牵连了?

    平心而论,这若是放在其他人家,这样的做法或许还会让人感动,勇敢的小姑娘面对即将灭族的危机,毅然选择用自己的婚姻挽救家族众人的生命,绝对是一间可歌可泣的美好故事。

    可这件事发生在冯家,慕庭他们就实在不觉得有什么好感动的了,不过是一群卑鄙的小人妄图通过出卖一个无辜女子清白的方式苟且偷生罢了,有什么好感动的?

    当然,听到这个消息的聂允第一时间就炸了锅了,跳着脚的要出门去救人,慕庭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给按住,为防万一,还专门拿来了锁链将他给捆了起来。开玩笑,就凭他聂允的一身修为和怪力,普通的麻绳又怎么可能困得住他?

    暂时稳住了聂允,慕庭就立刻赶回了客栈与众人商议。若说之前他们是因为与聂允的关系好出手相助的话,那这时候就已经完全是出于可怜冯珍娣这个小姑娘而行动了。

    经过大家的一致讨论之后,还是那个叫紫鸢的姑娘拍了板,决定还是先静观其变,看看冯家究竟准备选谁来做这个跳板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经过小半个月的等待,慕庭他们终于得到了消息,只是让所有人的意外是,没想到冯家居然没选京城的官员,而是把目标放在了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