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封开局成伯乐 » 第17章 曹操让襄阳,关羽军南下

第17章 曹操让襄阳,关羽军南下

    曹操后悔过早逼死荀彧,导致与兖州、豫州士族闹翻。

    现在的襄阳,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襄阳成了蜀吴两国的分界线,阻扰孙刘大战,可为大大的不妙。

    如今,孙权已经拿下江陵、宜都、夷道、秭归等地,投入兵力十万之众。孙权全据荆州的时候,肯定也会北上。

    若曹军退出,刘备必会率大军攻夺荆州。

    那怕刘备不出兵,以关羽的傲气,也会出兵打荆州。

    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打个痛快。

    现在蜀国弱,东吴强,帮一帮刘备、关羽又何妨。

    曹操用军慎重,又问贾诩可有建言。

    贾诩睁开眼睛,说道:大王可以让出襄阳为由,让关羽交换俘虏。

    曹操同意此方案,并言:既如此,将宛城南部之民往宛城方向迁徙,将大军收缩至穰县、涅阳、棘阳三地拱卫宛城。且让我们看看,刘封和关羽如何取舍。

    曹操一世枭雄,拿得起,放得下,决定退出荆州战事。

    在退出之前,曹操带着许诸赶至樊城城下,要关羽阵前答话。

    关羽与曹操是老朋友,带着周仓出城见面。

    关羽见到曹操大半白发,言道:丞相,您老了啊。

    曹操哈哈大笑,言:云长,如今你还有几份之勇?

    关羽言:不敢言勇,足可对付百万师。

    曹操大笑,关羽还是这样狂妄,好得很啊,好得很啊。

    曹操道:孤愿把襄阳让与汝,不过,你得将俘虏的部众全部归还。

    关羽急于打通前往江陵的路线,至少稍作犹豫,就答应下来。

    双方谈妥,关羽打马回城。

    曹操看着关羽的背影言:这恐是吾见关云长最后一面了。惜哉,如此勇士不能为我所用啊。

    关羽回城不久,正商议接手襄阳之事,就有刘封使者来报,言:已击破吕建、徐商军,休整完毕,就南下支援樊城。

    关羽顿时明白,他又被老曹算计了一会。

    老曹这是耗不起了,久攻不下筑城、樊城,不得不撤退啊。

    这半月,徐晃领兵连续攻打樊城,每日损耗六七百人,损伤不下于万人,吕建军一破,又损伤二万人。

    曹操损失三万步卒后,已没有足够的步卒来攻城,难道用骑兵来攻城吗?

    加上马上又要到12月,天气渐冷,不利于攻城,不如退出,来年再战。

    不过,关羽没有后悔,毕竟能快速拿下襄阳对他有利。

    曹操耗不起,关羽也耗不起。

    关羽一边安排接手襄阳之事,一边去信刘封,告知曹操已退兵让他领兵前来樊城议事。

    当晚,刘封才知曹操退兵之事。

    听闻曹军撤离了,筑城将士欢欣鼓舞,刘封也犒赏三军。

    军宴之后,刘封将成柯(文士)、丁亮、丁宽、廖帼、张旻(文士)、吴则、阎邬七名降将召集过来,道:曹军已退,尔等是否愿意投降。

    这些降将,都是刘封都是从俘虏营中发现身具气运者,除了成柯为青铜级人才后,其他都是黑铁级人才。

    丁亮、丁宽二人出身平民,在得知于禁将军投效刘封后,就有了投效之意。

    这一次,刘封亲自招募,二人没有犹豫,选择了投降。

    刘封收到200气运元宝,知晓他们为真心投降,于是许他们一个军司马之职,先管理一曲人马。

    丁亮、丁宽大喜。

    廖帼、吴则、阎邬三人见此,也纷纷投降。

    刘封见他们真心投效,也许以军司马之职。

    张旻看到这些武夫投降,大骂这些人不忠不孝。

    刘封言:大家都是汉民,本该效忠汉室,有何不忠不孝。

    张旻无从反驳,直言:旻忠诚不伺二主,要杀要刮,适听尊意。

    刘封懒得与张旻辩驳,名刀斧手将其拖下去行刑。

    很快,张旻那血淋淋的人头呈了上来。

    成柯心惊,心中想到,他的叔父成何(于禁大军监军)已死,于将军又投靠刘封,他即使回了朝廷估计也不会得到信任,不如跟随刘封身边,看一看他能走多远。

    成柯躬身一拜,言:柯愿降将军。

    刘封发现多了1000气运元宝,大喜,扶起成柯道:汝不负我,我必不会负汝。

    刘封知道成柯有才干,于是命他为于禁军中长史,负责军机、功劳等事。

    成柯心中一暖,躬身拜射。

    丁亮、丁宽、廖帼、吴则、阎邬五人则被编入寇战军中,只等堰口兵抵达,就补充他们手下兵员。

    第二日,刘封留下寇战领兵五千,驻守筑城,自领骑兵1500人,与于禁领兵3000人、傅方领兵2000人(死伤1000余人),沿水路前往樊城。

    刘封抵达樊城,关平代表关羽出城迎接。

    若非刘封提供粮草,关羽军早就溃逃了。刘封又大破吕建、徐商军,击破曹军围困之局,可谓惊世大功。

    关平对刘封可为崇拜异常,不断询问如何大破吕建军。

    刘封哈哈一笑,言:皆靠于公妙计。

    关平一听,如此才说得过去,刘封给人的记忆都是莽夫,怎么一下就变成足智多谋的军师呢?

    关羽见到刘封后,赞道:后生可谓。他在刘封这个年纪的时候,刘备充当县令,他与张飞还是军司马。

    刘封一战灭吕建、斩徐商,直接吓得曹操退军,可为声震华夏了。

    关羽又对于禁表示感谢,若非他支持,还正难以对抗曹操。

    于禁不敢居功,言只是从旁协助。

    而后,于禁请求招募他原来的部下为国征战。

    关羽可惜道:文则你来晚了,俘虏已全部放回曹营了。

    此时,刘封、于禁才知晓曹操用襄阳换走了2万俘虏。

    事已至此,刘封、于禁也很无奈。

    关羽提议出兵攻打江陵。

    刘封道:上庸之粮已全部征调过来,恐无粮草全力支持作战。

    刘封虽然调集了十五万石粮草过来,但人吃马厥,一月就要6万多石粮草,如今之粮只供二月之用。

    关羽傲然道:一月之粮足矣。我欲出兵一万五,先打江陵,沿路征粮即可。

    关羽目光扫过众将,最后目光落在廖化身上,让廖化领兵三千守襄樊。却让刘封、于禁随他征讨江陵。

    刘封心中冷笑,关羽真把自己当免费的苦力了,连公爵赏赐都没有,还要他继续征战。

    襄樊是关羽的粮草后方,自然要交给信任的人身上驻守。他虽然信任刘封,但更信任廖化。

    不过,刘封不以为意,在刘备、张飞、关羽在世时,他可不敢妄动。关羽杀败的吴将越多越好,反正吴国也是他的敌人。

    但该争取的利益肯定是要争取的,刘封可答应了上庸在襄阳分田的。

    刘封道:他在上庸招募了五千新兵,可过来帮助守城,一边训练,一边在襄阳屯田,此外,阴城居民很多都滞留在堰口,也可迁徙过来,如此方可持久战。

    关羽正缺兵用,襄樊历经大战,无民耕田,若能将阴县百姓迁来,正好可补充襄阳人口。

    关羽要求于禁领兵三千随他征战,要刘封汇合新兵押运粮草前来汇合。

    对于关羽的霸道,让刘封、于禁无奈,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关羽带着关平、赵累、王甫、赵累、于禁等将,领兵一万六,民夫数千,号称三万大兵,从襄阳出剑门山,攻打当阳县。

    刘封以汇集寇战、寇火援兵,安排民屯为由,滞留襄阳。

    关羽不疑,率先出兵了。

    十月中,成都。刘备接到关羽、刘封二人攻破樊城的捷报,满朝文臣武将欢喜。

    那知没过几天,江陵突然传来急报,言:孙权弃义,派吕蒙、陆逊进攻荆州,博士仁投降公安失陷、糜芳投降,江陵失陷。

    刘备听后,几欲昏倒。糜芳是他的小舅子,其兄糜竺为安汉将军,为列众臣之首。博士仁是从幽州就开始追随刘备,已有二十多年。

    刘备做梦都没有想到二人会背叛于他。

    江陵失陷的消息传至成都,成都哗然,荆州系官员人心激荡,要求刘备快快出兵夺回荆州。

    益州本土人士则有些幸灾乐祸,他们早看不惯荆州士人掌控益州大权,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

    糜竺得知糜芳投降的消息,也是不敢相信。事已如此,只能向负荆请罪。

    刘备为一代枭雄,并没有难为于他,反过来劝慰他,认为糜芳之罪与他无关,对他礼待如初。

    十月底,又有两个不好的消息传至成都。曹操、徐晃领兵八万围困襄阳,并准备攻打上庸;陆逊占据夷道,宜都太守樊友见陆逊来攻,直接弃城而逃,导致整个宜都被拿下。

    陆逊大军长驱直入,占据秭归,令大将李异、谢旌攻占巫县,控制夷道,彻底堵住了益州进入荆州的咽喉。

    刘备大怒,命令诸葛亮召集诸军讨伐东吴。

    十一月中,刘备率领二万大军抵达鱼复的时候,连巫县也被东吴占领。

    此时又有消息传来,刘封大破吕建、徐商部,关羽逼退曹操,拿下襄阳。关羽已挥师南下,准备攻打夷陵,与刘备策应共攻陆逊。

    刘备召集随军军师法正、黄权、吴懿等人商议,问计如何攻伐东吴。

    法正思索一阵,言:上庸之兵已尽出巴山,孟达军只能守住房陵。如今可用之兵只有三将军的阆中兵。可命三将军领兵前来相助,吾等日夜攻打巫县,让东吴首尾不顾。

    刘备思索一番,以马超领兵三千镇守武都,调张飞一万人马调往江州。

    刘备令张南、傅彤二将领兵攻巫县,又派益州水师吴质、冯习攻打夷道,誓要在下雪之前攻下巫县。

    攻破巫县,刘备领兵攻打秭归。

    陆逊领兵黄盖、韩当等老将,领兵八千,坐镇此地,与刘备对峙。

    另外一面,关羽挥师南下,拿下南漳后,直接攻打当阳。

    当阳守军为周泰、蒋钦二人领兵六千死守城墙,二将悍勇,死守城池,让关羽围攻数日无果。

    攻城战,关羽部死伤惨重,士气不振。

    关羽传来刘封,让其带领军士速速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