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演绎 » 序言

序言

    供养门客,是“战国”时极为盛行的一种社会风气。

    各国的大小权贵乃至富商,无不供养数量不等的门客。

    少则十几、数十,多则达到三、四千。

    门客的数量,可以折射出主人的财势、人品、声望。

    之所以形成这种社会现象,是由当时的社会需求和“士”在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所决定。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代,充满了腥风血雨。

    通过几百年的厮杀吞并,经历了多少兴起、衰亡之后,周初的“八百诸侯”已只剩下十来个。

    “周天子”也沦为“债台高筑”的附庸,勉强苟延残息,代之而起的,是“七雄并立”的局势。

    面对虎视眈眈的周围邻居,大家首先要考虑如何保护自己。

    同时,任何一位君王又都想怎样吞食别人,扩展疆土,以至独霸天下。

    实践证明,无论是防御侵略还是侵略别人,都必须国富兵强!

    而要富国强兵,又必须人才辅佐,所以有远见、有志向的精明君主、权贵,都把招贤纳士当做一项重要任务。

    正所谓“求贤若渴”!

    如燕昭王因此而修建了千古传颂的“黄金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崩溃,新的社会体制和意识、观念正在腐朽中萌生。

    “犯上”事例屡见不鲜,赵、魏、韩、齐诸国都是权臣陵替旧主建立起的新王朝。

    权臣间也频频武斗,晋、齐、鲁等国都曾“内战”不止。

    最终以“几家欢乐几家哭”为结局,所以,大臣们也需要人才!

    观念随着现实变化,他们逐渐把选用人才的标准从昔日沿袭的“门第出身”转向知识和才干。

    形势迫使他们走出“任人唯亲”的死胡同,而进入“任人唯贤”的广阔天地。

    “士”是人才的主要来源。

    战国时期的士,已超出奴隶社会的范围,其特点是涌进了大量的“平民”。

    而那些已沦为平民的贵族后代,则按照旧宗法制度: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也就是说一个家族中,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爵位和主要财产,其余子孙所得为少量。

    以此类推,五辈以后的庶支就所剩无几了,更何况八九十代以后呢?

    难怪皇叔刘备虽是“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却贫困到“织席卖履”。

    他们穷了,却也脱卸下宗法制度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到任何国家去展现自己的才华,形成人才大流动。

    在社会需求的刺激下,“士”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成为“士、农、工、商”四大职业之首。

    但做“士”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才能,于是又涌现了许多趋向职业化培养“士”的教育家。

    他们在聚徒授业的过程中,渐渐形成自立一派的政治主张、学术观点。

    可以自由的宣传自己的思想以供社会需求来选择,从而呈现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战国”又是一个文化特别繁荣的一个时期,儒家、法家、道家等等“诸子百家”,都诞生于这个时期。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为了“出售”自己,怀揣着文韬武略的士子们奔波于诸侯国之间四处表现。

    最好的途径是直接觐见最高当权派,一旦被认为符合要求,立刻就能飞黄腾达、封相拜将。

    但这需要有较高的本领或知名度再加上机缘。

    一夕之谈便能切中利害,受到赏识。

    否则,就会像苏秦在秦惠文王面前碰钉子那样,落到穿着破衣烂鞋,自己挑着行李还家的狼狈下场。

    但是,能够触及到君、王的机会也很少。

    那些尚没“明珠出土”显露光辉而缺乏知名度的才子,或仅有一技之长却又不愿从事又苦又累的农、工贱业的士子们,便投靠权贵富宅去当门客。

    所以门客中鱼龙混杂,有徒负虚名、滥竽充数、碌碌无为混口饭吃的草包,也潜伏着“逢其时也一鸣惊人”的蛰龙。

    因此,当门客的便因人而异。

    相当一批是以此为谋生手段,也不乏伺机而动,准备凭借“主人”之力去施展自己抱负之人。

    他们所能起的作用相差悬殊。

    但许多历史名人确是以士子、门客起始,在那众所纷争的壮阔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史剧。

    如,孔门子贡一人驾单车游说四国:存鲁、乱齐、败吴、强晋、霸越。

    在悄悄中叱诧风云,掀起翻天覆地的巨变,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

    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竟成为战国后期近百年来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依据。

    孟尝君而卒赖“鸡鸣狗盗”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信陵君以三千门客为核心,击溃秦军五十万。

    至于蔺相如、毛遂以口舌之力挫服秦、楚之强,侯嬴出奇计抗秦救赵之类的事例。

    数不胜数……

    门客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由“主人”供养,所以也称“食客”。

    但一般不泽及家属,便有“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之怨也可谅解。

    已经“食客三千”,若加上家属要超过万人,全部实行“供给制”谁能“供”得起?

    门客受主人供养,也就有服从主人、为主人尽心效力的义务,但“报效”的程度,又视主、客之间的关系而定。

    著名的刺客豫让在就义前回答赵襄子:

    “范氏以仆人待我,我就以仆人的方式回报,智瑶推衣置食,以国士待,我又怎能不用生命相报答?”

    门客依附于主人,却不同于奴仆,仍保留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与主人的关系处于游离状态,可以自主地选择主人。

    门客对主人不满,可以拂袖而去。

    这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而不被视为叛国投敌。

    平原君任赵相国,权势赫赫,但言行不当,引起门客的鄙视不满,竟一哄而散,使他“门下一空”丢尽了面子。

    特定的历史阶段,滋养出这样一个特殊的“士”阶层,而在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惊涛骇浪中,最活跃的就是这些“弄潮儿”。

    之所以先絮叨些有关他们的背景,就是因为在《战国演绎》中大量记述了他们的故事。

    其中当然也要包括涉及的君主、名人。

    “士”的行为、目的很复杂,所以还得从中细分出“侠”的一类。

    韩非在《五蠹》中认为:

    “侠以武犯禁”,说明在他之前“侠”就已经泛滥于世。

    由他做个评价,似乎“侠”们依仗武功专爱跟官府作对,扰乱社会治安。

    所以,被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们深恶痛绝。

    但中国的老百姓却非常尊崇、喜爱侠士,“侠肝义胆”便是中国人高度赞扬“侠”们的褒义词。

    千百年来,“侠义”一直是青少年刻力仿效的楷模。

    所以“先哲”云:

    “少不看《水浒》”,唯恐学不到“侠义”而“画虎不成反类犬”。

    对于中国侠义这个概念,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曾做过如此表述:

    “救人于厄,振人不赡,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即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就是说“侠义”的风格表现在:

    别人有了困难就去帮助,别人遇到危险就去解救。

    说话负责,一经表态,言出必行,所谓“一诺千金”,虽刀山火海绝不退缩,为之粉身碎骨也不后悔。

    而且无论成败都必须有个结果,不得虎头蛇尾。

    在他们的观念里,以蜻蜓点水式欺世盗名最可耻,只有“轻生死全信义”才能光荣地立于世间。

    更难能可贵的是,哪怕做出挽救一国之难“起死回生肉白骨”的大好事,也绝不炫耀自己。

    更羞于让受惠者对自己感恩戴德,不接受对方一丝一毫的酬劳。

    就是面对千钟粟、万户侯,也是笑着说一声:“不!”拂袖而去。

    甘愿藏于深山隐在市井,当农夫、做博徒,屠猎、卖柴,给人看城门,与普通人同样过那藜藿充饥的清苦生活。

    也许有人讥笑他们“傻”,他们则还以加倍的轻蔑。

    其实那些“聪明”的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即便捞得一些“实惠”,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也不过是瞬间烟云。

    他们昙花一现便湮没在腐草朽土中。

    有幸留名者,在世遭人笑骂,身后也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正因为“侠义之士”具有这种热心待人又高风亮节的风格,才受到当时乃至千秋万代后世人的钦佩和尊崇。

    连认为他们“傻”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他们高尚充实的人生价值。

    “士为知己者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对事要做正义的行为,为人做正义的代表。

    为了心中坚守的正义,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战国中后期,曾有著名的“侠义领袖”孟尝君、信陵君,论名气,孟尝最大,但奉行侠义,则首推信陵。

    两次率合纵大旗,挽救一国之难“起死回生肉白骨”,扭转乾坤。

    在那众所纷争的壮阔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史剧……

    本书以他为主,讲了许多故事。

    如果您对中国式古代侠义感兴趣,大幕就采用影视手法徐徐拉开,请您从《战国演绎》中欣赏品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