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演绎 » 第三百二十九章 驱羊就屠

第三百二十九章 驱羊就屠

    繁阳是在去郏州的途中,论说是信陵君离得较近。

    但打完仗得打扫战场、休整部队,占用了一些时间;

    而桓齮探到王龁战败,根本就没去救援,径直奔向郏州,所以比信陵君早到。

    卫庆听说桓齮的部队从后面压过来了,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他已料到,就在景阳瞪大眼睛寻找蒙骜准备再打一个大胜仗时,可能蒙骜已经做好围歼的准备。

    所以他才不去合兵,以便到紧急关头前去支援,想不到自己现在的处境更危险。

    一旦受到桓齮的攻击,景阳不会、蒙骜也不容许景阳来帮忙,后果是两支部队被分别吃掉!

    因此,明知会一同被围,但合兵之后人多势众,或许还能一搏。

    魏军终于向楚军靠拢了!蒙骜也在悄悄地调动部队。

    楚、魏会师之时,他的包围也就合拢,然后,就将出现第二个“长平大捷”!

    面对着即将到手的胜利,尽管他为人稳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露出不常见的笑容。

    他默默地注视着面前用来观测日影的竹竿。

    心里则在计算双方部队的行进路程,以确定发起攻击的时刻。

    突然,探军来报:

    桓齮距魏军二十里停驻,正在与我军取得联系。

    蒙骜微一皱眉:

    他来了难免要分一半功劳,不过这样就不必让李信去冒险了,使大获全胜更有把握。

    便亲自去找桓齮商量怎样协调配合打好这一仗。

    桓齮更凶猛急躁:

    “你在那边张口袋,我在这边撵,卫庆要是不听话,我就教训他!

    要不,干脆咱俩分头干也行。”

    蒙骜笑笑:

    “野战易于溃散影响战绩,所以我才把大营让给景阳。

    还是让他们合在一起再围而歼之的效果好。”

    “行,听你的安排。”

    桓齮知道这小子的鬼道儿多,欣然同意。

    卫庆一边走着一边张望,越来越心虚。

    明知附近驻有大量秦军,一路却没碰见任何敌人,更不用说受到拦阻,这就很不正常。

    答案只能是蒙骜希望自己合兵,而这肯定对人家有利。

    忽然他又想到,景阳只顾跑到秦营里去炫耀,如果忽视对自己营地的保护;

    一旦两军都陷入包围后,在暂时得不到援助的情况下,近三十万人马的粮草给养很快就会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当年赵括长平之败,被掐断粮草给养是一个重要原因!

    跟这个鲁莽之辈去合兵,预测后果恐怕还是不妙。

    但如果不去合兵,就算自己能逃出去,景阳被歼,日后又如何面对信陵公子?

    所以他感到进退两难、迟疑犹豫,走走停停。

    蒙骜望着行动迟缓的魏军,心中升起一股烦躁,暗暗骂道:

    “卫庆这个老滑头,显然顾虑重重!”

    但战机瞬息万变,他利于速战速决,便下令:

    “通知桓将军,给卫庆施加压力,哄他快走!”

    可惜许多事物并不总按一个人的意愿来发展进行,传令官还没走,又有人来报:

    “桓将军说路上逃来一群败兵称王龁已经被打垮。”

    此事非同小可,桓齮怎么会放弃王龁于不顾便跑到郏州来?

    王龁现在还是主将,按军法,主将遇险而副将援救不及,大家都要担责任!

    蒙骜急忙亲自去问桓齮,桓齮的回答很简单:

    “我在渭河口就被他派去攻华州,繁阳之战我没参加也就不了解情况。

    等奉令回援他时,繁阳战斗已经结束,王将军下落不明。

    我是按要求又转战郏州,只奉令调遣,其他一无所知。”

    当然这家伙并不真傻,隐瞒了一些于己不利的情况,但王龁的死活他确实不知道。

    蒙骜紧皱着眉把那些败兵叫来询问。

    这些人都是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但军服和标识都是真的。

    对王龁部队的内部情况、各级军官的姓名、年龄、相貌,甚至性格回答得也都准确,看来身份不必怀疑。

    据他们所说,在繁阳遭到伏击后损失惨重,突围时全靠王将军在后面拼命抵挡才掩护大家逃得性命。

    所以全都哭拜在地,哀求蒙骜快去救王将军……

    蒙骜的情绪全被破坏了:

    如果王龁的处境真的这么危急,自己应该怎么办?

    前去救援?这里还有几十万敌人。

    眼看到嘴的肥肉不但吃不成,放他们出圈还会成为威胁自己的恶犬,自己原定的作战计划全被打乱。

    不管他?王龁是主将,若有差错,按秦法,副将应负救援不力的责任。

    桓齮还可找理由搪塞,而自己做为副帅,又没接到不必救援的命令却置若罔闻,就是在道义上也会受谴责。

    同时他还意识到另一个严重威胁:

    如果信陵君的部队尾追王龁残余进入郏州,自己围歼楚、魏两军的计划肯定流产!

    但是,让桓齮回过头去救王龁,阻击信陵君,这家伙肯定不干,蒙骜只得转而求其次:

    让桓齮自己寻找时机消灭魏军;派李信率一万精兵去救王龁——更重要的是阻住信陵君;

    自己急速进歼楚军。

    这一系列行动必须得快,要在李信能挡住信陵君的极限时间范围之内!

    一天中蒙骜就做了二次部署,可见确是“战场上瞬息万变”。

    临战而变计属兵家之忌,但蒙骜是随机应变,也确实出于无奈,而且他变得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并非“瞎变”。

    可惜形势变化得太快,快得出乎他的预料,走在途中的卫庆忽然又想起一个主意:

    我的主要任务是援郏州,与其跟景阳合兵一齐被困,何如杀进郏州?

    协助守城待机而出,并不违背原定战役计划。

    而且进到城里虽然也被围困攻打,毕竟城防之事更便于依托,安全系数大。

    幸而一路上没有阻拦,桓齮只是在后边催逼,他一转马头便奔向郏州。

    攻打郏州的少量秦军本就是装模作样的佯攻,怎挡得住十几万魏军!

    桓齮在后边一看情况不对急忙追袭。

    终因是在后边很不得力,虽斩首几千,还是让大部分魏军跑进郏州。

    郏州守将吴芳见来了援军,高高兴兴地把卫庆迎入,心中暗暗出了一口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