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书贩到总裁 » 第117章 阿三的传说

第117章 阿三的传说

    很快,广告发出去后,应聘的人员如潮涌来,三下五除二,海东自己搞定了一个医药公司的班子,在他看来,只要不残不缺不傻不骗,为人老实一些,总能培养出几个象样的人才来。

    况且真正的人才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工作经验较少,性格活泼,为人开朗的应届毕业生身上,所以招聘的学生出身的较多。

    年轻人有朝气,有干劲,他对自己打气说。

    海东故意隐藏了自己的“高干”身份,也只是以经理一角出现在众人面前,再加上衣着朴素,平时也是到员工食堂去混吃混喝,大家也都没有高看他一眼,只是当成普通领导来相处。这样一来二去,业余生活一上来,彼此之间就熟悉了许多。平时说话也就少了许多的顾忌。

    在一会例会上,海东谈到了治癌高价药的问题,提议在这方面想想办法,一方面利润可期,另一方面国内确有庞大的市场。

    这时,一向比较活跃的李涛举手要求发言,在征得海东的同意后,李涛一句话就逗笑了大伙,“学习一下阿三最好!”。

    此言一出,大家满堂哄笑。

    海东知道什么意思,但在办公场合,为了保持严肃性,没有跟着笑出来。

    李涛言归正传,严肃下来后补充一句:“印度有仿制药,要是我们能拿到进口代理,或者更深度的合作的话,应该有广阔的利润前景可以追求!”。

    小伙比较年轻,但说的话还是一套一套的,海东很欣慰。就想让他多说说话,连考验带验证都有了。

    “你方才说的’阿三‘是什么个意思?“

    海东故意深沉。

    ”啊,阿三就是印度人“。李涛说完,见海东没表情,也没动。

    犹豫了一个,就接着说了下去。

    ”关于印度人为什么叫’阿三‘,有很多种说法,我现在尝试着看总结一下,看有多少种“。

    刚说完,这边海东点了点头,表示赞许。李涛马上明白了,这是要让他大讲特讲,于是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初算起来,大概有十多种。”

    一听有十多种说法,大家马上兴致就起来了。于是有人催促李涛快点接着往下讲正题。

    李涛咽了咽涶液,开讲: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古时候形容猴子叫‘阿三’,所以印度人被称为‘阿三’”。

    这时,有人在摇着头,不太认同这种看法。

    “第二个原因,上海那些印度人经常说‘ISAY……’,外语没说好,让人听起来象‘阿三’,于是就有了‘阿三’的称号“。

    这时,有人插话:”《大话西游》里唐僧还说‘印度阿三’呢”。

    有人反对,这个不应该成为理由。

    李涛继续掰着手指头在讲:“过去印度有人名人叫甘地的,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当时他狂妄地称美国是一极、苏联是一极、他们印度是另一极,是当之无愧的第三极,于是中国人便叫他们‘阿三’,实际上是跟看耍猴一样的心态看他们。”

    这个说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

    有人提出疑问,“美国、俄罗斯加上印度,又是一个‘阿三’,怎么算都排在第三”。

    众人立即让他闭嘴,接着听李涛掰手指头讲。

    “以前在上海租界的时候,租用洋人叫洋鬼子,租用中国人叫二鬼子,租用印度人就叫三鬼子。上海人习惯在称呼前边加上一个‘阿’字,比如阿猫、阿狗什么的,三鬼子就叫‘阿三’,有贬义词的意思在里面”。

    “这个说法还算比较靠谱!”,有人插了一句话。

    “还有一种说法是佛教里面的达摩祖师原来是南边印度国的三公子,当然这个说法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这个还差不多“,有人表达了同意。

    “在上个世纪,原来的印度地区分为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三个国家,所以印度被排在第三”。李涛说完又掰了一个手指头,用眼睛环视着大家。

    “不同意这个说法“,立刻有人表示着反对意见。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接近,但没研究过,就是印度阿萨姆出产的红茶非常有名,叫来叫去阿萨姆就成了‘阿三’,这个我比较赞同”。李涛抢先表白着。

    “还有一个更接较的说法,我们从电影里看到了上海巡捕,都有三道杠的臂章,印度人居多,所以叫‘印度阿三’,反正无论怎么说‘阿三’就是从上海老话里传出来的,准没错!”。

    说完以上这些,李涛掰手指头的速度明显下降。

    众人听了半天,心理上也有一些抗拒,就表示不想再听他胡说八道了,于是底下就开始议论起来,而且声音还不小。

    这时,主持会议的海东敲了敲桌子,中止了大家的议论,将会议的议题转移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大家进一步讨论了跟印度人合作的可能性和具体设想。

    会后,进一步形成了会议纪要,海东审过之后,存档备查。然后开始把目光集中到了印度之块神秘的国土之上。

    印度共和国,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左右。

    印度多数人以种植业和农业为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印度人从国外寄回来的钱,排名世界第一。

    仿制药的由来历史已久,主要是各种特效药的专利保护到期后,其他的国家和制药厂仿制生产出来的药,就叫做仿制药,

    仿制药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进行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求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能够一致,在临床上与原研药可以相互替代,这样有利于节约社会的医药费用。

    仿制药与原来的药不是百分之百的相似,多少有一些误差。但由于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所以受众很多,尤其是受到一些基层贫苦百姓的追捧,这些人恰好是医药消费的主力军。原来的药确实好,但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就是价格太高,老百姓消费不起。

    如果能与印度阿三合作引进平价的仿制药,将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