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书贩到总裁 » 第327章 民厂扩建

第327章 民厂扩建

    都散会后,海东单独留下了小高。

    嘘寒问暖之后,二人进入了正题。

    新厂房那边传来喜讯,施工建设马上就可以进入尾声了,现在有一部分厂房能够入驻机器,可以开始整装了。

    “抽调一个攻关小组,研究一下民用直升机”,海东在小高刚坐下,就迎头说了这一句话。

    小高那边,屁股还没坐稳,听海东这句话,马上整个人又被弹了起来一样,站在桌后。

    “坐下说”,海东指了指板凳。

    “我有点激动么?”,小高问道。

    “你说呢?”,海东笑答。

    “这可是我们国家民族工业的短板”,小高说道。

    “你还了解多少?”,海东提问。

    “在上学时,就听老师讲过,尤其是看国外一有什么事儿就直升机过去救援,在天上飞来飞去的,而我们国家都是肩扛车拉。现在好多了,有车了,以前都是人工走过去救援,太不现代化了”。

    海东故作不解,“然后呢?”。

    “如果能在我们手里实现直升机强国的梦想,此生幸堪”。

    小高看起来说的是实话,而且略有小激动的模样。

    “你先别激动,坐下来慢慢讲”,海东抬了半天头,脖子有点儿不舒服,极力劝小高坐下来讲。

    “民厂扩建,首要是进人,还得招一些人进来”,小高说道。

    “我同意,待遇与你们这批相同,然后参照国内同行的标准,你们再拿一个建议和方案出来给我,这个事儿你多费点心,让他们几个多抓抓技术和生产,你以后主打行政方向”。

    海东觉得,技术出身的人搞行政,也是有一定优势的。

    两人商定了一些细节后,海东便带着小高直奔设计研究院而来。

    在这里也集中了几个小组,在前一段时间搞了一些设计,虽然成果不多,但也有了一些成效。

    海东集中看了看,都是关于汽车方面的,设计还算可以,中规中矩。

    “把这几种造个样车出来,放在楼下,有时间我再来看看”。

    海东细挑了几种认为可能会畅销一些的车型。

    末了,海东招集目前在设计院各部门工作的同事,全体开了一个大会。

    会上对大家前一段的工作成果做了肯定和鼓励,表示已经选取了几种型号先做个样品出来,再进一步测试、论证一下。

    最后,海东吐露了自己的一点设想,就是近期准备开发直升机方面的产品,提议征集并于直升机方面的设计,期望在场的大家踊跃参加。

    会后,也将张榜公布招聘相应的人才。大家可以自荐,也可以互相推荐。

    一席话即出,全场鸦雀无声,许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除了高林伟转做行政之外,海东召集剩下的六个脑袋好使的人开会,蒋德军、李海春、柯江、欧阳卫、姜妍、楚姣,海东坐在会议室里,看着这六个人,半天没说话。

    “领导,有事儿要吩咐?”,姜妍开口了。

    “原来加上小高,我们是八仙过海,现在总感觉少了一个人似的”,海东半开玩笑地说道。

    姜妍又开始接茬了,“把高林伟的牌位摆在桌上,就凑够数了”。

    “那是桌牌,你弄个牌位出来,搞封建迷信,而且人还活着呢”,蒋德军和高林伟是一个宿舍的,所以在外边得替小高说句公道话。

    海东知道这几个人以前念书时关系就不错,现在难得上班了,还在一起工作,感情只深不浅。

    “还是年轻人好啊!”,海东感叹着。

    “我准备进行模块化处理,每个模块对应一个生产车间”,海东开始述说他的设想。

    “一车间主要进行发动机模块的生产,测试合格的产品通过生产线输送到主生产线去。二车间主要生产直升机的外壳、机身,同样,通过生产线输送到主生产线去。主生产线集中二者之后,将发动机置入机身当中。”

    “那这样生产线就象是蜈蚣一样?中间是主生产线,然后向旁边伸出若干个生产线?”,李海春这回问得很清晰。

    “是这样的,一号车间发动机、二号车间机身,三号车间就负责仪表盘集成,当主生产线把装完发动机的直升机传递到位时,机械臂自动将集成完的仪表盘置入直升机内。再由人工完成接插件处理。”

    “那这样,直升机基本完形了?”,又是李海春问道。

    “四号车间需要准备门窗,也是机械臂直接在主生产线上完成安装”,海东说道。

    “五号车间就麻烦了,进去手工安装内饰和座椅”。

    大家都在认真地记着什么,海东接着说道“六号车间安装主螺旋浆,七号车间安装副螺旋浆”。

    在大家以为完事的时候,海东又说了一句话,“八号车间负责主测试,所有飞机出厂前要完成测试”。

    “这回终于完事儿了吧?”,有人问道。

    “九号车间负责喷漆”,海东坐直了身体,补充道。

    “那有没有十号车间呢?”,众人皆抬头看着海东。

    “很不幸,你答对了,有十号车间”,海东说道。

    “那是做什么的?不会是包装车间吧?”,大家都很好奇。

    “是特殊设备的安装、测试车间”,海东说完,大家都没动,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具体地说,直升机会有多种型号,有一些是特种机型,比如军队用的需要安装武器在上面;医院用的需要安装医疗设施在上面;救火用的需要安装消防设施在上面,这都需要一些专用的设备。”

    “那岂不是还得进行一次测试?”,这次说话的是平时话不多的欧阳卫。

    “是的”,海东给了肯定的答复。

    “那这个车间出单数了,得十一个吧?”,欧阳卫马上问道。

    “不,还是十个”,海东肯定地答复着。

    “那最后不是需要再进行一次测试么?返回八号车间?”,欧阳卫紧盯着问题不放。

    “最后一步,交给测试大队测试,是实际飞行测试,地点在飞机场上。八号车间是厂房内的测试,不起飞;测试大队是实际飞一下,还要测速度和高度是否达标”。

    欧阳卫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众人又都放下了手中的事,齐刷刷等着海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