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落笔尽是你 » 八、相思子钗,相思赋谁?

八、相思子钗,相思赋谁?

    “听说我们下午放假。师父要陪我们去逛庙会。”几个师兄正在讨论庙会之事。

    赵明一听到有师兄在讨论,马上凑到跟前问到,“真的吗?”

    众师兄点了点头,赵明眼睛一闭,拳头一握,自我沉入式说道“师父,果然通人情”。

    这时桓恩从学堂外面走了进来,看到众师兄都在,便笑呵呵地说道,“各位师弟,今天下午和晚上不上课,师父带我们去游庙会。所以请大家用完午饭后,在王府前厅集合。”

    “太好了,太好了。”众师兄欢呼道,赵明赶紧跑到维仪身边,说“这次师兄带你好好玩玩。”

    下午用完午饭,大家收拾停当后,便准备出发。

    因为其他师兄都会骑马,唯有维仪不会,如果换辆马车,太过于刻意,但坐在其他师兄马上,维仪也觉得不妥。正在犹豫间,赵明牵马走了过来,笑嘻嘻地向维仪说道“不会骑马是吧,走,师兄带你”,维仪正慌忙无措时,刘子熙走了过来,“你与我一起吧”,维仪看着刘子熙,点了点头,赵明自知讨了个没趣,便牵马与其他师兄会和去了。刘子熙便扶着维仪上了自己的马,随后自己也上了马,将维仪揽在怀里。维仪不知为何突然身子一颤,但因动作细微,她想刘子熙应该没有看到,便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赵明看着维仪坐在师父的马上经过自己身边时,偷偷对着维仪笑到,“就你最得师父宠爱。”维仪嗔了他一眼,其实刘子熙也听到了,但他装作好像没听到似的。

    虽说一起逛庙会,其实都是自由活动,其他人一开始还在师父后面,后来看萧将军、霓将军都超过师父,飞奔而去,他们几个师兄弟见状也对刘子熙说道,“师父,我们也先走了”,刘子熙点了点头,他们也飞奔而走。

    维仪也乐得让他们先走。不过此时剩下他们俩,略微有些尴尬,毕竟维仪还是女儿身。

    “这庙会很盛大,听说已经延续了百年,前几年因为战火,被停了一次,现在扬州的百姓安居乐业了,所以太守建议恢复庙会,也算是让百姓好好热闹几天吧”刘子熙说道。

    “我在京城的时候,听阿爹提到过这儿的庙会。想不到,我这次能和师父一起来。”维仪开心地说道。

    “这儿的庙会分南北场,北场以武术为多,南场以器物为多。我带你去看南场吧。”刘子熙怕维仪的身体吃不消马上的颠簸,一边拉紧绳缰一边说道。

    “嗯嗯”维仪点了点头。

    他们慢慢悠悠地往前走,还没到庙会的主场,便发现路上的人已经熙熙攘攘了。

    他们快走到庙会门口时,刘子熙问道,“累了吧。”

    维仪一路上因为紧张,身体不自主地有些僵硬,一经刘子熙这样问自己,她确实觉得有些腰酸背痛,便说道“嗯,我不习惯坐在马背上。”

    “那我们先去客栈喝点茶,休息下,再逛庙会。”

    “嗯”维仪点了点头。

    刘子熙看到旁边有一个茶馆,便从马上下来,然后又扶着维仪下马。刘子熙把马交给了店小二后,便同维仪一起进去。

    “两位公子,您们要喝什么茶?”最近我们店里新上一批上好的明前茶,您们二位要不要喝喝看。”店小二鞠着腰问道。

    “好,那来一壶。”刘子熙说道。

    “好嘞。稍等。马上来”。店小二转过身子去取茶了。

    “听说今天东陵王也来庙会了。”说话的正是维仪后侧一桌的人,总共四个人。

    “是吗?”其中一人问道。

    “对的,我听说陈将军、萧将军、霓将军,还有他那九个徒弟都来了。”另外一人答道。

    “我曾经见过东陵王一面,那长的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呀”,第三个人也接过话头。

    “大壮哥,你又在吹牛了。谁不知道东陵王素来低调,平常不是王府就是军营,你在哪里看到的”,第四个人也发话到。

    被称作大壮哥的那位,也就是第三个人,明显有些急了,赶忙辩解道,“我是说真的。那次我送蔬菜到军营时,远远地看到了他一眼,虽然太远了看不清,但看那轮廓,估摸着肯定是一副好模样。”

    “哈哈哈,谁不知道东陵王俊美天下。好了,赶紧喝茶,喝完茶还要看庙会呢。”第四人说道。

    维仪听了也忍不住地笑了。

    “有这么好笑吗?”刘子熙问到。

    “师父,他们在夸你呢”。维仪小声说到。

    “嗯嗯,我听到了”。

    “被人当面夸,是什么感觉?”维仪抬起头问道。

    刘子熙用着有些不同以往的语气说道,“习惯了”,维仪低头笑了笑,随后转过身来,朝着后面那桌说到,“你看看我这位师父与东陵王比起来,谁更好看?”

    这句话不仅把后面那桌搞蒙了,连刘子熙也被维仪搞懵了。

    “这位小公子,虽然你师父长得还可以,不过怎能和东陵王比。人家是战功赫赫的王,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没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被称为大壮之人摇了摇头说道。

    维仪又将头转了过来,朝着刘子熙笑了笑,说到,“师父,原来你不是以貌名天下呀。”

    刘子熙也被维仪的可爱逗笑了。

    刘子熙和维仪喝完茶,休息好后便打算逛庙会了,在他们起身准备走时,一对夫妇也刚好出门。

    “二位客官慢走。二位客官如果有雅兴,可以去西门的花栈桥许愿,听说在那儿许愿很灵。”店小二对这对夫妇说到。

    “谢谢老板。”这对夫妇说到。

    维仪望着这对夫妇远去的背影,突然无意识地问道,“师父,西门离这远吗?”

    “不远,等会我们会经过那里。”刘子熙也顺着维仪的眼神看向那对夫妇。

    维仪感觉到异样,便不再说话。

    庙会很热闹,各种东西五花八门,她东看看,西看看,觉得好多东西都是书本上未见过的,真的是大开眼界。

    在一片热闹声中,一阵“糖葫芦,糖葫芦……”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维仪一听到叫卖声,便寻声望去。

    “喜欢吃啊”刘子熙问道。

    “嗯嗯”维仪点了点头。

    刘子熙走到卖葫芦之人旁边说道,“拿一串”。

    “两串”,维仪走上前说到。

    “好嘞”,叫卖之人答道。

    “两位公子长得真是俊俏,来,给你们两串大的。”叫卖之人从糖葫芦伞上挑选出两串最大的糖葫芦递给维仪说道。

    维仪接过,说道“谢谢老板”,刘子熙从身上拿出几文钱付给了叫卖之人。

    “师父,给你一串。”维仪递过来说到。

    “你吃吧。”刘子熙说道。

    “师父不喜欢吃?”维仪问道。

    刘子熙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维仪把手缩了回去,笑着说道,“我特别喜欢吃山楂,尤其我胃口不好的时候,阿娘就会给我做山楂膏,每次吃完,我都能吃下一大碗粥。”

    刘子熙看着维仪又笑了笑。

    “师父,你喜欢吃什么?”维仪问到。

    “我平常吃住都随军营,也没有特别爱吃的东西吧。”刘子熙想了想说道。

    “阿娘做的山楂膏特别好吃,下次我做给你吃吃。”

    “好”刘子熙答道。

    维仪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东看看西看看。

    刘子熙看着她,好像对她的感觉又不一样了,之前觉得她像一副名贵的画,只能远远观着,而现在她灵动活泼的样子,又好像这幅画就在他手里一样,可以触摸得到,不过依然很珍重,很珍重。刘子熙就这样跟在维仪后面,看着她。

    维仪突然在一处停了下来,原来借着落日余晖,她瞥到众多银光处有一点红,因为好奇,所以停了下来。

    “公子,喜欢这个是吗?这是相思子钗。”卖家问到。

    维仪点了点头。

    卖家拿起钗子给维仪看,维仪接过后问到,“为何取这名字?”

    “这是我家娘子起的名字。我当初在晋陵学艺的时候比较穷,我家娘子常以红豆接济我,后来我们成了家,为了感恩娘子的恩情,我就做了这个钗子。娘子就以相思赋意,也愿更多有情人终成眷属。”

    维仪听着觉得很感动,她看着手中的金钗,做工精细,朴实中有一种细腻。

    “老板,给。”刘子熙取过一枚金锭递给卖家说道。

    “谢谢公子。“卖家接过金锭说道,随后又拿起另外一个钗子说道,”这钗是一对,小公子手上拿的是女钗,这位是男钗。”说着,卖家便把男钗给了刘子熙。

    “男钗是以其叶为装饰物,比较简单。”卖家说到。刘子熙接过男钗看了看,又从怀中拿出一锭金子给卖家,而卖家却不收,卖家说到“我一年只做一副钗,而且只收女钗钱,不收男钗钱,这也是我家娘子的意思,希望世间有情人不为名利钱财所累,重情不重利”。

    “你能娶到你们家娘子真是太幸福了”,维仪满心真诚地说道。

    “谢谢小公子,也愿你们能找到有情人。不过这钗只有一对。你们怎么分呢?”卖家说到。

    “没关系,我们一人一只”。维仪和刘子熙同时说到。但话一出口,但又觉得不对,连卖家都不好意思,“这是男女之间的信物,两位公子怕是不合适吧。”

    “师父,给你。”维仪不好意思地把手里的女钗给了刘子熙,转身走了。

    刘子熙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转身追维仪去了。

    两人经此一事,都略觉尴尬,都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