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落笔尽是你 » 五十二、自立为王,三足鼎立?

五十二、自立为王,三足鼎立?

    刘子熙出了宫回到王府,一言不发直接进了书房。萧成见刘子熙平安归来,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刘子熙刚坐下,萧成又前来禀报道,“宫中侍官求见。”

    刘子熙点了点头。

    “殿下,这是陛下为冤杀大臣亲手写的平反册和安抚册,陛下让我亲自送给您”,前来的侍官双手捧上递给刘子熙道。

    刘子熙接过去平反册一看,几十个名字中尚法兴排在了首位。安抚册是说凡冤杀大臣都将被厚葬,且他们有子女尚在人世的,将恢复其身份,并赏钱帛万两。

    其实这是刘子毓为了拉拢人心而做的一系列举措而已。刘子熙没说什么,看完后递给萧成。

    而这个侍官随后又说到,“殿下,陛下说,这个人亲自交给您处置”。

    “把他带上来”,这个侍官向身后之人说到。

    没过一会,只见一个头发凌乱,浑身是伤的人被几个侍从提了进来。

    刘子熙一看是华侍官华可,但不没明白为什么所以然,便问到“这是做什么?”

    “你和殿下说说是怎么回事吧”,侍官对着华可说到。

    华可则不住地叩头说到,“殿下,你饶了我吧。我不该陷害尚大人。”

    “尚大人?”萧成将军也是听得懵懵懂懂的。

    “我因为收了几位大臣给的贿赂,被尚大人发现给,因此尚大人命人仗打了小人二十棍,所以当时候我就怀恨在心,一直想着报仇。有一天邓俨密见先帝,说尚大人几人要谋反,先帝便派我去暗中调查,我当时候,利欲熏心,只想报一己私仇,回来便添油加醋地说尚大人不仅要谋反,可能还要取代先帝,所以……殿下饶命呀。”

    刘子毓的目的何在?为何为何要把华可交给自己,莫非?但是刘子熙仍然装作很平静的样子说到,“我想至于怎么处理他,宫中已经有了答案吧。”

    宫中来的侍官回答道“陛下说了,这样的人祸害忠良,死不足惜。拉下去。”

    而华可却一直叫着,“殿下,救救我呀。救救我呀”。

    直到华可的声音消失,这个侍官才又接着说到,“殿下,这是陛下让小奴给您的密诏,此密诏是从浔阳传来的”,说着便从袖口中取出一个蓝色锦帛递给刘子熙道。

    刘子熙打量着锦帛接了过来,打开看后,惊了一跳。

    密诏上说,邓俨为了讨伐建康,稳定北元,竟然同意将南郑等周围几镇割让给北元。

    刘子熙将手中的密诏一摔,想不到为了皇权,邓俨竟然出卖国家和百姓。

    萧成虽不清楚密诏上写了什么,但一定是什么国家大事,否则刘子熙不会发这么大火气。

    萧成先让奴仆将宫中侍官带了下去。刚送走宫内侍官,又有侍从前来禀报说到南郑太守薛都派人求见。

    刘子熙自是知道为何事而来,让侍从将求见之人带到书房,随后又把密诏递给萧成。

    萧成接过召书,也是看的满肚子窝火,“刘宋怎么就出了这些叛徒!”

    萧成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殿下,萧将军,人已经到了。”

    “请进”,刘子熙说到。

    随后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人走了进来,刚进来,就跪下说到,“殿下,萧将军,在下是杨帆,是太守的侍从,请救救我们家太守吧。”

    刘子熙则一把拉起他道,“你先起来。薛都现在如何了?”

    “殿下,前几天我们太守刚收到毓王登基之事,第二天就被邓俨派来的使者以参加宴会为由扣了起来。”

    “我们几次交涉要人,邓俨都以与我们家太守商议要事为借口,迟迟不放我们家太守”。

    “但我们家太守还是偷偷地找人送信过来说,邓俨想威逼他劝说南郑将士与百姓臣服于北元,我们家太守自是不肯,一面正在于邓俨周旋,一面让我来向殿下求救。”

    “这是我们家太守让我交给殿下的信物”,杨帆从腰襟处取下一个布囊,交给刘子熙说到。

    刘子熙接了过来,打开看是拨浪鼓,上面还落一个“安”字,他认得。

    他看了看拨浪鼓,又看了看杨帆,随后对着萧成说到,“萧将军,你先带杨侍从下去休息。”

    萧成领命,带着杨帆离去。

    刘子熙拿起拨浪鼓仔细看了看,见到安字那面时,突然一个发力,将拨浪鼓的鼓面瞬间击破,一个纸条露了出来,上面写着“邓俨等人狼子野心,私自囚禁浔阳王,不日则逼浔阳王称帝,以示对抗建康。毓王虽则宽厚,但威名不足,如殿下有心,薛都我愿誓死追随。还请殿下早做决断,万不可让邓俨等人掌握刘宋江。”

    刘子熙看着薛都送来的密信,知道薛都的言外之意是让自己称帝。

    但是如果他真的称帝,那刘宋岂不成了三国局面,只会增加杀伐。虽然论军力、人心,他完全胜于刘子毓。但是万事讲究时机,刘子毓已然称帝,且素有宽厚之称,而且刘子熙自认为自己更适合戎马倥偬,人各有命,强求不得。

    他之所以迟迟未答应刘子毓出兵,一是对于刘业的愧疚,二是观察宫中人心,三是观察刘勛大兵情况。

    刘子熙正在思考如何抉择时,萧成走了进来。

    他望着刘子熙说到,“殿下,这是霓将军快马加鞭送来的密信。”

    刘子熙揭开后,信上大意是说,军中抓到皇宫和浔阳各自派来的人,皆是为刺探东陵军态度而来的。

    言尾也是有拥护刘子熙自立为帝之意。

    萧成看着刘子熙紧锁的眉头说到,“殿下,邓俨狡黠贪淫,无容忍之量,与他意见相左之人皆被打压,不得重用,而攀附之人又皆贪图荣华富贵之人,并无深谋远略,所以浔阳之兵不足为惧。”

    “但毓王这面不得不防,就以上次宫中派人接管东陵军这事,足以说明毓王的心思。只怕将来,毓王容不得殿下呀!”

    刘子熙知道他的态度将决定刘宋整个命运。

    他望着萧成说到,“萧将军,你随我多年,自是知道我的性格。我不喜欢朝堂上的错综复杂,如果我真有此意,为何当初不应了尚大人之邀。驰骋战场,护佑刘宋百姓,已是此生最大的心愿。”

    刘子熙又望着旁边的拨浪鼓说到,“如你所说,浔阳不足为惧,所以用不了多久,刘宋又将统一,但是如果此时我有想法,那将三足鼎立,只会杀伐不断,国土难安。而且北元一直虎视眈眈,内斗只会让他们做收渔翁之利。现在战争还未起,邓俨就想把南郑之地割让给北元,如果战场持续太久,刘宋疆土只能会成为换取北元帮助的筹码,所以我必须要尽快协助十一哥平定天下,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我的选择。”

    萧成看着刘子熙,也知不能劝说什么。

    正在沉默之时,刘子熙突然听到外面似乎有动静声,厉声问到,“谁?”

    无人应答。

    刘子熙和萧成则快步走出了书房,但周围没有任何人。

    莫非王府也有皇宫或者浔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