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域六决 » 第一百八十七章 书法皇帝

第一百八十七章 书法皇帝

    李天勤虽然每日惨遭三位美女折磨,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悠闲和快乐的,有酒喝、有曲子听、有美女相伴,这样的日子的确是让人羡慕,当然,每晚足底惩罚的时候除外。

    欧阳正清一门心思振兴山庄,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很晚才回房休息,可谓是呕心沥血。

    十一到十三师弟还年幼,功夫不高,新入门的弟子刚刚起步,虽然有一些资质过人,但终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

    欧阳正清翻遍了仓库中的那些秘籍,想找一套能够迅速提升山庄众人战斗力的武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功夫还真让他找到了。在一本破旧不堪的古籍中,记载了一套神秘的剑阵,这套剑阵参照星宿的变化,阵法多变,威力无穷。

    这套剑阵名叫二十八宿剑阵,以黄道附近二十八星宿为参照。二十八宿即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此套剑法需要二十八人共同修炼,每人代表一宿,根据特定的轨迹和步伐行进。二十八人相互配合,互相照应,使得整套剑阵攻守兼备,威力无穷。

    欧阳正清大喜,随即让三名师弟挑选了二十五名弟子,加紧训练,只练了一个星期,就有了效果。二十八人居然和欧阳正清斗了五十来个回合,不分胜负。尝到甜头的欧阳正清让山庄所有人都参与训练,万一有人受伤,其他人还可以顶上。

    草原上,吐蕃勇士们也在训练,多吉已经成了龙将军的副手,负责勇士们的日常操练。

    多吉身强力壮,又经永丹王子指点,修炼了西域六诀中的拆骨诀和护体诀,功力大增。他派人回去将部落中的青壮男子全部召集了过来,足足有五千之众。

    永丹王子将这五千人组成了先锋队,交由多吉指挥,到时候上战场后这群人将是第一把插入敌人阵地的尖刀。

    龙将军最近又召集了不少散布在草原各地的勇士,算上之前召集的,再加上永丹王子这边原有的部队,已经有五万余人。

    龙将军按照永丹王子的指示,让多吉带领五千人马作为前军先锋,让甲子带领两万人作为中军,让戊辰带领一万人作为后军,左右两翼各五千人分别由乙丑和丙寅带领。龙将军和丁卯、己巳带领五千弓箭手和轻骑兵的混编部队作为机动。

    分拨已定,众兵士除了练习骑马射箭等功夫外,还要练习跑阵。不同的鼓声如何变阵,不同的旗号如何变阵,这些复杂的阵法变化让大家练得苦不堪言。

    “龙将军,练这些有什么用啊?遇到敌人,冲上去砍翻了他不就行了么?”有人不满地说道。

    “是啊!咱们吐蕃勇士可以以一当十,用不着练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又有人说道。

    龙将军笑道:“好,我就让你们这些逞匹夫之勇的人见识一下阵法的厉害。”

    龙将军让多吉带领两千人,自己只带领五百人,双方对战演练。

    龙将军将五百人分成五支小队,听他旗号行动。只见这五百人时而一字长龙、时而纵横交错,他们在龙将军的号令下,不停变换阵法,竟将多吉的两千人打得大败。

    众人心服口服,没有人再多说一句,他们咬紧牙关,拼命训练。

    大宋京城皇宫,养心殿内,宋徽宗正在专心致志地写字。他写的是一首最近偶得的长短句:罗绮生香娇上春。金莲开陆海,艳都城。宝舆回望翠峰青。东风鼓,吹下半天星。万井贺升平。行歌花满路,月随人。龙楼一点玉灯明。萧韶远,高宴在蓬瀛。

    宋徽宗写完最后一个字后,太子赵桓赶紧接过父亲手中的笔,由衷地赞道:“父皇的字可谓出神入化、入木三分,别说当今世上无人能比,就算是与王羲之、张旭等古人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徽宗笑道:“皇儿过奖了,朕也不过是胡乱写写。”宋徽宗说着,掏出印章。太子赵桓连忙接了过去,在宋徽宗刚才写字的宣纸之上,盖上了红印。

    宋徽宗心满意足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作品,说道:“要是治理天下能有写字这么简单就好了。”

    太子赵桓接过宫女递过来的一杯茶,送到父亲身前,微笑着说道:“父皇何处此言!这些年我们大宋在父皇的领导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几年更是灭了夙敌辽国,夺回了失去多年的故土,这都是父皇你的丰功伟业啊!”

    宋徽宗喝了一口茶说道:“皇儿,看事情不能这么片面。灭了辽国是好事,但也是坏事。金国乃虎狼之国,随时都想吞下我们大宋。如今没有辽国在中间隔着,我们直面金国,压力很大啊。”

    太子赵桓点头说道:“谨记父皇教诲!儿臣听说金兵作战十分勇猛,以一当十,为何我们大宋士兵就没有那样的战斗力呢?这些年我们吃尽了辽国的苦头,全因那些武人打仗不卖力。”

    宋徽宗说道:“皇儿,你又错了,并非我们宋兵打仗不行,只因我们现在的体制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想当年太祖被一群武将强行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这种事有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所以从太祖开始,历代先皇都时刻提防着武将,久而久之咱们大宋就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将士们上战场后不敢过于卖力,生怕战功显赫受到猜忌。”

    “如果用书法来比较,金兵就好比是狂草,无拘无束,自由发挥;咱们宋兵就好像是正楷,一笔一划,按部就班。这二者的战斗力又怎么能同日而语呢?”宋徽宗说道。

    太子赵桓点头说道:“父皇妙喻,让儿臣茅塞顿开。只是我们明知道原因,为何不做改变呢?放开士兵们的束缚,让他们自由的发挥,为国家效力,难道不是更好么?”

    宋徽宗笑道:“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放开束缚,将士们的战斗力可能会有质的飞跃,但天下也有可能不再姓赵,你愿意改变么?”

    太子赵桓头摇得像拨浪鼓。宋徽宗笑道:“皇儿,你是太子,是要继承皇位的人,凡事要三思而行,要抓住主要矛盾、关键矛盾,明白了么?”

    太子赵桓点头说道:“谢父皇教诲!儿臣谨记!”

    宋徽宗将茶杯递给赵桓,说道:“朕老了,治理天下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不如将皇位让给你,从此我专心写字作画……”

    “哐当。”赵桓手中的茶杯掉到地上,摔得粉碎,赵桓吓得扑通一声跪地,磕头说道:“儿臣不敢!儿臣心甘情愿做一辈子太子,只望父皇龙体康健。”

    宋徽宗将赵桓扶起来说道:“皇儿,朕不是试探你,朕确实有意让位于你。”

    赵桓又是扑通一声跪地,磕头说道:“请父皇收回成命,不然儿臣将长跪不起!”

    宋徽宗笑了笑,叹道:“皇儿啊,你就是那正楷,死板,不知变通。”

    赵桓起身,憨厚的笑了。这时候宣纸上的墨迹已干,赵桓说道:“父皇,能将这幅字赠给我么?我将日夜仔细端详,争取早日学会变通。”

    一番话,逗得宋徽宗哈哈大笑,连旁边的宫女都忍不住捂嘴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