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东方偶像1983 » 第四十五章 生子当如李天麟

第四十五章 生子当如李天麟

    电影配乐李天麟交给了老师黄沾和其好友顾家辉,两人都是香江殿堂级的音乐教父,配乐交给他们绝对没有问题。

    期间,李天麟参照原版《情书》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并录制了几段小样。两人听后都赞不绝口,有了参照模板,他们制作的速度明显加快。

    李天麟听了几段,觉得对比原版配乐,两者各有千秋,但后者本土化气息浓郁,香江和宝岛的观众会更有代入感。

    《情书》的配音有两种,分别是粤语和普通话,普通话配音是针对大陆和宝岛的观众。

    接下来就是剪辑工作,将影片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剪辑师可以凸显电影的风格,让电影更具观赏效果。一个烂的剪辑师可以让一部本可以获奖的佳片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这项工作由李天麟亲自带队把控,每一部电影都是导演的孩子,自己孩子肯定是不放心交给其他人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导演都亲自下场剪辑的原因。

    其实李天麟有些过于谨慎了,他在剧组一言九鼎,拍摄的镜头完全按照剧本设计,几乎没有多余的镜头。剪辑师连发挥的余地都没有,又谈何犯错呢?

    虽然省去了镜头筛选,剪辑工作也并不轻松。没办法,技术水平落后。

    早期的电影都是用胶片拍摄,剪辑起来就是剪刀加胶水,剪辑师更像是在做手工。

    邵氏电影相对成熟,采用的是线性编辑。就是先把胶片的素材转成录像带,然后在各种录像机上拷贝来,拷贝去,从而达到剪辑的目的。

    这种剪辑方式效率还是很低,但比起大剪刀加胶水,还是一种技术进步。

    至于说后期的数字剪辑,对不起,第一个剪辑合成系统是在1985年出现的,真正技术普及要等到90年代中期,大陆会更晚一些。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李天麟几乎是住在了剪辑室,完成粗剪后,不断反复观看,每一个镜头都来回琢磨,确保影片紧凑、流畅、不拖沓。

    经过半个月的后期制作,《情书》的成片终于出来了。

    清水湾,邵氏大楼放映室。

    李天麟将带子交给放映员,然后坐在一旁跟邵亿夫、方懿华、王天临一起观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方懿华和王天临表面镇定,实际上内心既期待又紧张,就像等待孩子高考出成绩的家长,只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

    邵亿夫神情放松,他不过是来支持一下年轻人,对李天麟说些鼓励的话。不管《情书》质量如何,看在方懿华的面上,他都会让这部电影在邵氏院线上映。

    邵亿夫很爱看电影,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他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九部,一年700部。

    从心底讲,他看不上文艺片。这么多年来,邵氏电影走的都是商业路线。

    邵亿夫有一个原则:

    观众不喜欢看的片子不拍,赚钱少的片子也不拍。

    当年曾有媒体问邵亿夫:“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

    邵亿夫的回答是:“我特别喜欢那些赚钱的电影。”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邵氏电影的商业回报都比较高,但在艺术性、精品性方面,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电影开始放映。

    林清霞躺在雪地上,仰望着天空,雪花飘落在她身上。

    仅仅一个镜头就吸引了邵亿夫,一身黑色的林清霞和空无一人的雪地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

    邵亿夫推了推眼镜,坐直了身子,开始认真观看起来。

    冷风呼啸,林清霞站起来,缓缓走下山坡。

    这时,背景音乐响起悠扬的钢琴声。镜头不断后拉,越拉越高,在大远景镜头里,林清霞化为一个小小黑点。随着镜头的移动,渐次出现的是远方层层叠叠的居民楼,一片白茫茫景象,阳明山的雪景就这样展现在几人眼前,美得如同一幅画。

    王天临看了眼身旁的弟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哇,好漂亮!”方懿华由衷赞道,没想到电影才开始李天麟就带给她这样的惊喜。

    “他是怎么拍出来的?”

    如果方懿华是惊喜,邵亿夫则是震撼了。他看过的片子不计其数,单论画面的唯美来讲,《情书》绝对可以排在第一位。

    这真是一个16岁孩子拍出来的?

    随之而来的画面是张博文的未婚夫——孟春树三周年葬礼,镜头里出现了一群身着黑色衣服的人,背景同样是苍白和悲凉的雪景,不仅将开头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哀伤情绪延续了下去,还顺便交代了故事背景。

    “嗯,层层递进,情节设计很用心,邓莉君的这首歌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卖点。”邵亿夫暗自点评道。

    放映室内,三位影坛大佬都聚精会神的观看,越看越是震撼,越看越是感动。

    电影很快到了结尾,一群学妹跑来找林清霞,交给她一本《追忆逝水年华》,这是当年男树委托她归还的书。

    在学妹的提醒下,林清霞看到借书卡后面自己的素描画像,那正是少年未来得及说出口的告白。

    “亲爱的张小姐,因为我很害羞,所以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

    在林清霞手足无措的哭泣声里,影片迎来了结局。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终于,邓莉君深情甜美的歌声响起,为这段迟到的爱情画上了一个隽永含蓄的句号。

    直到歌曲唱完,邵亿夫才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身旁哭成泪人的方懿华,不由感慨道:“纯净无暇、哀而不伤、欲言又止、意犹未尽......麟仔这部电影必然会成为世界影坛难得的文艺佳片!

    坦白讲,我看过这么多部电影,若论清纯爱情片,这部电影排第二,绝没有电影排第一。

    电影的拍摄手法,色彩运用,情节把控,无一不是大师级水准。

    真是难以想象这样的一部电影,竟然出自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之手,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麟仔远比起当年的布鲁斯李更加出色!”

    方懿华用手绢擦了擦眼泪,笑着锤了李天麟胸口一下,“臭小子,真有你的,总算没给我丢人。”

    李天麟笑眯眯的说:“邵先生过奖了,都是老师和姑妈教导的好。”

    “你少拍马屁!没想到,我这个老师还没当几天,你就青出于蓝。单看《情书》这部片子,你在导演上的造诣,已经远超我了!”王天临颇为唏嘘的摇摇头。

    李天麟一脸正色道:“老师您千万别这样说,没有您的倾囊相授,我岂能进步的如此之快?没有您在剧组里为我撑腰,我岂能毫无顾忌的放手去干?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我要和您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这番话李天麟并没有夸大,要知道当年王京在邵氏也算根基稳固。

    然而,若没有他老豆王天临在片场坐镇,他连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千王斗千霸》都无法顺利开机,仅仅是灯光师和场务都能将他耍得团团转。

    王天临见自己的弟子,拍出这样一部佳片脸上竟没有丝毫得色,反而更加谦虚,不忘师恩,不由发自内心的为他骄傲。

    他点点头,脸上满是欣慰的神色,“麟仔,你是好样的!”

    邵亿夫望着眼前的年轻人,颇有一种“生子当如李天麟”的感慨,“阿华有个好侄子,天临有个好弟子啊!

    依我看《情书》虽然是部文艺片,却极有票房潜力,甚至可以与新艺城争一争春节档!”

    他顿了顿,忽然目光灼灼的盯着李天麟,意气风发的说:“麟仔,嘉禾的邹汶怀不敢迎战,不知道你有没有胆量陪我会会这七个小丑?”

    方懿华闻言心中一惊,出于商人的本性第一时间就想让李天麟拒绝。“新艺城七怪”靠喜剧起家,香江这么多家电影公司,还没人敢在春节档与其一较长短。

    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自家先生的心思。

    邵亿夫纵横影坛数十年,即便嘉禾在全盛时期,也是与邵氏胜负各半。

    但自从进入80年代,影视圈人才不断涌现,许贯文时常坐上票房冠军的宝座,刚刚崛起的动作明星程龙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石田、黄白鸣、麦加合办的新艺城异军突起,和邵氏、嘉禾三分天下,整个电影市场已经呈现群雄并起的势头。

    邵亿夫将主要精力转移到TVB上,虽然是明智之举,但也颇有“逼上梁山”的愤懑。因此,他一直想要打一个翻身仗,老子即便要退出电影圈,也要走得潇洒。

    《情书》这部电影,不仅让邵亿夫看到了李天麟的才华,更让他生出了联手对抗新艺城和嘉禾的心思。

    如果李天麟同意邵亿夫的提议,他必然能得到邵氏影业的全力支持,获得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