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伯益的传说 » 第22章 尊舜帝命发明火种

第22章 尊舜帝命发明火种

    伯益给儿子大廉,找的第一个老师就是姬松。伯益觉得姬松文采出众,又是自己的好朋友,一定能将大廉教育好。姬松欣然接受,可是,过了三天,姬松找到伯益要辞教。

    “怎么了?”伯益也是奇怪,姬松苦笑道:“大益王,我才疏学浅,胜任不了啊”。伯益细问之下,才知道原因,不禁生气。把大廉叫来就要打板子,姬松连忙劝住,悻悻的走了。

    姚兰趁机说道:“大王,我看就别给孩子找老师了,他还小”,伯益生气的说道:“妇人之见,树苗不正,将来能成为大树?”姚兰见伯益生气,也就不敢再溺爱孩子,伯益又给大廉找了一个老师。

    还是一样,只是三天的时间,老师就是辞教。一连换了好几个老师,再也没有人给大廉做老师了。伯益生气也没有,总不能不要这个孩子,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姚兰也劝伯益:“树大自然直,还是过几年吧?”

    伯益一听,也只好如此。这一日,风和日丽,伯益心情不错。来到后花园,伯益整理自己种植的植物。一般的王府,后花园都是花鸟鱼虫,假山假水。伯益的后花园却是种满了植物。

    各式各样,最显眼的是生姜。今天伯益关心的是一畦韭菜,这是伯益在北山上发现的,查阅了神农本草才知道,这种植物叫韭菜。伯益尝了一下,味道不错,就移栽到了后花园。

    伯益试着割了一回,竟然长势良好,这才发现了它的奥妙。原来韭菜这种植物不但能吃,还能一茬一茬的割。尤其是跟鸡蛋炒在一起,非常的好吃。这个时候,进来一个下人,说道:“大王,有个人求见”。

    “谁?”下人说道:“来人说自己叫正阳子”。伯益愣了一下,自己认识的人之中,没有正阳子这个人。伯益沉吟了一下说道:“让他去客厅等候,我一会就过去”。伯益收拾了一下农具,洗洗手就来到了会客厅。

    伯益就看到了一个白发白衣的老者,长须飘飘,有点仙风道骨的样子。伯益问道:“你是正阳子吗?”来人也不下跪,只是做了个揖,说道:“大益王,我正是正阳子,今天来,想和大益王聊聊”。

    伯益命人上茶,两个人坐下。伯益问道:“正阳子,你想聊什么?”正阳子笑笑说道:“大益王,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鸿钧老祖的弟子,就在北山修道,一日观天象,知道大王家里有将星出现,我掐指一算”;

    “就知道,此将星就是贵公子大廉,我想教给大廉一些东西”。伯益一听大喜:“你愿意做大廉的师傅?”正阳子笑笑:“不敢,我只是教大廉一些东西,做大廉的师傅是不敢的”。

    “为什么?”伯益问道,正阳子笑笑:“大益王,实际上,是我师父看上了大廉,我是替师教徒而已”。伯益不解:“这是为什么?”正阳子说道:“这个以后,您就明白了,大廉不是喜好武术吗?我会一点,而且,我也颇具文采”。

    伯益一听,沉吟少许说道:“好,先生束脩多少?”正阳子笑道:“我是修道之人,对金钱财富不敢兴趣,只要大益王管吃住就好”。伯益一听,知道这些能人异士,脾气怪异,也就不勉强。

    伯益当即跟正阳子商定,正阳子就做了大廉的师傅。几天下来,伯益就惊奇的发现,大廉对正阳子很是尊敬,正阳子也没有辞教,伯益心中大喜。仔细观察了几天,伯益发现,这个正阳子果然是文武双全,真是不错。

    伯益家中来了帝都得到使者,还是那个宫问。伯益赶紧设宴招待,问道:“不知道使者前来,带来了什么旨意?”宫问笑道:“姒鲧治水,大益王不愿去相助,姒鲧有些生气,就想出了一个难题,来为难大王”。

    伯益一愣,问道:“什么难题?”宫问说道:“姒鲧想舜帝建议,要大益王发明火种”。伯益一愣:“火种?什么火种?不都是钻木取火吗?”宫问说道:“姒鲧治水之地,多雨多水,钻木取火尤其费劲,是让大王发明一种简易的”。

    伯益觉得有点头大了,这自古以来都是钻木取火,那还有什么更简易的?天上打雷最简易,那也得要老天爷听话才行啊?伯益不禁面露难色。“使者大人,姒鲧这不是想害我吗?”

    宫问说道:“大益王,就看你的了,我可以多住几天,呵呵”,伯益无奈,想了几天也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几天都是愁眉苦脸,被正阳子看见了。正阳子起问道:“大王好像心情不好?为什么?”

    伯益就吧舜帝让自己发明火种的事情说了一边,正阳子呵呵一笑。说道:“大王,这个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希望大王去北山走走,也许会有奇遇”。

    伯益一听,若有所悟。最近以来,伯益发现正阳子仙风道骨,谈吐不凡,知道正阳子是方外之人,对正阳子的话,很是信服。伯益带着少伯,骑着马就来到了北山。伯益心中一动,就来到了冶炼坊。

    “也许工匠们有好的办法”,伯益随后问了好几个冶炼的工匠,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都是用的钻木取火。伯益心情郁闷,少伯劝道:“大王,你看南面的山上,金光闪闪,也许有什么宝贝”。

    伯益一看,还真是,就动了上去看看的念头。伯益上去,可不是贪图什么宝贝,而是看到那座山很高,想站在山上欣赏一下风景。两个人好不容易爬到山上,果然有漫山遍野的石头。伯益随手拿起一块看看,很是光亮。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像水晶一样?”早年使用贝壳做货币的时候,也有些人从海边捡回一些水晶。伯益看了一会,也没有什么发现。抬头一看,极目望去,心中立刻极为的舒畅,伯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精神大振。

    伯益随手就将水晶一样的石头,扔在地上。“啪”伯益就看见了一道火花,伯益一看,灵智大开。随后拿起两块水晶石,使劲的敲打,果然就有火光冒出。“少伯,赶紧寻找一些干草过来”,少伯在一旁看着,也心有灵犀。

    少伯找来一些毛茸茸的干草,伯益把干草放在水晶石上,用另一块使劲敲打,三四次以后,就把干草给点着了。伯益激动的喊:“呵呵,我发明火种了”,回到王府之后,伯益派人把北山的水晶石运来一大车,把用水晶石生火的方法教给了宫问。宫问大喜:“恭喜大王,终于发明了火种”。

    宫问带着火种离去,伯益沉静下来,忽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看来,那个正阳子,早就知道火种的秘密”,伯益找到正阳子,问道:“敢问先生,你是不是神仙?”正阳子大笑不止:“大王,我只是会算命而已,您想多了”。

    伯益一想也是,这世间哪有神仙。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概正阳子就是知道的多一些而已。

    宫问回到帝都,就将火种教给了舜帝。舜帝试验之后大喜不易,当即就奖赏了伯益黄金万两。舜帝随后,就将火种教给了姒鲧,并严斥姒鲧,要好好的治水,不要胡思乱想,姒鲧听了舜帝的旨意后,对伯益的嫉恨更加强烈了。

    姒鲧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禹,大禹心中早就对伯益心怀不满。尤其是,自己心目中的女人,被大禹抢去,大禹一直怀恨在心。舜帝见伯益发明了这么好的火种,便将火种传遍九州,从此之后,九州之内,不再用钻木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