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伯益的传说 » 第30章 修舜皇泉修舜皇庙

第30章 修舜皇泉修舜皇庙

    伯益一想也是,目前朝廷的势力,就属大禹最大,他反而一直说自己一直有反叛之心,其实就是想转移舜帝的视线,伯益既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不担心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给舜帝修建舜皇庙的事情了。

    这修建舜帝的舜皇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伯益心里很清楚,修不好还不如不修,要是有人再挑出毛病,岂不是功亏一篑?沉欲想了一个办法,就派沉名去请教大禹,只要大禹不吹毛求疵,这件事情就大功告成了。

    沉欲就派人去跟沉名说了,沉名准备了足够的礼物:莱芜黑山羊200头,莱芜黑猪200头,莱芜培育的名马50匹,莱芜十全蝎50斤,莱芜生姜200斤。大禹见了这些礼物之后,喜笑颜开。

    沉名趁机提出,要大禹派遣一个技师前去指导,大禹高兴之下,就派遣了自己的部下狐邮,跟着沉名来到了莱芜。伯益见到狐邮之后,就极尽请教之事,狐邮就告诉伯益,大胆的做就是,自己就是来吃喝玩乐的。

    伯益要的就是这句话,只要狐邮不瞎指挥,自己就能很快完工。伯益让沉欲派遣几个能说会道的随从,专门伺候狐邮。狐邮就在莱芜之地游山玩水,不也悦乎。伯益则是派遣公输班选址,开始修建舜皇庙。

    公输班是木匠的祖师爷,自然也懂得风水。这舜皇庙绝对要寻一个好地方,不然的话,就是修建完了,就是死罪。公输班就来请教伯益:“师父,这个选址,我看还是您亲自来选吧?”

    伯益一想也是,公输班也是怕选不好。伯益找了一个晴朗的天气,就跟公输班来到了莱芜的都城。由于伯益只是封地赐姓,并没有建国,都城也不能正式起名,老百姓就随口说是莱芜城,也就沿袭下来。

    公输班也是做了功课的,徒弟们已经预选了几个地方,无非就是让伯益最后确定。公输班告诉了伯益之后,伯益看了几个地方,都不太中意。公输班见伯益,几个都没看中,问伯益:“师父,您想在什么地方?”

    伯益说道:“舜皇庙是要在好风水的地方,但也不能占了莱芜的龙脉,阳气太重的地方不好,也不能阴气太重,需要有阴有阳的地方,中规中矩,谁也不会挑出毛病来”。公输班明白了,沉吟了一下,说道。

    “师父,还真有这样一个地方,在莱芜城的东面,有一个百姓挖出了一口深井,竟然是地下泉眼,附近百姓争相打水,清澈可口,咱们去看看?”伯益跟着公输班,来到村民挖出的泉眼一看,果然不错。

    伯益询问之下,这井口,开始挖的时候,就逐渐加固的,竟然是自己发明的青砖固井术,伯益更是大喜。伯益说道:“你找到这口井的人家,好好跟他们商议,他们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这口井,我们征用了”。

    公输班瞬间明白,伯益是要在这里修建舜皇庙了。几天之后,公输班跟村民办理好了转让手续。伯益将这口井命名为舜皇井,还为这口井修建了一个亭子。为的是保护这口井,但不限制村民打水吃水。

    随后,伯益就让公输班在这里修建舜皇庙。舜皇泉流出的泉水,绕舜皇庙半圈后在流出去,按照伯益的说法,绝对是一个风水宝地。建成之日,伯益就邀请狐邮参观,并给狐邮详细的解说,把狐邮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忽悠回到帝都,就给舜帝上奏,折实的把伯益夸奖了一顿,还赏赐黄金万两。大禹在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觉得也无可挑刺。加上伯益那些重重的礼物,也不好说什么,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伯益心里还是不踏实,又让沉名把皋陶和后稷请到了莱芜,一块观瞻舜皇泉舜皇庙。皋陶见到伯益,自然知道伯益的意思,说道:“大益王,难得你有这份心意,我正好也想来转转,咱可说好了,我要多住几天”。

    后稷是掌管农业的,却是对农业感兴趣。对伯益说道:“大益王,我早就想来观摩学习一下你的农业经验,至于你鼓捣的什么舜皇庙,我是没意见,回帝都之后,我一定给你说好话就是”。

    伯益赶紧设宴招待,皋陶在了解了莱芜的情况之后,有些狐疑。“大益王,你怎么只有谋士,没有一个下设的官职?”伯益笑道:“皋陶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没有立国,那敢设立百官?”

    皋陶说道:“那也不尽然,你莱芜之地,已经成了九州的样板,其实比一些立国的王还要牛叉,至于舜帝哪里,也不会见怪”。伯益小声说道:“舜帝不见怪,难道大禹也不见怪?”

    “这个倒是,目前的朝廷已经是大禹的天下,商均都被排挤到中州了,呵呵,不说了,这个咱也管不了”,后稷说道:“说这个干吗,咱们就是干活的大臣,谁做天帝,其实都一样”。

    皋陶提了一个建议:“大益王,我觉得你这封地,还是要建立官吏制度,王府不设立,都城却是一定要有,不然的话,将来就会出乱子”。伯益不以为然,目前的都城莱芜城,就是几个千夫长在掌管,一样的井井有条。

    皋陶见伯益无所谓,也就不再提了。后稷问了伯益一些农业的情况,得知莱芜的百姓,平均耕地在四亩以上,十分的惊讶。问道:“大益王,你是怎么做到的?”伯益说了自己的办法,后稷无语了。

    莱芜之地物产丰富,在伯益的治理之下,更是风调雨顺。加上王府的库金满满,也敢奖励农耕。可在九州这样做就难了,这些草头王那个不是捞钱的主?谁会为百姓着想?让舜帝出钱搞农业,也没有这么多的财力啊。

    想到这里,后稷有些泄气。随后,后稷还是考察了莱芜的农业,十分的感慨。要不是怕舜帝不愿意,自己都想做一个封王了。七八天之后,皋陶和后稷回到了帝都,不但跟舜帝禀告,还说给了其他的大臣。

    也有羡慕的,也有不屑一顾的,也有无动于衷的。大禹听了之后,却是对莱芜的舜皇庙有了极大的兴趣。大禹决定亲自看看,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大禹也没有通知伯益,带上自己的随从,快马加鞭就来到了莱芜。

    伯益没有想到,大禹竟然亲自来莱芜,也有些吃惊和不解。设宴招待之后,伯益问大禹:“大禹大人,这次来,是有什么吩咐吗?”大禹说道:“没什么吩咐,就是随便看看,皋陶和后稷把莱芜夸成一朵花,我也想看看”。

    伯益也不是笨蛋,知道大禹不会来玩的。跑了几千里来这里,就是为了玩,绝对也说不过去。伯益知道,大禹就是玩弄权术的人。但大禹不说,伯益也不问。大禹说道:“先去舜皇泉看看吧”。

    伯益派车,一行人来到舜皇泉,大禹在观看了舜皇泉舜皇庙之后,一路上都是面带微笑。对伯益说道:“大益王,你是深藏不露啊?”伯益一愣,说道:“还请大人明示,小王愚钝”。

    大禹哈哈大笑,说道:“君子成人之美,呵呵,看后,我的今后,就落在你大益王的身上了”。伯益听了,就是一愣,一时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见大禹高兴,心里就一块石头落地。

    随后,大禹也观瞻了莱芜的农业也养殖,伯益看的出,大禹有些敷衍。伯益心里似乎明白了一点点,心想,赶紧八折瘟神送走,就万事大吉了。大禹这个人,心计很重,自己不是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