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刘琦传 » 第二十六章 江夏乱起

第二十六章 江夏乱起

    庐江,灊山大营,陈兰与梅成所驻。

    这日,一封信件自山外而来,遂召将吏于大帐议事。

    环顾了一周,陈兰问道:“里面的内容各位也都看了,现在谁先来说一说,都有什么想法?”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抢他丫的。”当即便有人高声叫嚣,仿佛金银财宝、美酒佳肴已近在眼前。

    “那万一是陷阱呢?”也有人怀着戒心,不敢相信黄祖会有此番好心。

    “怕个球,所谓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大不了十八年后再做一条好汉,总好过在这里活活饿死。”

    闻听此言,陈兰也有些意动,军中已经开始缺粮,无法再保证兵士们的训练与生活所需。

    他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他们这些人不过是利益驱使之下的抱团取暖,可没有什么信义可言。

    如若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哗变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到那时,他可能会被这些饿疯了的手下们撕成碎片,做成军粮,以填充那干瘪的肚皮。

    然而,附近数县之地早被他们抢了不知道多少遍,再难抠出一粒粮食。

    何况,现在庐江已为孙策所占,现在的他也不想去触碰那位的霉头。

    这两日,他正为粮草发愁,却不想竟接到了黄祖相邀。是以,哪怕是龙潭虎穴,他也想去闯上一闯。

    毕竟,在他看来,与其去招惹孙策这头猛虎,不如到那江夏地界,称量一下那位新任州牧的实力。

    刘表之子的名声,他亦是有所耳闻。

    看向一旁凝眉深思的雷绪,他问道:“雷校尉,你怎么看?”

    “将军,前些时日听闻孙讨逆进犯江夏无果,不知情形如何?”

    “哦,你说那事呀。”陈兰哈哈一笑,好似十分开心,“听说是孙伯符在与那黄元宗大战之际,被一员小将给偷袭了,害得他白白损失了不少战船与兵马,最后只能无奈退回了江东。”

    “那不知,黄江夏损失如何?”

    “这倒是不甚清楚,不过听闻也是损失惨重。要不是有襄阳城的援军及时救助,可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雷绪沉吟了片刻工夫,随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将军,这可能是个阴谋。”

    “详细说说。”陈兰皱紧了眉头,脸色有些难看。

    “将军,襄阳城的刘镇南突然病故,而其子势难服众。如今,黄江夏之力又大为衰弱,双方必定各有算计。是以,如若吾等于此时入场,难免会成为双方斗争之焦点。黄江夏此举恐怕有驱狼吞虎之嫌疑。”

    陈兰哈哈大笑,“他想要做那渔翁,也得看他有没有这个实力,吾等弟兄又是否答应。”

    说话间,他眼中的狠厉之色不断闪烁,脸庞处的寸长伤疤也在慢慢蠕动,显得很是狰狞。

    帐中也有不少人出声附和。

    于是,半个月后,江夏郡境内突然多出了一支兵马。

    他们自大别山中而来,循河谷,攀山崖,过栈道,穿密林。

    身着褴褛,面黄肌瘦,手中拿着各异的兵器。

    如果那也能叫做兵器的话,木棒,铁锹,钉耙,镰刀……

    可谓是,只要是能够伤人的东西,尽皆被他们带在了身上。

    出了山中,四下一览无余,河道纵横,农田荒芜。

    江夏郡,几经离乱,百姓或成亡魂,或作流民。

    豪强士族则是跑马圈地,建坞堡,募私兵,揽部曲,养宾客,以图自守。

    张旗号,放探马,他们略作休整,分数股,流窜各地。

    围坞堡,掠村户,此时的他们便似那脱缰的野马,饿极的疯狼。

    真可谓,见人就杀,逢人便砍!

    献钱,出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

    喝最烈的酒,睡最软的炕,人人生而平等,凭什么你们要高高在上?

    仇恨,杀戮,他们这么长时间以来在山中积压的怨气,一股脑地释放。

    出发之前,灊山之中,陈兰、梅成于大营前许诺,“此番劫掠,尽归个人。”

    是以,他们已然疯狂!

    饿极了,穷怕了,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流民,乱兵,盗匪,以及亡命之徒,这个时候,道德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放屁。

    何况,而今天下,有兵便是草头王,实力才是真道理!

    不知,如今之情况,黄祖是否有过预料?

    故大将军慎侯何进一纸诏书招来了西北饿虎董卓,使得皇位易主,朝纲崩塌。

    而今,他又以一封书信引来了两只鬣狗,妄图使之擒猛虎,弑雄狮。

    道路求救的使臣来回,往往一个未回,一个又发,人来人往,摩肩擦踵。

    ……

    江夏太守府内,黄祖正来回踱步,嘴中还不停地嘟囔着,“这两个疯狗!”

    走了几圈,他停下了脚步,扭头又朝门外大声喊道:“甘都督还没来吗?”

    很快,从门外跑进来了一个小吏,施礼过后,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甘……都督……他……”

    “又怎么了,还不速速道来。”黄祖气得大骂。

    或许是恐吓起了作用,也或许是他已经喘允了气息,“都督,他已经出兵了。”

    “好!”黄祖大喜。

    再说甘宁得到了贼寇入境的消息之后,一面尽起大军,分数路,驱贼寇,一面遣使上报襄阳。

    借助境内纵横交错的水网,其行军倒也迅速,逐贼寇,抚民众。

    又将所得缴获,尽数分于百姓,以收民望。

    又几日,甘宁至西陵地界。

    西陵,原江夏郡治也,境内有两河,曰倒水,曰举水,南流并行入江。

    西陵城即建于两河之间,城不高,因年久失修,甚至还有缺口存在。

    此时,城门紧闭,城外却嘈杂一片,都是些希望能够进城避乱的平民百姓。

    至于那些豪强大族,或是早得消息,已跑得无影无踪,又或是原本便住于城中,倒也不用与这些庶民相争。

    有一名士兵自远处手执令旗而来,一边驱马一边呼喝:“虎威校尉领江夏都督甘宁有令,西陵长速速领从属大开城门迎接。”

    一连呼喝数十声,却全然没有回响。

    四下一片哑然。

    城下之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兵士见此,再次厉喝了一声。

    等了少许,见依旧无人答话,遂拨转马头,返回本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