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造反录 » 第三章-历史又提前了

第三章-历史又提前了

    皇帝陛下李世民与几位大臣商议过后,采纳了李承乾的建议,尉迟恭提前赶去泾州布防,果然在10天后见到了带着10万大军奔袭而来的颉利可汗。

    勇悍无匹的尉迟恭打了一场漂亮的埋伏战,生生截断了颉利可汗的大军,差点生擒了突厥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就连大将执失思力也被揍得满地串。

    颉利可汗远远望着尉迟恭大军身后出现了玄甲军的大旗,顿时冷汗冒出。玄甲军是什么?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率领平定天下的最精锐骑兵,3500人就足以大破10万大军,当然这里也有李二近乎变态的军事才能加持。

    偷袭已经偷不成了,颉利可汗当机立断下令撤兵,心里大骂,究竟是谁告的密,李世民那小儿怎么会提前布防,回去查出来定要灭他全族。

    御书房

    李世民收到尉迟恭800里加急送来的捷报,大声笑出来:“哈哈哈,颉利小儿,想趁朕刚登大位乱朕江山?朕8岁太子都能识破你的奸计。”

    长孙无忌拱手道:“恭喜陛下。太子早闻睿哲,实乃我大唐之福。”

    登基就立太子,是长孙无忌一手策划,在第一次朝会上带头起哄,请求立李承乾为太子。现在8岁的太子如此有先见之明,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己可是亲舅舅。

    杜如晦说道:“陛下,颉利生性胆小而贪财好货,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敢南下。”

    这时程咬金铜锣般的声音响起:“陛下,这么好的事,怎么不让俺老程上,让俺老程去,那颉利小儿保证跑不掉,生擒他回来跳舞。”

    李世民笑道:“知节,这次只是以防万一,并不知道颉利小儿是否真的来偷袭。等过两年国力充盈,定让你率领大军去颉利小儿的地盘上杀他个天翻地覆。只可惜,朕还想着颉利小儿能打到泾阳,朕能亲率大军破之。”

    几位重臣听到,都大笑了起来,这是皇帝陛下手痒了,想带兵打仗了。不过可惜啊,颉利就是那么不争气,让伟大的皇帝陛下没机会过过瘾。

    宜秋宫

    连续好几天的试验,李承乾终于试出了用硝石制冰的剂量与方法。比例足足达到了1:68。想制造出1斤的冰,需要68斤的硝石,分三次降温。这个剂量,还怎么开冰楼卖冰赚大钱?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充其量开个冷饮店卖点冷饮,想规模弄大点都不好操作。

    “秋香,去御厨哪里弄点牛奶过来。顺便拿点蜂蜜或者石蜜。”李承乾想做一杯牛奶冷饮。

    秋香拿回石蜜和牛奶后,李承乾一点点的添加石蜜,达到最佳的味道后,那一口下去,感觉自己穿过了时空,回到了现代。

    “秋香你试下好不好喝。”李承乾把杯子递给秋香。

    秋香犹豫了一下才接过来,然后说道:“谢殿下赏赐。”

    李承乾虽然忘记了穿越之前的自己是谁,但是穿越前的社会认知还在,觉得这种封建制度下的阶级礼制,多多少少有点别扭。只是如果强令秋香改过来,怕是会吓到她,如果让尚宫局的女官发现,秋香估计会被直接拉出去一顿板子揍得半个月下不了床。

    既然暂时反抗不了这个制度,那就只能学会享受它。

    “殿下,这,这实在太好喝了。”秋香喝了一口,那清甜芳香在味蕾上炸开,加上冰冻的牛奶让她感受到了甜蜜的少女气息。

    李承乾心想,后世无数人喜欢的奶制冷饮,你一个10来岁大的小菇凉肯定抵抗不了。

    “秋香,再制作一杯,本宫要去孝敬母后。”有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去孝敬长孙皇后就对了,别人是母凭子贵,贞观年间恰恰相反是子凭母贵。

    “喏。”秋香跟着李承乾学着配制,很快就再弄出一杯。

    李承乾让遂安夫人带路,去丽正殿找长孙皇后。太极宫实在太大,李承乾到现在还认不全路,虽然目前也只能在东宫里乱串。

    “母后,儿臣有好东西给母后。”一进丽正殿,李承乾拿着冻牛奶就跑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放下手中的女红,笑着说:“承乾有何好东西?”

    李承乾双手把牛奶冷饮递给长孙皇后,说道:“这是儿臣刚刚研制出的消暑冷饮,风味极佳,所以拿来孝敬母后。”

    长孙皇后拿过牛奶冷饮,身旁的宫女想要上前试饮,长孙皇后摆了摆手让其退下,直接就喝了一口。

    “承乾,这冷饮确实风味极佳,你是如何研制出这风味的饮品。”长孙皇后实在太喜欢这味道,应该说喜欢这清甜的味道。

    李承乾刚要回长孙皇后的话,身后响起了皇帝陛下的声音:“承乾是有什么孝敬你母后吗?”

    李承乾回身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长孙皇后看李世民的样子,貌似非常开心,立马上去拉过李世民,说道:“承乾刚刚研制出一款冷奶,二郎试下味道如何。”

    李世民接过长孙皇后手中的杯子,喝了一口,哟,这甜味,恰到好处,不错不错,又喝了一口,好喝,消暑解渴。

    长孙皇后有点生气了,皇帝陛下一高兴两口给干没了,儿子孝敬自己的,才喝了一小口。哼,今晚不留下来过夜,哄不好那种。

    李世民啧了一声,啊了一下,回头一看,老婆不高兴了,惨了,太好喝一下子喝完了。赶紧把杯子扔给李承乾,拉起长孙皇后的玉手说道:“观音婢莫要生气,一会让承乾再弄一杯,朕一口都不喝。”

    李承乾心里诽谤,老爸你还真是的,霸道总裁估计在你面前也得跪。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没有理他,咳嗽了一声转移话题:“承乾,你之前建议防止突厥南下偷袭,有大功,众大臣都认为你早闻睿哲,朕就不等冠礼,赐你字高明。”

    李承乾听到心想,不是等十六岁冠礼后才赐字的吗?现在历史已经开始慢慢地改变了,只不过依然是叫高明。

    “谢父皇赐字。”李承乾行了一个大礼,不行礼估计明天得被孔师喷死。

    长孙皇后听到后终于说话:“二郎,未行冠礼就赐字,朝中大臣会不会有意见?”

    李世民说道:“朕的太子早聪敏惠,何须被那冠礼束缚。朕现在有意让太子上朝听讼。”

    长孙皇后有点不太同意:“高明才8岁就让他参政,会不会太早了。”

    李世民笑道:“观音婢不要小看了高明,这小子在10多天前,就预测了突厥南下偷袭。朕此举只是让他上朝见识下,并非现在就开始参政。”

    长孙皇后太熟悉李世民,知道改变不了,就由他吧,反正让儿子见识下也好。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说道:“还不快回去再弄一杯冷奶过来给你母后?别楞在这里。明天一早上朝。”

    李承乾低头:“父皇母后,儿臣告退。”

    看着李承乾离开的身影,李世民说道:“这孩子,聪明是聪明了,就是没有朕当年的气概。”

    长孙皇后依偎在李世民的怀里,说道:“高明才8岁,将来未必不如二郎。”

    李世民抱起长孙皇后说道:“不说高明。观音婢,朕很久没有与你一起沐浴,趁现在有时间,沐浴一番。”

    。。。

    李承乾在回宜秋宫的路上,一路心里在打战,历史的进程又改变了。本该12岁听讼,16岁才正式参政的,现在8岁就让自己上朝听政了。接下来可能改变的事会更多。

    希望不会变成一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大唐贞观年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