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座北平到大明 » 第129章稻谷脱粒机

第129章稻谷脱粒机

    无论在百姓心中,还是在这些县衙官员心中,都变得更加高大,更让他们从心中敬服,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此时赵主薄忙道,“回大人,据消息来报,如今我们吉水县境百姓种得杂交水稻快熟了,而且长势都极为良好,看来要有一场大丰收了。”

    说着,赵主薄神色极喜,同时将一份奏本递给李子明。

    赵主薄看向李子明的眼神更是敬佩,因为这杂交水稻也是李子明提供出来的,在这杂交水稻刚出时,他们还置疑着李子明这有用么?

    可事实证明,这杂交水稻果然有大用,且据消息说,这杂交水稻的产量远在他们县中往常百姓所种的水稻上,这将是一个丰收年,百姓们不但有足够的粮食上交,而且会有存余,过上不饿的饱足生活,这在以往,是他们不敢想像的。

    “哦,我看看,”闻言,李子明忙站起,从赵主薄手中接过奏本。

    而后他翻开看来,看完后,李子明也是一脸的大喜,“奏本上讲,这些水稻稻穗都极为丰硕,百姓们将赢来一个大丰收,这次我县境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李子明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极为高兴。

    赵主薄见状,也忙说道,“这多亏是县令大人在县内推广杂交水稻,又解决了山麻雀之祸,否则哪有如今的大丰收,百姓们都说了,县令大人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脱离苦难的活菩萨。”

    赵主薄说着,看向李子明的眼神极为敬佩。

    “哈哈,百姓们都说的过了,本县也只不过是一有着肉体凡胎的普通人,只是知道的多了一些,而且身为县令,为他们做些实事罢了。”李子说着,哈哈大笑起来,而后李子明似乎想起什么,朝着赵主薄道,“赵主薄,如果我记得不错,百姓们进行稻谷脱粒还是用得稻桶吧。”

    稻桶是一种古代的稻谷脱粒工具,它是何时发明的?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在明代时就已经使用,一般呈正方形(也有圆形),有底无盖,桶口略大于底,全部用木板建成,底部装有两根平行木档,称“稻桶拨”或“泥拖”。

    脱粒时,一般都手握稻把,将之高高举起,用稻穗头重重地打击在稻桶头上,稻穗头经过与稻桶头的竹条撞击,谷粒就会纷纷落下,落到稻桶中,只是这种方法极费体力,而且脱粒的效率不高。

    “是的,大人,在我大明朝南方都是用稻桶进行稻谷脱粒的。”赵主薄忙道。

    “嗯,赵主薄,你现去着人去寻一些木匠来,我要让他们建造一种新型的稻谷脱粒机,用稻桶进行稻谷脱粒,太吃力不讨好了,没必要用了。”李子明想了想,朝着赵主薄吩咐道。

    赵主薄整个人一愣,而后有些不确定道,“大人,你的意思是说,要制造一种新型的稻谷脱粒机?”

    “是的,制造新型的稻谷脱粒机!这种新型的稻谷脱粒机比之稻桶脱粒要强上很多倍,而且脱起粒来,可以省力方便很多。”李子明解释道。

    “比稻桶脱粒强上很多的新型稻谷脱粒机?”赵主薄看着李子明,只觉不可思议。

    他赵主薄也算是见识广博,对于明代各朝的一些事情都有耳闻,但从未听说过,世上有一种新型的稻谷脱粒机可以比稻桶进行脱粒强上很多,只是知道可以进行稻谷脱粒的工具还有连枷、稻床等,但论效用比之稻桶也强上不了多少。

    可是李子明今天却说,他要制造一种新型的稻谷脱粒机,而且比之稻桶要强上很多。

    这简直让人听来,有些骇人听闻。

    可是他却知道,根据以往李子明所做的惊人的事,只要李子明说出的话,就一定能够实现,这让他更惊佩起李子明这位大人来,还真可能是神仙转世,否则怎么可能做出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弄出这么让人无法想象的奇物!

    看到赵主薄傻愣愣地望着自己,李子明才意识到他将后世的脚踏式稻谷脱粒机弄到这大明未年来,是一种怎样的惊世骇俗?

    不过为了加快那些百姓稻谷脱粒的速度,还有省时省力,李子明必需这么做,当下李子明朝着赵主薄道,“赵主薄,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办!”

    被李子明这么一说,赵主薄才醒过神来,朝着李子明道,“是,大人,我这就去办。”

    当下赵主薄忙退出去书房中。

    崇祯十五年五月初三日。

    这一天,天气照样炎热无比。

    太阳高悬于空中。

    散发着灼热的光线,将天地照得如同一个火炉,惹来一个个百姓的咒骂,他们都在祈祷天气变得阴凉点,好让他们收稻谷。

    而李子明的书房中,空调照样开启,调到23度,整个房间中一片冰凉。

    李子明身上加披了一件衣服,坐在梨花木大书案后,批阅着公文与奏本。

    这时房门打开,赵主薄再次而入,上前立即朝着李子明行礼道:“禀大人,你日前要我召集的木匠已经召集了一部分,现在他们都聚集于大堂前的院子中,等待大人过去相见。”

    “哦,那去看看。”闻言,李子明站起身来,将身上披着衣服放在太师椅上。

    而后他与赵主薄一同出了书房,朝着县衙大堂前的院子而去。

    李子明与赵主薄刚刚到大堂前的院子时。

    只见院子中站着几十个衣有补丁的汉子,这些汉子或胖或瘦,或高或矮,或老或年青,不过他们的脸色都还算好,想是在李子明的治下,他们的生活虽不至于富足,但也有了改观,起码不会再饿肚子了。

    当下赵主薄忙对着李子明道,“大人,这些就是召集来的木匠了。”

    而后赵主薄又对着那些木匠道,“这就是我们的县令大人李大人,快快过来见过县令大人。”

    “草民见过县令大人。”听到赵主薄说,眼前的李子明就是让他们生活大为改观的县令大人时,这些木匠都眼有感激之色,一一上来行礼。

    “嗯,你们不必如此多礼。”李子明却朝着那些木匠笑道,而后李子明脸色一正,“你们现在可知道,我召你们前来,是为了什么?”

    “大人,我们听县丞大人说,是制造一种新型的稻谷脱粒机。”一些木匠试探性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