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被淘汰的边缘 » 第八章 第一月的总结

第八章 第一月的总结

    出差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这次是不是赌对了?

    之前说过我鼓起勇气加入这家公司的动力来源于某外企同事勇敢跳到了一家新能源民企...初具规模但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五线城市,面试一趟单程都超过10个小时,所以我退缩了...两年后公司上市,他手中的管理岗配股金额按今天的开盘价是6500万。

    说心里话,这段时间对这家公司并没有多大信心也不确定到底应该怎么干,现在经过一个月的熟悉后我自己算了算:假设年销售6000台,销售额约150亿,回款按80%算是120亿;采购额大概是100亿,管理成本算10-15亿...盈利堪忧。

    但无论是采购降成本还是精益生产降成本,正好发挥我的长处啊?我当年在某世界前10名外企做供应链整合时,4个月就降了4.8%;当年在某外企手机厂做6sigma项目,生产成本半年降3%...民企这么松散的管理,我能提高个8-10%没问题吧?那我做了这么大贡献,不论是给我提成还是给我配股~~~想想我自己都觉得飘了。

    我也想过按照有些不正常的模式干?大宗采购是集团统一供货肯定没戏,加工费辅料等一年20亿的采购额按行业行规看至少能有6000-8000万的中间利润,但这么高的收益必然无数人盯着,我这初来乍到的冒然想去分这个蛋糕必然会被秒杀,所以这个心思先不能动。而如果两年我能把这笔钱省下来,加到我正规干的运营成本降低里...业绩会更好,没准上市更有希望,那时候的收益肯定比这个靠谱?

    权衡再三,我决定放下一切顾虑,忘掉一切不正规的玩法,一条直线往前冲,赌一把公司能上市...拼了。

    回到公司后我干劲十足:每天早上7点前到公司整理各种数据,查阅各种流程文件,和各科室所有人挨个谈细节找问题;每天晚上至少加班到10点,总结当天进度;每天晚上回家后自己躺着琢磨各种推演,民企现在粗枝大叶的流程肯定失控,可纯按外企的方式管理肯定被流程细节拖死,所以必须极度精炼,抓重点,因地制宜...天天翻来覆去到凌晨。

    当然也不是每一天都只在运营部的小世界里自娱自乐,对外也有很多事要做。这天上午刘娟来找我:“夏总,您该参加新员工培训啦。”

    “哦,好的,什么时候?”我没抬头,正忙着。

    “下周一开始,三天,每天上午下午各3个小时,在行政楼培训教室。”说着递给我一张登记表和一本员工手册,“本来应该入职当周的,但是最近公司招人太多了,培训科忙不过来,只能一个月一批了,这批据说有160多人呢。”

    “这么多人?”我有点意外,抬起头问:“这是攒了多久的,都培训什么?”我心里真没把民企的培训当回事,还以为是组织混乱所以一次搞了这么多人。

    “这不算多了,这是上个月入职的,咱部门算上您是6个。最近公司业务发展太快所以招人哗哗的,头几个月最多月入职还有300多的呢。咱部门现在还有30多个申请招聘还在走流程呢...我跟你说啊,咱部门现在业务...”

    “都培训什么?”看着刘娟兴致勃勃的说着完全忘了我第二个问题,所以我打断她。

    “一共是3天,从公司业务到团队建设,最后还有小组游戏评比,最后要选出优秀小组...奖品可好啦,据说这次有电磁炉...”又是特别详细的一通介绍。

    刘娟是一个...用我们的话是一个特别“现”的人,特别自信,特别爱表现,总是穿着紧身裙紧身裤扭来扭去和谁都自来熟,一边说话一边拍对方表示亲热..有点那种甩着手绢说大爷来玩玩啊那种感觉。见得人多了,我对这样类型的妹子一向不看好...只是用人之际,这总比那些闷葫芦强~~还是先用吧。

    “能不参加吗?”这段时间天天忙,我哪有时间去参加民企组织的三天“游戏”?

    “不能,必须参加。如果要请假需要写说明,分管副总签字。”这是我第一次听这6个字,感觉挺新鲜,当时以为我的领导是分管副总所以需要副总签字,后来才发现在民企里...甚至买卷卫生纸都要‘分管副总签字’。

    “既然不能反抗,那我就去听听呗...”咱也不能太各色,起码去听一上午再决定是否请假吧。

    培训那天我一早安排好工作,提前10分钟拿着笔和本推开培训教室的门。大培训教室里讲台上是白板和讲师台,前两排有桌子有椅子,后面密密麻麻都是椅子,人还在陆续往里走,十有八九是年轻的妹子。我找了个后排靠边角的座位坐下,低头摆弄手机熟悉一下公司的OA审批,这时一个年轻的小哥一屁股坐在我旁边,和我说:“这一屋子找几个男同事真不容易啊。”

    我有点皱眉头,因为他坐下的太用力,说话声音也略大,旁边的女同事有几个都用异样的眼神往这边看。他倒是不见外:“哥们,你那个部门的?”

    “我是运营部的,刚来。你呢?”

    “我是设计的,配件设计主管,来了一个月了。你做什么工作?”

    “做采购的,刚来,还不熟。”

    “采购?采购好啊~~在咱公司绝对挣大钱。你是管哪部分物料采购的?”

    每次我听到这种论调我就冒火。曾经有一次我去某德国公司面试,人力总监问我:你作为采购负责人如何防止采购腐败?我回答说:每个公司只要流程完善就都不会有腐败问题,同时我想请教一下,人力资源部每年要花费数百万的招聘费和培训费,培训课程价格从数千到数十万都有,猎头服务费也都不一样,请问你们是怎么防止腐败的?

    现在可好,一个20来岁民企的小屁孩都公开发表这种言论?采购怎么了?我翻了他一眼没说话,毕竟怼他几句也不合适,但是我突然想到万一他知道点什么呢?

    “还没定岗,看领导安排吧。不过哥们...咱也不能这么诋毁采购啊,怎么就挣大钱了呢?”

    “哈哈,看出来你是新来的了。咱公司配件每年能采购十多亿知道不?我做设计我能看出来的,毛利起码40%,这要让我管采购我早发财了。你以后定岗的时候可以往这边申请一下啊!”

    这哥们说话够愣的,但我相信他说的肯定有实际依据,无风不起浪。只是连基层员工都这么肆无忌惮的谈论采购问题,我有点担心:配件的问题我之前琢磨过利害关系,这么大差额会不会是黄总被调走的原因?那留下来的人哪些是他的心腹余孽?有这么大采购额的供应商背景到底什么样?不尽快下手只怕是黑锅早晚背在我身上,可尽快下手肯定会得罪人...头疼。

    “大家静一静,我们的培训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时人力资源的张经理开始招呼大家,一个穿西装套裙的妹子。我抬头看看这时培训教室后排已经坐的满满当当,第一排只坐了四五个人,每人面前都摆了瓶装水,张经理一边看名单,一边四处张望...看见了我,小碎步走到我旁边,低头说:“夏总,前排给你留了位置,您坐前边吧。”

    “夏总...你...?”旁边的设计小哥看看我,他应该是记得前几天那个钉钉公告,脸上是恨不得抽自己嘴巴那种表情。

    我冲他笑笑,扭头对张经理说:“谢了,但是不用了吧?”“要的,夏总,前排是我们特地给领导们留的。”张经理圆圆的脸,笑的特别真诚。

    去就去呗,这事不能矫情。我跟着她走到前排坐在最左边,身边是一个穿白衬衣的胖子,满胳膊湿疹,肚子大的要把衬衣撑破,长得一脸严肃挺有气势的。我俩互相点头客气一下,没多说话。

    培训开始,大概环节是欢迎致辞,每个人一分钟站起来做个人介绍,人事做公司介绍,员工手册的基本内容等。在这个环节我知道这个胖子叫徐亮,质量总监,原来在外企做人事,也管过生产。其他的环节都很正常,我俩也加了微信。中午结束后我和张经理聊了几句,她希望我全程参加,也同意我写个请假单也可以。

    我中午找唐总签请假单,他问我对新员工入职培训感觉怎么样,我想了想,先扯几句闲篇,顺带把关于采购这个段子和他说了,开玩笑说:看来我任重道远啊...他还是那句话:没事,该干谁干谁,不用担心。

    又过了两天王志来找我:“夏总,公司要组织ISO内审,下午开启动会,李总和各部门领导都参加,您去吧?”

    “那肯定要去啊。这次是项目启动会还是审核启动会?咱部门的内审员定了吗?”

    “项目启动会,质量部刚选的认证公司,现在开始给各部门派任务和选内审员。”

    “好,那咱俩就去吧,先听听什么安排。”审核这种工作我从2004年就开始做内审员,还做过3年的专职审核项目经理,还是挺熟悉的。我想正好趁这个机会把我找的备选人员定成内审员,一个是考察他们的能力潜力,也可以找借口提拔他们。

    “我就不去了,我也不懂,您去吧。”王志讪笑。

    开会那天我临时接了个电话去晚了,已经超时2分钟,我低着头推门进去看见会议室已经黑压压坐满了人,徐亮站在前面和一个西装革履的哥们笑着聊天。会议应该是还没开始,屋里嗡嗡一片,看见门开了短暂的静了一下,不少人扭头看我。

    当时距我的官宣任命没多久,和其他部门工作交集很少,除了袁月高瑞其他大部分我都不认识...袁月他们淹没在人群中我一眼也没看到...再加上被一群陌生人这么看着迟到,我心里是有点惴惴不安的,第一反应是赶紧找地方坐下别那么丢人。

    但是放眼看去黑压压一片,除了最前面第一排两个空座之外全都是满的,只要硬着头皮“借过借过”...往第一排走过去,走到第一排和徐亮讪笑打个招呼:“徐总,这个座位没人吧?”我觉得这里边就认识他,而且新员工培训还坐一起,自然有点亲近。

    “有人,我。”徐亮冷冷的说,语气有点让我意外。

    “你旁边那个座位呢,我能坐不?”总共就俩座位,我也没别的选择了。

    “你坐吧。”他撇嘴笑了一下,然而就在我拉开椅子要坐下的时候,他又补了一句:“这是李总的座位,你没看这是前排中间么,你要坐了李总坐哪?”声音还不小。

    我cao,傻X吧这是?我心里是三成的尴尬七成的暴怒,耳朵根瞬间就热了,估计脸也是通红。我皱着眉瞄他一眼,还是算了吧...我推门出去,到别的会议室拉了把椅子回来坐在最角落,心里把这货的18代祖宗都问候一遍。

    过了一会李总进来,笑着说抱歉有客人所以来晚了,然后请徐亮主持开始会议。

    要说徐亮这个人派头还是挺足的,介绍了一下西装男是某咨询公司的讲师,讲了审核计划的PPT,提了对各部门的要求,请李总做总结发言...看的出来是外企干过的,起码逻辑条理和气势比前段时间看到公司其他人明显要强不少。

    会议结束后我开了个部门会,要选8个内审员也是鼓励大家报名...照例是一片死气沉沉,王志等一帮人明显在躲,连刘娟都没冒头。正省得我费事...很简单的就定了我选中的那几个人,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

    安排完这些回到办公室打开邮箱,看到人力资源给我发的提醒邮件...不知不觉我已经来公司一个月,该交月度总结汇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