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和平时代的死灵法师 » 第二十三章: 旅途小事

第二十三章: 旅途小事

    姜沫的第一站是位于东海西南边大约180公里处的临安市,一座古韵与现代相融合的大型都市。

    这次出行的第一段旅程,姜沫倒也不孤单,与他同行的是之前教他细胞培养的本科兼研究生同学,性格很好的一个女孩子。

    本科时期的姜沫,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独自活动,一个人逛图书馆、打工什么的,是他们班上的独行侠。

    不过姜沫也没有孤僻到刻意回避社交的程度,虽然他没有社交牛逼症,但也没有社交恐惧症。

    本科期间该参加的班级集体活动一次没落下,也不会去凸显自己独行侠的人设,做啥都认真投入,即使是玩也一样,这是姜沫的性格。

    从本科时期到研究生时期,同班同学自然比普通人相互更了解一些,自然关系也要更亲近一些。

    顺路将细胞培养的“老师”送回家,同时婉拒了去她家吃午饭的邀请,过年边上的时间点还是比较敏感的,容易让同学父母误会自己和同学纯洁的关系。

    于是,在短暂的双人行之后,姜沫恢复了独行侠身份,独自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

    临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对姜沫的吸引还是很大的,谁没点文人骚客的情怀和幻想。

    随着夏国国力的日益强大,传统文化也在复兴,国人们有了更成熟和自信的心态看待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不再迷信“外来和尚好念经”。

    书生美人的话本,这个年头还是很有市场的。

    西湖作为临安的地标性景点,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独特的象征地位,自然是要逛逛的。

    姜沫准备在这个城市待上一天,除了汲取灵性外,游玩才是最主要的。

    在街边随便解决了自己的午饭之后,姜沫将车停在了晚上要住的酒店,并办好了入住手续,放下行李,轻装游玩。

    下午游玩景点,临安市的象征——西子湖。

    西子湖位于临安市区偏西的地方,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

    来之前姜沫就查了资料,做足了功课,了解到了西子湖的看点——西子湖十景,什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这些光听着就很雅的名字。

    姜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理科生,思维经过本科和研究生的训练,已经日渐趋于理性。对于文人墨客虽然心生向往,但让他真的吟一首诗或者被一篇古文,那就有点难为他了。

    更别提让他欣赏这些人文风光了。

    所以这个古今文人花大笔墨咏叹的地方,对姜沫来说,就是看了个寂寞。

    唯一让他留下印象的是诸如:

    空气很清新,今天阳光很好,很想躺草坪上睡一觉。

    湖水很清,有鱼,不过不知道是什么鱼,看外形有点像餐条鱼,这种鱼刺太多了。

    有一丢丢浮萍,没有像太湖里比较常见的水葫芦,岸边有点菖蒲和芦苇,还有少量的莲花,估计莲花是人种的,现在是冬天,就剩下些光杆子。

    这些说明水体环境还不错,污染应该不算严重。

    那个西子湖大学的建筑看起来就像一个高级的会馆一样,它的主人一定非常有钱,还有穿着正装的保镖,真是逼格满满。

    湖边的路修的还算不错,很适合骑共享单车游玩,不过还是有些窄,有些地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没有分开,有安全隐患。

    不过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政府和环保部门花了非常大的力气维持环境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所以对于姜沫这种只知道景色好不好看的人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

    以上就是姜沫的游玩印象,和才子佳人什么的不沾边,和文人墨客没什么联系。

    人家看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换姜沫来看,只能憋出一个“真好看”。

    毕竟文学修养什么的,和姜沫这个理科生还是不怎么搭边的,高考时期,就是他文学素养的巅峰了。

    骑着共享单车绕着西子湖转了一圈。

    晒了晒太阳,看了看路上漂亮的小姐姐,姜沫度过了一个无聊又充实的下午。

    随意的吃了点当地的特色美食,姜沫回到了自己住的酒店。

    ……

    打开魔法书空间,开始魔法理论学习。

    俗话说好的习惯要21天才能形成,至于这到底是不是有科学依据,还是某些无良文人编出来的鸡汤,姜沫管不着。

    不过对他来说,魔法理论的学习就像小朋友的睡前故事一样,一天不做就发慌,这个习惯让姜沫很满意。

    “虽然已经‘无敌’了,不过文化课还是不能落下,知识就是力量,法兰西就是培根。”

    学习了两个小时魔法理论后,姜沫又花了点时间研究正式法师阶段可以学习和运用的法术。

    正式魔法师阶段,姜沫能够学习的法术数量上限到了20个,也就是20面体魔核每个面雕刻一个法术。

    20是个比较尴尬的数字,说多吧,感觉也不是很多,说少的话也不少。

    就好像20的小朋友,说小吧,压岁钱一般是没有的,说大吧,谈婚论嫁好像又早了点,尴尬的位置。

    对姜沫来说,20个法术位已经很够用了,更何况,这20个法术位相当于是电脑内存中运行的程序,并不是只能释放20个法术。

    释放法术的数量取决于魔力的多少,也就是蓝条。

    熟练的法师,替换魔核中的法术的速度也很快,虽然做不到瞬间切换的程度,但也花不了两分钟。

    用姜沫最熟悉的笔记本电脑做比喻。魔核相当于内存,除了系统外,能运行20个程序,其中的法术是能够瞬发的。

    至于姜沫已经学会的所有法术,相当于是硬盘中安装的程序,只有进入内存中运行才能被释放。

    蓝条则是笔记本电池容量。

    内存中只能运行20个程序,想要运行之外的程序,就要先杀掉内存中的一个进程,然后切换成想要运行的程序。

    很简单很好理解有木有。

    在姜沫研究完正式魔法师阶段的所有能用的法术之后。

    他选择了死灵系的【苍白之眼】、【亡者之语】,召唤系的【召唤灵体】、骨系的【骨矛】、【骨墙】,塑能系的【奥术飞弹】、【奥术护盾】,变化系的【血肉魔法】等等,毒系的【酸液投射】作为后续的学习目标。

    反正现阶段的他基本上不具备开发新法术的能力,将已有的法术符文阵图记住,知道不同类型参数对魔法最终效果的影响,以及知道这些魔法的一些衍生魔法也就足够了。

    对姜沫来说,积攒魔力,为后续的肉体改造和升级储存魔力才是最主要的,没有魔力,啥都干不了,而当前的武力值已经溢出了。

    说到魔力值,姜沫可是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回收瘟疫符文。

    意念微动,一道精神波向四周发射出去,同时,魔核将接受的返回信号解算成姜沫能够理解的概念和图像,这是方圆10公里的魔力分布图。

    筛选出成熟且处于静止状态的瘟疫符文,这些大概率就是已经完成收割的瘟疫符文,也是姜沫此行的目标。

    意念一动,【生命汲取2.0】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