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微风拂面,我向阳而行 » 关于悲剧性结尾

关于悲剧性结尾

    昨天二模了,高考倒计时已翻到了44天。

    别说,二模语文卷的选文很是赞赏。其中有俩篇文章让我颇有感触。

    首先是论述类文本,施爱东的《故事法则》,其中所谈到的大团圆式结尾。

    不过大团圆式结尾确实也是我们国人常用的方式。不论是古代又或现代,中国小说大多以大团圆式的结尾为主。

    哪怕是悲剧色彩也要以大团圆带来安慰。正如《孔雀东南飞》结尾的“化鸟团圆”,又或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双飞。

    即使是现代也常有,网路上泛滥的网文,不也常以大团圆来结尾。在虚构中带来娱乐,满足口头文学爱好者和普通民众的美好幻想。来获得打量欢迎。

    但早在古代就已遭到了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

    最早将大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正所谓大团圆式结尾所揭露的是国人不敢直面现实、悲剧的民性弱点。反映的是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名族心理,也是精英文人无法撼动的原因。

    对此我特别赞同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提到的:“中国人有个情节,姑称之为“团圆情节”,不团圆,不肯散,死乞白赖要团圆,不然观众要把作者骂死。希腊人看完悲剧,心情沉重,得到了净化。中国人看完了大团圆,嘻嘻哈哈吃夜宵,片刻忘其所以。”

    悲剧显然更震人心,引人深思。但显然国人都爱大团圆,,毕竟谁不想在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幻想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