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小说:有生之年 » 第二十五章 福州

第二十五章 福州

    时为洋回来后,江展像以前一样,中午常常带上于暄约时为洋一起吃饭。于暄知道,这其中有帮她约的成分。因为,早在2018年5月,江展的女友来C城后,时为洋就提出,他退出和江展的吃饭关系。江展觉得很奇怪:时为洋把他想成了什么人?把时为洋当女友不在时的替代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饭伴?他觉得,虽然他能理解时为洋不想打搅他陪女友的好意,但他认为这并不影响他俩的关系,他对时为洋说,他们一起吃吃饭还是可以的。只是,时为洋宣告“退出”后,就不再主动叫江展吃饭。江展只有主动叫他,而饶子由进校后,时为洋基本每次都带着他下来和江展、于暄一起吃饭。

    关于饶子由,于暄不是很熟,她只记得饶子由曾夸过她身材好,但时为洋听见了就像没听见一样。后来,根据时为洋的标准,于暄猜,他可能并不认可这种评价。他看身材可能不是看比例,而是看净高。

    在和饶子由组成的“变异四人团”中吃饭时,时为洋对于暄的态度也是不稳定的。他有时候会自然地和于暄说话,有时候又只和江展、饶子由说话,当于暄不存在。饶子由2019年才来,他不知道他们两人、三人和原装四人的过去。

    这一天,学校技能竞赛结果出来了,于暄有两项单项第一。江展在吃饭路上以最快速度将其广而告之给时为洋,他想让时为洋注意到于暄的优秀。良苦用心也是天地可鉴!时为洋认可了于暄的成绩,当于暄说,自己理论笔试成绩不行时,他还中肯地分析道,后面临场发挥环节才是真本事,理论知识可以突击,更多靠记忆。于暄心满意足,他都这样说了,她可以安心“优秀”了。得到时为洋的认可对她是最有效的认可,别人的评价她不在意,她只看重时为洋对她的评价。

    可刚刚趁热打铁不久,现在,于暄又要走了。她要和副书记去福州出差。虽然,F院取消了去福州的计划,但L院还是要单枪匹马上阵。临去前的一天中午,于暄趁吃饭聊天的空当小声告诉坐在旁边的时为洋,福州她还是得去。

    福州,一个她想无数次踏足的地方。时为洋就是在这里受研究德育老师的影响,开始关注哲学,她可以想象他跟随老师的脚步探寻的样子。他也是从这里毕业后跟着同门辗转至C城求职,考入现在的学校。福州是对他的精神和未来走向都产生过影响的城市。

    于暄想起,早在找工作时,她就去过位于福州的他的母校参加招聘考试,只是她忘了是哪个校区。当时她喜欢软糯的当地话,也总记得湿热的天气和晚霞映衬下的建筑。而今再去福州,她已是以一个从未去过的人的姿态重新认识那座城。因为现在那是一座与他有关的城,连感情都变得不一样。

    他们是晚上到达福州的。出火车站,于暄就看到路边种了很多榕树,长长的树枝像胡须一样垂下来,给人慈祥宁静的感觉——难怪叫“榕城”,果然是有原因的。

    第二天,于暄和副书记去看了学生,学生所在的高校正是时为洋的母校。那是老校区,于暄感受着校园里的每一处细节——宿舍楼旁的风就像时为洋一样温和,楼栋里亮起的灯光就像时为洋一样温暖。

    晚上,在福州湿暖的街道上,于暄收到时为洋的消息:“你们已经出发了吧?”于暄回复消息的手都在颤抖。她没有想到,刚从悲痛中走来的时为洋会关心她的福州之行。时为洋也从未和她发消息聊过天,这是第一次。

    于暄回复:“昨晚到的。”于暄告诉他,她去了他的母校,他问她是哪个校区,她说了具体校区名,结果她去的老校区并不是他所在的校区,原来他在新校区。她又问他去过哪些地方,他说:“主要是山。”果然和他的气质很配。他问她:“不冷吧?”有他这句话,于暄不可能会冷。而那几天的天气确实也很温暖。福州是有福之地,于暄想。聊天最后,于暄告诉他,明天再在福州待一天,看完毕业生后,后天去厦门看另一个毕业生,然后回去。时为洋说:“不错的行程。”

    第三天看望毕业生间隙,于暄独自去了新校区。那一天上午,天下起了雨,于暄没有带伞,到了新校区,雨稍停。望着偌大的校园,她有一种无语言表的亲切。走在校园里,她呼吸着他曾呼吸过的空气,感受他曾在这里生活的气息,想象他会出现在哪个拐角,勾勒他当时的样子。她去一切他可能会去的地方,在树荫下行走,在小店前停留……她又一次想,是不是走过他走过的路,去过他去过的地方,就可以和他更近一点?

    快要离开学校时,雨又下大了。她坐学校的小白接驳车到了校门口,她想,他是不是也坐过?离开校门时,她在手机上写下她的感受:“在他身上,我学到一种舒服的选择方式,就像这所学校带给人的感受一样:不最强,也不弱,择中地存在。跋山涉水为他而来。”

    这天晚上,于暄把新校区照片发给时为洋,让他猜这是哪儿,当时还在加班的时为洋每一个都迅速猜中。于暄喜欢这个配合她玩猜谜游戏的时为洋,这样的时为洋温和可爱。适当分享后,于暄告诉他明天去厦门,他祝她出差愉快。于暄不再多说,她懂得了适可而止。

    而就在这几天,另一件事也在发生。她到福州的第一天早上就接到通知说,经考核,L院这一年的年终考核优秀评给了她。于暄从福州打电话给江展商量此事。因为她记得去年时,学院有意明年把优秀评给江展,江展已经连续申请好几年。于暄并不在意这些功名,她想建议学院重新考核江展的表现,践行去年的承诺,可江展希望她不要这么做,因为她这么做会让大家认为江展是一个爱争抢的人。于暄知道,江展虽然比她更在乎这些荣誉,但去年他对落败的申诉所造成的影响也让他今年不能再重蹈覆辙。可于暄也知道,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时机很重要。因此,回学校后,于暄仍向学院提出了调整人选申请,但没有改变最终结果。虽然今年她想给出名额,可却不是最适合江展的时候,这是于暄对江展的亏欠。

    于暄后来听说,在她还没回去时,江展和时为洋吃了一次饭。江展跟时为洋说到此事,时为洋对于暄的行为是这样理解的:“也许她觉得你比她早到L院,所以想把名额给你。”他对江展说。并非如此,这一次时为洋没有抓住于暄的心。于暄是不想让自己成为江展实现愿望道路上的阻碍。同时,她想让江展相信,言必信,行必果,并非给他的诺言都会失信,即使这个承诺不是她给的,她也想让他继续相信那些美好,不想让他对这个俗世失望。时为洋没有猜到吧?

    翌日,于暄到了厦门。因为要看毕业生,她没时间去鼓浪屿。听说,鼓浪屿很适合情侣去玩。于暄当时奢望了一把,她希望时为洋能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去鼓浪屿。在厦门,她买了糕饼打算带给时为洋。福建之行就这样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