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土豆到战国 » 第二十七章 焦城大捷 迫楚盟约

第二十七章 焦城大捷 迫楚盟约

    “君上,陈国或许与楚国在焦城已经交战,咱们出兵五百实在太少,好歹陈国也帮过魏国、同时也是我们同盟。”

    公叔痤反复考量后说道。

    “陈国自不量力,我魏国可保你安然无恙,但不能养一个跟韩国一样的小霸。牙还没长齐,就想肯肉吃,这楚国可是块硬骨头,就看你嘣几颗牙。”

    魏罂一脸不屑的说。

    “君上,陈国弱小人少,给我们魏国十万缗钱的建都材料,拿回焦城、漆邑、禹会三城无非就图咱们护着他们。

    陈国在我们南面阻挡楚军,魏国减少两三万兵力驻防,一年可省不少国库开支。”

    公子昂还是比较向着陈国“懂事”。

    “等楚国打到了陈国都城太康再出兵,让陈国耗掉楚国一些实力对魏国有利。”

    “大胃王”魏罂要的是听话的乖宝宝,而不是赵韩这样的叛逆的小鬼。

    焦城。

    楚国的箭矢用完,后续供给没到,春秋战国箭矢非常宝贵,造价比子弹贵多了,毕竟是纯手工,工艺要求也高。

    即使楚国这种财大气粗的诸侯国,也就每人带着两壶箭。

    用于攻城压制守军弓弩,毕竟守方占据优势,楚军数次攻打焦城都落空。

    除了留下两千精兵守城,仲昱率领重甲骑士三百、骑兵两千、三千陈武卒、三千精兵、三千新招新兵、魏鲁越三国一千五百人,共计12800兵马向敌军主力正面发起进攻。

    最后斩首楚军两万精锐,其他佯攻两路的楚军数千人,得知主力被灭后也撤回了漆邑。

    焦城保卫战楚军攻城和正面拼杀战死两万一千多人伤三千多。陈国一方战死五千多人,伤着两千多人,伤亡多为魏鲁越三国士卒和新招募的新兵。

    楚军败退之后,越国对楚国发动战争,攻下两城。就连休养生息中的蔡国,也对楚国占领的阳城发起进攻。

    蔡国一万多人,加上陈国借给的宛丘有两万人,经过七年的休养生息,以及对上蔡渗透,人口达到了六万多人,兵力可达到六千人加上陈国两千驻军,总兵力可达到八千人。

    发兵六千,以两三百人代价攻下了一千多人驻守的阳城,这阳城原本就是蔡国灭沈国成为蔡国地盘的。阳城与上蔡相邻,老窝近在眼前蔡侯自然欢喜万分。打下阳城蔡国又增加了三万人口,蔡国人口大幅度增加。

    楚宣王刚登上王位两年,就成了救火队长,都不知道先支援哪一个战场。

    爱捡便宜欺软怕硬的韩国,一直盯着着陈国和蔡国这边,一旦有机会韩国就要吞并陈蔡两国。以蛇吞象连郑国都吞,所以韩国特别关注陈蔡两国。

    当知道蔡国这个小瘪三都敢攻打楚国,韩国坐不住了,也发兵占领两城。

    得知焦城捷报,于是向所有大小的城邑发出驰援焦城命令,支援一半守军向太康集结,准备攻打漆邑、禹会。楚国四面楚歌了,陈国抓住这一次机会,收回漆邑和禹会城。

    突然妫墨也感到背脊发凉,要是哪一天陈国也遭受这种四面受敌情况怎么办。看来还得好好搞好邦交,收回失去的领地还好说,要是以后抢夺地盘得学学秦国蚕食。还有利用大家贪婪学会分食,自己吃亏点,肥肉让给大国强国吃。

    周显王元年(前368年),原本平静的楚国边界,被陈国收回三城刺激下四面楚歌。陈国不但集结各城邑两千多精兵,还从宛丘调去一千精兵;又在焦城招募三千新兵补充到军中,和老兵混搭。

    经过短时间训练,直到入冬一鼓作气,绕过漆邑,直扑禹会城。

    楚军有半数都是南方人,入冬战斗力下降,加上楚军在漆邑做了大量防御,而禹会却没有。春秋战国禹会城邑在淮河南部,禹会管辖范围还挺大,北禹会(今天的怀远县,为了区别南禹会,以后以改北禹会)在淮河北面,就是涡河入淮河入口一带。

    很快攻下了北禹会,并且分兵对漆邑楚军困住,这些楚军就是焦城残兵败将,对于陈军陈武卒精良装备以及勇悍确实畏惧。

    越国、鲁国、蔡国、韩国对楚国发起攻击,楚国多处受敌,兵力捉襟见肘。即使贵族私兵再多,也不同心,何况精兵本来就不多。如今漆邑还有数千精兵,于是楚国派出使臣出使陈国,让陈国放楚国数千精兵回楚国。

    陈国太康都城。

    聚才殿。

    “楚王愿意用割让焦城、北禹会城和漆邑,换取楚国精兵。”

    楚国使臣说道。

    楚使话音刚落,陈国君主妫墨大笑起来。

    “楚国如今四面受敌,无兵可用,就想用缓兵之计。想何谈却毫无诚意可言。

    楚国这是割让吗?焦城、北禹会城、漆邑原本就是我陈国城邑被你们楚国灭国三次后占领的。这叫归还,而不是割让。

    楚国要有诚意用三城换取楚国精兵,就拿出诚意,因为焦城和北禹会,是我们用上万的陈国将士的伤亡拿回来的。

    真要诚心就用项邑、沈城和漆邑换,因为这些都是陈国故土,今日打不回来,明日继承打,陈国公室一代一代的打。一直把你们赶回淮水,再联合其他被你们灭国的赶你们楚国会汉水以南。

    回去告诉楚王,多等一天漆邑的楚军将士就会饿死多一些。”

    因为楚国是死敌,没有必要装孙子。楚国虽大,但是防御边界太长,陈国不怕跟他耗,因为陈国知道魏国也在打楚国主意。

    “楚王已给了我盖有玉玺印章的空白国书,我们把谈好的写在上面即可,如同楚王亲临一般。”

    这也是为了怕漆邑精兵受不了饥饿投降,陈国用这些兵力攻打周边城邑,别说项邑、沈城再多一些也能打下。

    双方很快立好盟约,陈国君主妫墨派文禹和楚国使臣一起到漆邑完成交换,并且在项邑、沈城征兵和派兵。

    陈国朝堂商议决定给魏国,送去价值十万缗钱的珠宝。这一次和楚国开战,越国鲁国韩国甚至蔡国都从楚国身上捞到了好处,唯独中原霸主魏国没有。

    要是这个霸主生气起来,会大祸临头是的,陈国首先送上大礼表态,鲁越蔡三国也送上一份心意给魏国。鲁越蔡加起来都不及陈国一半,魏侯对陈国“懂事”很受用。

    楚国为了尽快从不利战局的泥坑爬出来,先缓和楚陈的关系,以漆邑、沈城、项邑三城归还陈国换取数千精兵安全,用来对付鲁国。

    派人出使蔡国,也是归还蔡国阳城,陈国和蔡国是结盟的,所以楚国搞定搞定陈国蔡国。剩下韩越两国,楚国先和越国打防守战,重兵击败韩国,然后再败越国。

    但是此时楚国已经使出洪荒之力了,也需要一段时间修整,楚国亏了十个城池。但是对于广袤疆域楚国来说算不了什么,先休养生息过后一一收拾。

    陈国虽然获得利益最大,总共收复了五城。但是前后总共战死七千多人,伤兵也有五六千,还付出了四十万缗财力代价。好在楚国双拳敌不过四手、恶虎还怕群狼,陈国妥善打点了魏侯,争取到了时间修整。

    前369年,统一的陈国很多内部问题都没处理完,如今又增加了五个城池的领地和十五万人口。

    这些城池丢失了一百多年,早已经当自己是楚国人了,要让他们融合回陈国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