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文风武韵 » 第十一章 乐艺入门

第十一章 乐艺入门

    第二天上午,两人乘坐动车来到华山脚下,倒是未曾赶早,也没直接登山。

    这两天天气不错,两人计划下午开始登山,晚上在山上露营,明天早上看日出。

    “韵儿,时间尚早,我们先参观一下这玉泉院吧,待会儿再吃饭准备物资登山。”

    两人来到凤山入口,玉泉院门前,孔风提议道。

    “好啊,咱们是要全程徒步吗?”柳韵点头后问道。

    “对啊,你怕不怕累,要不我们坐索道上去?”孔风有些担心问道。

    “哼!你可不要小瞧本姑娘,堂堂武林高手,登个山还不轻轻松松,本姑娘还要上华山论剑呢!”

    柳韵轻哼一声,粉拳紧握,傲娇说道。

    “哎呀,原来是当代五绝柳女侠当面,小生失礼了,还请见谅!”

    孔风闻言面露“震惊”之色,当即作揖告饶道。

    “噗…哈哈哈,你别逗了,真是被你那戏精室友影响到了,果然是近墨者黑!”

    柳韵被孔风神情动作逗乐,忍不住扑哧一笑道。

    “哈哈,这不是为了配合你柳女侠嘛!”孔风也是笑道。

    说笑间,两人已经来到玉泉院内部,闲逛之间忽见远处一僻静之所,有人正在练武。

    “韵儿,你看,那边有武林高手在练武呢,说不定也是要参加华山论剑的,你的对手噢,过去打个招呼吧。”

    孔风朝那个方向努了努嘴,对柳韵说道。

    “哼,就你嘴贫,还取笑本姑娘呢!去看看就去看看,说不定是个武林前辈呢,还可以请教一二!”

    柳韵轻哼一声,嗔怒道。

    待走到近处,发现是个中年道长在打拳,拳势磅礴,行云流水,韵味十足。

    孔风没忍住以心识探了一探对方,这也就是在此界,要是在成周界,他绝不敢如此贸然去探查别的修士,轻易便会结成死仇。

    不看不知道,一看赫然发现这道长竟是个身具内气的武道后天境高手!

    “韵儿,这道长是个真正的武学大师,练出内力的那种高人,待会儿你礼貌恭敬一些,说不得能让他指教一二。”孔风在柳韵耳边细语道。

    柳韵闻言目录精光,脸带兴奋之色,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道长自然也是注意到了两人,以为是闲逛至此的游客。

    因而也没有多言,继续耍完了一套拳法才收手道:

    “两位缘何到这偏僻之处来了,这里可没有上山之路啊。”

    “晚辈柳韵,见过道长前辈,见前辈拳势不凡,因而驻足观看,有所唐突之处,望前辈海涵!”

    柳韵当即以抱拳行了个武道礼节,略作解释并致歉道。

    “儒门后生孔风,见过道长!”孔风则以古礼拱手作揖道。

    这道长见状颇觉惊异,还了个道揖,笑道:

    “无妨,没想到还是两个同道后生,如今可是少见了!”

    “多谢前辈雅量,前辈刚刚所练可是关中红拳?”柳韵称谢问道。

    “哦?你识得这拳法?”道长惊讶问道。

    “不瞒道长,晚辈祖上也是武学世家,原是武当俗家弟子,家传的是以形意拳、太极拳和八卦掌为主的武当武艺。”

    “只是如今早已没落了,不过晚辈对此道很感兴趣,因而特意了解过全国各武学流派,对古老红拳知道一些皮毛。”

    柳韵恭敬点头答道。

    “原来如此!难得还有了解和喜欢真正武道的年轻人,你们不必拘礼,现在不讲究这个了,若是没事儿,咱们到旁边亭子里聊聊!”道长恍然,随即提议道。

    “晚辈正有请教之意,荣幸之至!”柳韵抱拳道。

    “固所愿也,道长请!”孔风则拱手点头道。

    道长点了点头,带着两人来到不远处的一处凉亭坐下,又泡了一壶茶水。

    孔风见状为道长斟茶问道:“还未请教道长贵姓,尊号若何?”

    “免贵姓陈,贱号追云,你们喊我陈道长就行,现在不兴道号,我也是取之自娱罢了,也不兴这些礼节,随意一些就好!”道长摆摆手道。

    “追云,欲如白云悠悠,欲与天公比高,欲比白云先生,道长好志向也!冒昧问一下,陈道长可是希夷先生后人?”

    孔风赞叹了一番陈道长之道号,因陈抟老祖曾号白云先生和希夷先生,故而问道。

    “谬赞了,贫道确为陈抟老祖后人,历代皆有老祖后人于这玉泉院中修道,也算是一种守护和传承吧!”陈道长点头并解释道。

    “实乃精神可嘉也,传闻希夷老祖在易学方面乃是集三教大成者,多有预知天机之事流传,晚辈颇为钦佩!”孔风感叹道。

    “没有那么夸张,老祖因为早年经历,确实对儒释道三教都颇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周易》的理解,融合了三教思想,颇有一番心得。”

    “至于预测天机之事,实乃民间讹传,不可尽信!”

    陈道长摇摇头道。

    “传闻希夷老祖修道有成,寿达百二,莫不是入得炼气之道了?”

    孔风继续问道,这是他最关心也最好奇之事。

    “唉…传闻罢了,哪有什么炼气之道!”

    “老祖前半生蹉跎科举,后半生隐居潜修,说来只能算半个道士,又如何能半路出家而得道呢?”

    “再说以当时之天地环境,修道炼气已经极难了,秦汉之后能入此道者极为稀少!”

    “老祖不过是自创了一套养生内功,名为《胎息诀》,俗称睡功,实为武学功法。”

    “可惜此法核心传承已失,不过就算未曾失传,也不易修行,需要极高的心性。”

    “老祖因为心境旷达,又结合道家养生之道,大器晚成,侥幸破入先天之境。”

    “若以先天寿元,理论上可无病无灾活到一百五十岁左右,可惜老祖早年间颠沛流离,苦难实多,有伤根基,因而只活了118岁。”

    陈道长先是长叹一声,随后详细解释道。

    “确实殊为可惜,不过想来希夷老祖应是含笑而去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今能入先天者恐也不多!”

    孔风听后豁然开朗,颇为感慨道。

    “哦?孔小友对武道也有研究?莫非也练武?”陈道长闻言诧异问道。

    孔风摇摇头,正待解释,一旁的柳韵却是忍不住插话道:

    “陈前辈,风哥,你们在说什么啊?什么炼气啊修道啊先天啥的,我怎么听不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