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文风武韵 » 第十六章 终南山访道

第十六章 终南山访道

    待三人来到重阳宫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不再接待游客了。

    老伯自然不用跟游客一样按点买票进门,正要带着两人像往常一样从后门进去。

    却见此时大门缓缓而开,一个约摸十七八岁的年轻道士站在门口,对着三人拱手作揖道: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家师遣我前来领路,请进!”

    一旁的老伯听后愣了愣神,看了眼小道士又看了看孔风和柳韵,仿佛明白了贵客指的是谁,随即解下药篓递给小道士道:

    “小道长,这药材你收着,稍后结算给我就是,我还要回家便不进去了!”

    “也好,老伯慢走!”年轻道士点头道。

    孔风二人也与老伯告别并感谢其带路,随后跟着年轻道士跨门而入。

    “小道长,你叫什么名字,我看你年纪跟我们也差不多,怎么就出家修道来了?”路上柳韵忍不住问道。

    “没有没有,你误会了!我没有正式出家,还是个学生呢,我叫李应生,就在长安上大学。”

    年轻道士连闻言忙摇头摆手道。

    “哦?那你怎么在这做道士?还有你师父为什么好像提前知道我们会来的样子?”柳韵继续问道。

    “我师父啊,他能掐会算呗,算到你们要来了。”

    “我之所以在这里就是因为小时候他给我看相,说我骨骼惊奇,天赋不凡,非要我跟着他学武。”

    “我那时候小嘛,谁还没有个武侠梦呢?于是就稀里糊涂拜师了,平时上学,假期过来这学武。”

    年轻道士李应生解释道。

    “哟,没看出来,还是个武学天才呢,啥时候咱们切磋一下看看!”

    ……

    不多时,便已来到后殿,只见一位白须白发,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正站在门口。

    见两人到来,笑容满面,拱手抱拳道:“无量寿福,两位道友大驾光临,老道张无为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张道长言重了,在下孔风,女友柳韵,不请自来,打搅道长清修了!”

    孔风与柳韵拱手还礼,并报了下姓名。

    “哈哈哈,无妨无妨,有道友来访,贫道甚慰,何来打搅。

    眼下正是晚餐之时,两位想来还没用膳,不如便一起到斋堂用些斋饭如何?”

    张老道开怀笑道,颇为高兴,似乎早已认识二人一样。

    “那我们便叨扰了!”孔风点头道。

    “请!”张老道做了个手势,当先引路。

    “听贵徒说,道长精通易理,早已算到我二人要来,而且我看道长也像是了解我二人一般,真乃神算也。”孔风边走边说道。

    “别听这小子瞎说,老道是懂一些看相算命之术,却也只是皮毛罢了。”

    “我之所以知道你们,自然是玉泉院陈道长告知的,我二人知交多年,互有联系。”

    “昨日他与我说了你们之事,还说你们有可能会来终南山。”

    “今日测算一卦知有客来临,心有猜测,于是早早便站在高处等着你们了。”

    “这不,一看到你们的身影便叫他去迎了一下。”

    张老道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不过即使是这样也很厉害了,以我观之,张道长该是入了修行之门了吧?”

    孔风恍然,随即认真看了一眼张道长后说道。

    张老道闻言叹了一口气,表情复杂的看了一眼孔风后说道:

    “唉…算是吧,老道年轻时有缘寻见一处残存灵地,机缘巧合下得以引气入体,入了道途。”

    “奈何此处灵气也仅仅只够入道之用便耗尽了,后来寻遍各地也再未找到有灵气之地,修为再无寸进,止步于炼气一层。”

    “转而修武,只是穷尽一生尚未摸到先天门槛……”

    “这…如今灵气已经匮乏到如此地步了吗?便没有什么灵石矿脉了吗?”孔风闻言有些惊愕问道。

    张老道又是一声长叹,开口解释道:

    “唉…数千年来几乎所有道家修士都曾去搜寻过,从未发现过一条完整灵脉,哪怕是微型灵脉!”

    “最多寻到一些残脉,或多或少残存些许灵气,大多数洞天福地即是此类情况。”

    “即使是这种情况,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也很少见了,所以灵气只会越来越少,修道越来越难。”

    “或许那些传承久远的大派还会有一些灵石封存作为底蕴,以应对危机。”

    “全真道虽为道教两大流派之一,成立却不到千年,重阳宫底蕴不深。”

    “传言秦始皇搜集了天下所有灵脉用以修陵造傀,莫非是真的?”孔风想到了之前胡老所言兵马俑能量之事,出言问道。

    “或许吧,曾经有邪道修士去探过秦皇陵寝,但从未有人能活着出来,具体真假却是无从得知了。”

    张老道摇摇头,随即接着说道:

    “老道倒是非常羡慕和佩服孔道友,竟能凭一己之力入修行之门,纵是儒家修行不依赖天地灵气,也是惊才绝艳了,时代之翘楚也!”

    “道长过誉了,在下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孔风闻言摆手道。

    随即又道出了心中疑惑:“说起这个,我倒是有些疑惑,想要请教道长。”

    “儒释两教修行不需天地灵气,却也好像未曾出现过什么强大的修士,甚至步入修行之人也是不多。”

    “在下修行日浅,很多东西不了解,不知道长可知其中原委?”

    张老道闻言摇了摇头,说道:

    “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儒释两教在历史上修士数量比道家要多的多,尤其是盛世时期。”

    “不过确实是不强,自身修为好像极少有达到第三境界以上的,有人猜测说是被天道限制了修行上限,不知真假。”

    “而且儒家自元以后便没落了,几乎没再出现过什么贤能之士。”

    “佛门也是清以后便式微,信仰难聚,如今处境不比道门好多少,虽然看似风光一些,真正的修士凤却也毛麟角。”

    “如此,那古代那些修炼成仙者,如八仙等,莫非都只是传言吗?”孔风颇为疑惑问道。

    “那自然不是,八仙是真有其人,大部分神话传说有其历史原型,当然也有一些是杜撰出来的故事传说。”张老道摇头答道。

    随即又接着详细解释起来:

    “秦汉以前修炼环境较好,或许有一些凭实力飞升成仙的。”

    “秦汉以后,尤其是南北朝之后,那些有记载的修炼成仙之人,有些本是神仙下凡历劫,劫满回归,如纯阳祖师等。”

    “其余都是修功德成仙的,事实上三教修士多有此类,只要入道之后,功德善行便能被天道感应,功德圆满者可飞升成仙。”

    “普通人则不行,无论如何行善积德,也需待阴司一判,得来世福报。”

    “原来如此,功德成仙倒是为求道之人开了一扇天窗!”孔风恍然大悟,随即话题一转问道:

    “张道长刚才说武道修为尚未摸到先天门槛,在下听闻重阳祖师曾创立先天之功,莫非未留下传承吗?”

    张老道摇头叹息道:“唉…重阳祖师确实曾经得到仙人指点而自创先天功,只可惜他不知因何原因猝然而逝,未能留下传承!”

    “有没有可能在活死人墓中?你们有进去探查过吗?”孔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