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文风武韵 » 第二十三章 祭孔大典

第二十三章 祭孔大典

    时隔半年,孔风再次回到思念的家。

    “爸!妈!”

    孔风站在家门口,看着门前等着自己的父母,百感交集。

    “风儿回来了!来,快进来,让妈好好看看!”

    孔母高兴的拉着他进屋,头上脸上左摸摸右摸摸,像是在鉴定有没有瘦了。

    “行了,别在这瞎折腾了,赶紧让风儿休息会儿,舟车劳顿,喝点水。”

    孔父眼角带着笑意,朝孔风点了点头,随即对孔母沉声说道。

    “对对对!风儿该累了,先坐会儿,妈给你倒水!”

    孔母闻言连忙收手,拉着孔风坐下,又去忙活开水去了。

    “寒假放多久,在学校还习惯吗?”

    孔父坐在孔风旁边,开口问道。

    “爸,我在学校挺好的,寒假有一个月,正月十八才开学呢!”孔风答道。

    “好,不短了!”孔父闻言点点头,随后缓缓说道:

    “这回族里准备加办一场腊月祭孔大典,由你来主祭,是为庆祝你高中状元!”

    “这可是非常荣耀之事,一般只有族长才有资格主祭,我看族长有意培养你做接班人。”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在三天后开祭,亚圣孟子家族等人也会来观礼。”

    “你要自己撰写祭文,到时要当众念诵的!”

    孔风非常吃惊道:“这…这怎么可能?我就一孩子,这种事一般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做的啊,为何会让我来做?”

    “我也不知道,这是族长的意思,族老们也没意见。”孔父摇头回道。

    “那行吧,我会认真撰写祭文的,回头族长应该会找我聊聊的,我问问他。”孔风点了点头道。

    孔风倒也不怕,两世为人,祭孔也参加过很多次,依样画葫芦没什么难的,写祭文对他这才子来说更是毫无难度。

    一下午的时间,孔风都在跟父母闲聊话着家常。

    知道傍晚,族长才来到孔风家里,跟他说祭典的事情。

    族长大概六十出头,上任没有多久,是孔风的叔爷爷。

    自从末代衍圣公出走后,也没有了衍圣公和其他的任何称号,孔氏大家族现在是公推族长。

    族长把孔风单独喊到书房,开口便问道:“小风你是不是开启了儒家修行之路?”

    “族长您怎么知道的?我看您好像没有修为啊?”孔风吃惊的问道。

    他也没想过隐瞒,普通人或许不知道也不会信这种事,但是传承两千多年的孔家族长毕竟不普通。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圣人保佑!我孔家时隔近百年再出修士!”

    孔族长没顾得上回答孔风,而是起身朝着孔庙方向遥遥一拜,激动感慨道。

    过了一会儿才转过身来,对孔风道:

    “我自然不是修士,我们孔家已经近百年没出修士了!”

    “至于为什么知道你成为了修士,当然是推测的了,你一个身患绝症濒死之人在孔庙一拜后,莫名其妙的就好了。”

    “若不是圣人直接救了你,就是帮你开了修行之道。”

    “普通人觉得奇怪但也只能是认为发生了奇迹,不得不认可你教给你父母的那套说辞。”

    “但我身为族长,自然是知道些东西的,猜出来不为过。”

    “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孔家以前也是有修士的,只是最近百年才没有了?”孔风好奇问道。

    他也没有过多的惊讶,似乎早有所料。

    事实上不管从异界到来后的孔风还是之前的孔风,都未曾认真了解过自己所在的这个庞大家族。

    孔风国庆去关中一游后,发现了了古代三教修士存在的痕迹,便曾猜测过孔家或许不凡。

    但由于一直没有回家,所以也没能有机会深入了解一番。

    直到今日,刚回家便接触到了他以前从不知道的内情,倒也不吃惊,却有些好奇事情原委。

    “没错,孔家两千余年未曾断绝传承,但是近百年前断了。”

    “也不能说断了,事情很复杂,反正我们这现在没有修士了,也没有几个孔家人真的懂儒家经典了。”

    “毕竟如今时代不同,这些东西在几乎所有人眼中都是没用的,甚至有人觉得是封建糟粕。”

    “但是今日重新有了你成为修士,传承接续,可喜可贺!”

    “所以我才让你主持大祭,告慰先祖!”

    “明面上理由是庆祝你中了状元,这也确实值得庆祝。更深层次的理由便是庆祝你成为修士,你也是将来当之无愧的族长人选!”

    孔族长缓缓解释道。

    “那您可知道古代孔家以及其他儒家修士情况吗?还有现在有没有儒家修士存世?”

    孔风若有所思,随即不再纠结传承断绝之因由,转而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孔族长闻言无奈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

    “我知道的很少,自从末代衍圣公出走后,核心传承和隐秘信息也都被带走。”

    “现在都是靠着当时没走的老人口口相传下来的一点边边角角。”

    “古代之事,我只知道儒修一直有,甚至不少,但很少有达到较高境界者。”

    “尤其是我们孔家,历来都有修士,也只有修士能担任衍圣公,但是修为历来都很低,没出过什么杰出人物。”

    “其他的只能你自己从历史资料中去寻找佐证,或者跨海去寻。”

    “至于现在,反正我们这是早没了,孔孟都是一样。”

    “或许海那边会有,因为关键的资料和一些宝物以及文化传承都被带过去了。”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南孔,是曾经真正的由北方南迁过去的嫡脉。”

    “虽然后来又让嫡于北了,但或许有些传承存留也未可知。”

    “我知道了,多谢族长告知!另外,我建议族长从现在开始可以要求族内小孩儿恢复学习儒家经典,将来或许能成为修士。”孔风点点头道谢,随即又建议道。

    “此事我也有此想法,只是恐怕没什么人会响应,现在可不像以前,衍圣公说啥就啥,族长也就是个名头,搞祭典的时候组织干活的。”孔族长无奈道。

    “自愿便是,无需强求。”孔风点头道。

    “嗯,此事先不说,我跟你说说祭典的事情。”

    孔族长点了点头,继续说起了关于祭典之事。

    “自从祭孔大典恢复以来,礼乐歌舞等都与以往不一样了,你从小到大也看过不少场。”

    “当然,这都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古代祭孔大典时,主祭会与圣人发生沟通,但现代以来再无此情况。”

    “我不知道是仪式不合古礼的原因,还是因为主祭不是修士。”

    “这次你仍然按照现代仪式进行,看看能不能与圣人沟通,如若不行,下回再想办法恢复古礼。”

    “嗯,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祭词也会认真写,族长放心吧!”孔风点头保证道。

    “好,那我就放心了。”孔族长说完便走了。

    ……

    三日后上午,祭孔大典开始。

    这次不是一年一度的孔子诞辰公祭,而是家祭,规模较小,不过,该有的礼仪一样不少。

    一通鼓乐歌舞以及其他礼仪之后,轮到主祭人孔风宣读祭文。

    孔风先是焚香净手,恭敬三拜,随后动用修为念诵道:

    文以载道,先祖至圣。

    恩泽后世,子孙繁盛。

    大同可期,天下咸宁。

    惟今之治,仁德施政。

    万世师表,德被苍生。

    桃李天下,千载难衡。

    言传身教,博学笃行。

    不耻下问,思辨分明。

    诗书礼易,春秋五经。

    仁义礼智,无信不兴。

    虽经磨难,持之以恒。

    薪火不息,百代相承。

    小子不才,圣恩得蒙

    大难不死,再起文风。

    先祖教化,当为永铭。

    必承其志,布道万方。

    思齐先贤,学继往圣。

    勤勤恳恳,业业兢兢。

    如此盛世,极道以擎。

    万世太平,寰宇澄清。

    伏惟尚飨。

    此文甫一念毕,孔风身上隐隐有金光闪烁,体内文气大幅上涨,随即从文士境中期突破到了后期。

    没想到还有此意外收获,孔风当即兴奋不已,脑海中却在此时忽然响起一声长长的叹息和一句短短的话语。

    “唉……快些成长,时间不多……”

    这是怎样复杂难以形容的叹息声……

    悠远深邃又慈祥温和,仿佛还带着丝许焦虑和无奈,乃至疲惫。

    孔风听出了其中的复杂,不明所以,但他知道这显然是圣人老祖宗发出的大道之音。

    不过,虽然他不知道其中的深意,不知道为何时间不多,但是有一件事他明白,就是必须快速成长起来。

    无论是基于圣人的嘱咐还是将来可能到来的变局,他都必须如此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