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幸福临门 » 第42章 套情报

第42章 套情报

    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一向是企业重中之重的工作,夏云当然没有忘记这一点,只不过她采用的方式是从客户,也即家长及学员口中了解。

    有报读补习班需求的,多多少少总会货比三家多做了解,最后能在德鑫报名,自然是觉得德鑫的师资相对较好,或是授课方式比较能接受,要不然,就是对夏云们的印象不错。但凡能够成交,都是掏钱的人先接受销售人员,再接受销售人员手中的产品,报读培训班也不例外。所以,德鑫的学员和家长,都和夏云们关系不错。

    也不用特别去询问,只要在和家长学员们的沟通中稍稍引导就可以了,特别是有些女家长,你不问她,她还先提呢,语句格式一般这样:“我是了解了某个机构之后再决定来这里报名的,那个机构什么地方不好,但是什么地方比你们好。”主要显示一下上帝身份的虚荣心嘛。

    每当这时候,夏云们总会特别认真详细的提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家长们眼中的广成,课程时间短了些,学费贵了些,师资差了些(从宣传资料上看到的)。不过大多数家长都强调,广成规模比德鑫大,成立时间比德鑫长,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来你们德鑫报名哦,你看,我对你们多信任。

    每当这时候,夏云们都深切表示感谢,同时保证努力把培训班办好,让孩子们学有所成,考出好成绩。

    夏云心里明白,大家都是做高考英语培训这一块,没有差异化,迟早有进入白热化竞争的一天。

    洪敏更是忧心忡忡,天天唠叨:“怎么办?怎么办?”

    对洪敏性格中杞人忧天这一特点,夏云也无可奈何,只好适时安慰。好在洪敏尽管担忧,倒不影响他在课堂上精彩的发挥。

    德鑫的优势在哪儿呢?师资!

    其他培训机构的老师基本上是聘用,只有德鑫是老板亲自带队上课。自已的企业,自然要用心些,由此带动其他老师更热情的投入其中,这样的讲课效果,自然更易让学员们满意,产生的成绩,也让家长们满意。

    因此,也有一些来此报名的学员,并不是看小广告,而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来的。

    也不是没有在德鑫听课后再去广成报名的,人那是冲着广成规模大,可信度高去的。只不过上了几节课后,便觉得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想退款,广成可没这规定。

    报名前没有承诺,自然不可能兑现。每每在这时候,家长会说:“德鑫是可以退的呀。”

    广成的工作人员会冷笑着告诉家长:“你可以去德鑫上呀。”

    这么一来,话便说僵了,家长只好自认倒霉。

    在夏云通过家长收集广成资料的同时,谭伟也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了解德鑫。

    谭伟能想到的,还是利用手下的业务员们,在贴小广告的时候有意识的找德鑫的业务员了解情况,并把这一条当成死任务,如果完成不了,扣工资。

    已经打过一架,而且上过派出所,怎么还能从人家嘴里套出情报?广成的业务员们郁闷。

    谭伟不管这些,挥舞着双手强调:“我只要结果!”

    业务员们没办法,在胡同口遇到小王他们的时候,只好硬着头皮上去打招呼。

    事过境迁,小王们也不会死纠着不放。于是双方便嘻嘻哈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

    憋了一肚子气的业务员们一上来就问小王几个,德鑫的工资待遇怎么样,福利怎么样,发工资准不准时,老板有没有找机会克扣员工的工资等等有关自身利益的问题。

    夏云前生打了二十年工,怎么会不明白员工的心态?现在重生做老板,也是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仅工资奖金福利一分没少,甚至连面子尊严也给得足足的。

    小王几个对夏云一通夸奖,把广成的业务员们给馋得,只有怪自己有眼无珠的份。

    这也算情报,可以拿去向谭伟交差的。

    有这么好的老板?谭伟全然不信,疑心业务员们含沙射影嘲讽他,又板着脸把业务员们骂了一顿,搞得业务员们只有挠墙的份。

    包玉玲出院后,便赶紧的到处寻摸老师,正宗的大学讲师难找,中学老师可容易找多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退而求其次,招了几个中学高中英语老师凑数。

    想重新把培训班开起来,学员却少了一半不止,很多都退学了。好在教育局那边撤消先前对芳方的查封处理,又可以继续招生。

    以名校师资为宣传的培训机构,都有一个软肋,就是要聘如假包换的名校老师比较困难,不是名校老师不做兼职,是缺少一个可以让双方沟通合作的平台。那时候还没有人才市,也没有招聘网站,让一个名校讲师教授上职业中介去找兼职?开玩笑呢吧。因此,想兼职的老师找到兼职的培训机构困难,有需求的培训机构找到想兼职的名校老师难上加难。

    夏云创业之初,不得已从芳方撬人,以致引来高山举报,华轩校方找夏云谈话,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如果没有张北雁,现在的夏云早被华轩开除,成为千千万万北漂中的一员,那能一边坐在华轩的课堂里,一边享受着创业的乐趣呢。

    从发生高山事件之后,夏云和洪敏再不敢随便去跟华轩英语系的老师接触了。可是师资严重缺乏,洪敏几乎天天连轴转的上课,夏云、杨汉、程文建只要华轩北大那边没课,肯定在德鑫的讲台上。就这样,老师还是不够。

    夏云已经第N次和洪敏讨论这个问题了,这一次,夏云下定决心,要在除华轩以外的大学发传单招聘兼职讲师。

    洪敏对夏云的方案提了几个异议:“传单发到哪里?你怎么能保证这些大学的英语老师能看到?看到了又怎么会相信?如果大学校方知道了捅到教育局怎么办?”

    对这些问题,只有第一个夏云有个大致方向,其他的,只能靠运气了。

    洪敏还在纠结这个方案可不可行,夏云已经把小王几个叫过来,吩咐说:“你们到以下这些大学的教师宿舍发这份传单,每间房最少要发一份,有信箱的塞信箱里,没信箱的塞门缝。总之,要保证每间房都有一份。听明白了没有?”

    小王几个答应了,一人分配一个大学,揣着书包就上路了。

    他们走了半天,洪敏还在想,要是让校方知道了怎么办,不会动粗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吧?

    夏云已经习惯了洪大神这种神神叨叨的特点,也不理会。叫过贾翠翠,郑重交待,如果有人打电话来应聘,一定要像对待来电咨询的家长一样礼貌客气,特别要跟人约好见面的时间。夏云两边的课程表贾翠翠都知道。

    贾翠翠现在已经完全进入角色,当然明白招聘老师对德鑫来说有多重要,不敢怠慢,连连点头。

    是不是把传单发到北大,夏云也是费一番思量的。

    德鑫在X中学办公上课,地理位置刚好距离华轩北大半个小时的路程,如果能招到这两个大学的老师,一来名校师资的宣传名符其实,二来老师过来上课也比较近,但是夏云是华轩的学生,所以华轩只能忍痛排除,如果连北大也不考虑的话,那又怎么能叫名校师资呢。虽然说周边其他大学名气也大,不是稍远一些嘛,谁知道人家老师愿不愿意来呢。

    把北大考虑进去,夏云是特地跟洪敏和程文建提前打了招呼的。洪敏没说什么,人家愿不愿意来,当事人自然会衡量,不用他操心。程文建只有一个要求,在面试阶段,他避开。

    夏云跟贾翠翠交待,约北大的老师面试,要提前跟程老师报告一声,好让程老师有个转圜的余地。

    对夏云的细心,程文建很有好感。不止这一次,是很多次,夏云都能照顾到德鑫每个人的需求,总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为他们考虑,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为他们提供方便。这种出自内心的做法,无意中获得他们真心的爱戴和拥护,这也是德鑫最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