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幸福临门 » 第97章 形势一片大好

第97章 形势一片大好

    陆少轩亲自和住在单身宿舍的老师谈话,两位青年教师听说有一房一厅居住,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实话说,这排单身宿舍条件简陋,左边是教学楼,右边是操场,简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厨房厕所,大冬天半夜里零下十多度还得穿上棉袄跑去上公共厕所,生活不便。

    贾翠翠又带了两人去看新租的房子,房子就在X中学后面,步行不超过十分钟。她一早声明老板交待,这两套房子的房租由德鑫支付,不用两人花一毛钱。两套房子互为对门,新崭崭的,屋里窗明几净,有一个小厨房,套间里有厕所,从床上下来走不到十步就可以解决生理问题。

    这样的条件,和单身宿舍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两人都不带过脑子,马上答应,随即动手搬过来。

    房子很快腾出来,两间房子一间给新员工办公,一间纯粹做为会议室,这么一来,地方暂时够用了。

    员工们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收拾好了,夏云巡视了一圈,大大地表扬了员工们一通,这样的效率,确实应该表扬。也是以前办公的场地太拥挤了,现在多了两间房子,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还不赶着收拾。

    夏云在新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在新会议室开会,真的很爽,同样是搬椅子过去,每个人椅子周围都有空间,不用挤作一团了。

    通过改善办公条件,夏云又用事实阐述了一遍“成功没有尽头”的真谛,说:“我们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一时看来像是走进了死胡同,没有解决的办法,但只要换个角度,眼前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所以,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了问题,我们就成功了。”

    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在积极的行动和言语氛围中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了。从夏云提出这个口号,并把它作为企业文化,每天在早会上朗诵开始,员工们的心态在无意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很多以为很难的事,没费多大的劲就解决了。好像这句话有神秘的魔力一样。

    现在,员工们精神面貌与以前相比,可真是判若两人了。甚至有很多上午没有课的老师,也自动自发赶来参加早会。现在有了会议室,夏云特地吩咐洪敏每天在早会上安排老师讲十分钟英语。作为一个专业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也很重要。

    工作人员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用交费便能学到英语,无疑也是福利。

    把人招进来,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怎样收服员工的心,对老板是考验,也是权谋。夏云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丰厚的薪酬吸引人才,通过企业文化达到把人才同化的目的,把德鑫的目标分解了,变成员工的个人目标;把德鑫的工作,变成员工的工作。人总有一种倾向,对自己的事比较上心。这种方式在各种手段中是最难的,需要老板有魅力影响力才行得通。

    夏云用这种方式目前取得不错的效果。

    学员的人数节节攀升中。这些学员,有几十人是从广成转过来的。

    谭伟被判刑,广成倒闭,培训班上了一半的学员去广成闹事,叶明城真的应付不来。这事,很快惊动了报社的记者,不仅过去拍照,还登了半个版面做报道。

    听到谭伟判刑的消息,夏云估计广成开不下去了,有心接收广成的学员入学,只是双方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夏云还没下限到主动上门吃闭门羹的程度,洪敏一介书生,更没勇气去碰一鼻子灰。

    两人这么一犹豫,广成的事就见报了。报纸一登,影响就比较恶劣了,教育局的头头脑脑们也惊动了。

    夏云看了报纸,第一时间给报社打电话,愿意无偿接收广成的学员。

    记者很快过来了。

    夏云在办公室见到了报道这件事的记者姚恒。姚恒是某位家长的表弟,在日报社工作,听说了广成的事,对新闻敏感性非常高的他觉得这是一个题材,或许通过报道的方式能帮这些学员找到好的培训机构也不一定。

    果然,报纸刚登出来,德鑫的电话就到了,姚恒那个高兴劲啊,没法提。

    两人见面,夏云说:“德鑫想免费接收那些孩子过来入读,不知道能不能请姚先生在中间协调?”

    姚恒兴奋得直搓手,说:“如果那些孩子们能转到德鑫来就读,那真的是太好了。”

    一腔热血的姚恒屁颠屁颠地跑去跟叶明城一说,叶明城怫然不悦,学员让德鑫接收了,他失业了,得不偿失。

    姚恒摸不着头脑,这么好的事,怎么不同意呢?

    叶明城说:“姚记者,您如果是好心帮我们,我们欢迎,如果是来趁火打劫的,请您回去吧。”

    姚恒只好再三解释真的是来帮他的,无奈叶明城不为所动。这也是姚恒年轻,没有设身处地为叶明城考虑了。

    消息传回夏云那儿,夏云便猜到了问题的关键,说实话,她对叶明城毫无好感,绝对不可能把他收归麾下。既然无法协调,只好静观其变了。

    谭伟被抓进派出所,叶明城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从那以后,便四处找工作。可是不管到哪儿,都不可能有广成那样的职位等着他,他又不肯屈就,所以一拖再拖,工作一直没有着落。如果能借学员事件的机会进德鑫,自然可以讲条件,就算刚进去不能有像广成那样的地位,凭他的权谋机变,挤掉洪敏架空夏云也不是难事。夏云一个女孩子,绝不会像谭伟那么强势的。

    可惜姚恒不识趣。

    不过叶明城的如意算盘没打多久,区教育局的电话便到了。

    在夏云联系姚恒的第二天,区教育局的邱科长也联系了他。姚恒三言两语报告完毕,邱科长便出面做叶明城的思想工作了。必须尽快安排这些学生进补习班。谁都知道,成绩差强人意的学生才会上补习班,现在还一再耽误,那可怎么行。高考的学生伤不起啊。

    上头压下来,家长又一个劲闹,叶明城再也扛不住了。

    几十名学员顺利转到德鑫,姚恒又在日报上报道了半个版面,顺带着把德鑫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能在报纸上得到免费宣传,夏云自然得请姚恒吃个饭了。她特意选了一间环境优雅的西餐厅,年轻人嘛,喜欢西餐厅的环境。

    姚恒也有心和夏云结交,准时赴约。

    作陪的还有洪敏和杨汉。

    西餐厅地装修不仅显档次,而且有格调,当然价格也不菲。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话特别流畅,宾主尽欢。

    散席的时候,杨汉悄悄把一个红包塞给了姚恒。这是夏云预先放在他那里,让他给姚恒的。姚恒口头推辞了一下。

    杨汉说:“以后还得请姚先生多多关照呢。”

    姚恒便不再说什么了。九十年代的记者号称无冕之王,到那里没有这些礼节呀,德鑫只是顺应潮流而已。

    夏云朝服务员招手准备结帐,无意中瞥见了一个人,那人也同时瞧见了他。

    夏云碰了碰洪敏的手臂,呶了呶嘴,说:“你瞧瞧谁来了。”

    洪敏侧过头一看,不是高山是谁?像是刚进来的样子,不过一看到她们,撇下带路的服务员,径直朝她们这儿走过来。

    夏云和洪敏低声嘀咕:“他来干什么?”

    洪敏还来不及回答,高山已经走到他们面前,面笑皮不笑地说:“这么巧啊。”

    夏云站了起来,笑着说:“是啊,就这么巧。你这是刚来?”

    高山说:“约了几个朋友谈事情。听说你们最近做得风生水起呀,把广成整垮,又接收广成的学员,一箭双雕啊。确实有手段!”说着竖了竖大拇指。

    洪敏脸上微微变色。

    “我们是做了一件好事。德鑫承蒙朋友们厚爱,一直快速发展。现在有能力,回馈社会也是应该嘛。”夏云和杨汉倒是神色自若,杨汉是喜怒不形于色,夏云活了四十年,要对垃圾话没有抵抗力也太不像话了。

    高山打了两声“哈哈”。姚恒第一次报道广成的恶劣影响他倒是当笑话看来着,竞争对手兴灾乐祸很正常嘛。可第二次从报纸上看到德鑫接收了这些学员,不由他不懊恼。德鑫这是名利双收啊。现在大出风头,这学期上完,这些学员在德鑫报名读到参考高考是顺理成章的事。一不小心让德鑫抢了先,他很是不爽。

    现在芳方已经由高山说了算。对一个充满欲望又手段强硬的人来说,争权夺利是理所当然,一向讲究无为而治的包玉玲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几次三番交手,都以包玉玲完败告终。

    直到此时,包玉玲才悔不当初,痛定思痛却回天无力。员工们已经一边倒全听高山的了,她的命令全被当成空气,不管她如何摆出老板的身份,员工们都拿高山做挡箭牌,理直气壮不听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