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幸福临门 » 第137章 不影响感情

第137章 不影响感情

    蒋如事件暂时告一段落,夏云却通过这件事反省了好几天。这是第一位在试用期内被撤职的分校校长,也是第一位管理者。而她在任期内不合格,夏云却毫无察觉,而是通过员工战战兢兢递举报信才了解到事实真相,这里面,缺失了什么东西?如何保证管理者们不会再发生此类事件?员工们的心声需要通过什么渠道传递到夏云这里?

    九四年离互联网普及还差着几年呢,邮箱的应用更是无从谈起。设一个建议箱,让建议箱发挥应有的作用吗?这也只是针对总部的员工才有用吧?夏云想了想,把贾翠翠叫过来,吩咐她弄一个建议箱放一楼接待室,每个星期一上午开箱取信。特别交待了:“多多宣传建议箱的作用。”

    例会上,夏云也谈到新设立的建议箱,鼓励员工们:“对德鑫有任何想法和建议,或者某位管理人员有不妥行为,都可以投信到建议箱。我们有专人每个星期一上午开建议箱,保证信里的内容不会泄露。请大家放心。”

    员工们有些稀奇,也有人往箱里投一些无关痛痒的信。为了让建议箱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成为摆设,夏云特地在以后的例会读了其中几封提建议的信。这么一来,极大的鼓励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大家看老板对这事挺上心,便也踊跃参与。

    李东华听说总部弄个建议箱,作用挺好,跑来取经。夏云说他:“箱子虽然小,作用却大,你可得慎重处理,不能伤了员工一片心。”

    李东华点头:“那是。就算是骂我,我也虚心接受。”

    夏云笑:“这还差不多。”

    正说着,小郑打电话过来,说有一个博翰培训机构的人要见夏云。

    “博翰?”夏云说:“请他到接待室坐吧,我一会下去。”

    李东华说:“有客啊?那我回去了。”两人共事几年,相当熟了,也不讲客套,李东华拎起公文包回分校去了。

    博翰主业也是托福、雅思、GRE这些出国留学考试培训。今年夏天,趁着放假,夏云已以把雅思和GRE的授权拿到手了,现在这些业务正在招生之中。只是不知博翰的人找她,又有什么事呢。

    到接待室,一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站了起来,个头不高,估计没到一米七吧,偏瘦,但是眼光灼灼,很是精明强干的样子。一见到夏云,迎上来,笑着说:“夏校长真是年轻啊。”伸出手和夏云相握。

    办学几年,遇到的同行,大多主动伸出手和她相握。夏云估计这些人都没学过礼仪课,不懂得女士先伸手的规则。也难怪,九十年代么,有谁会学这些,就算要学,也没地方学去,没人教啊。

    交换了名片,夏云见对方名片上写着博翰英语培训机构校长卢向成,心说果然是博翰老板,也不好直接问人家找她什么事。

    卢向成开始注意德鑫,是去年德鑫举办大型公益讲座上报纸的时候。那时,因为有两人上台讲课,他搞不清楚谁才是老板。在他的观念里,费心巴力推上报纸,自然是老板为自个儿做宣传,没想到,经过一番了解,才知原来这家机构的老板是一个女的,还是一个小女孩。惊奇之余,只能感慨不可思议。

    后来德鑫不停跑马圈地,在京城同行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卢向成也就愈来愈觉得夏云神秘。不过好奇并不是登门拜访的理由。

    面对面,卢向成特地仔细打量了夏云足足有三十秒,见夏云举手投足成熟优雅,长相又出众,小小年纪把机构做得这么大,心想,这人不知有什么背景?

    夏云见他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微笑着说:“卢校长请喝茶。”

    卢向成收回打量的眼光,说:“夏校长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呀。我们是同行,开展的业务又差不多,我这次来呢,是有事和夏校长商量。”

    夏云微笑着问:“商量什么呢?”

    卢向成说:“我是直爽人,有话就直说了。我们的机构在丰增区,德鑫的总部在海鼎区。我想和夏校长达成协议,我方不在海鼎区设立分校,德鑫也是如此。不知夏校长意下如何?”

    夏云意外,他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业务不受影响,想搞地方保护主义了。略一沉吟,夏云说:“这么大的事,我不能自作主张,还得和合伙人商量一下。”

    “你还有合伙人?”卢向成吃了一惊,他本来怀疑夏云有后台背景,现在看来,果然不出所料了。

    夏云却没料到他想到了另一层面,坦然说:“是啊。我得和合伙人商量,得到合伙人同意才行。”

    卢向成告辞后,夏云把他的建议跟洪敏说了,洪敏立即反对:“这怎么可能!要我们放弃一个区,那得少开多少家分校?”

    夏云笑着说:“估计是我们的扩张让他感到受威胁了,所以才会想出这样的主意。我没有立即拒绝他,过段时间不了了之最好。要是他再问起来,就说我们商量了,不同意。在这段时间,该扩张我们还扩张呗。”

    洪敏一听便笑了,说:“也对。”

    夏云说:“这几年我们发展还算顺利,还没遇到阻力呢。不是有位高人说过一句话么,我们的企业离破产只有一百天。我们得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才对。”

    洪敏茫然:“离破产只有一百天?什么意思?”

    夏云一想,在这时候这句话还没出来呢,也不作解释,只是笑笑说:“总之保持危机感,不要盲目乐观就是了。”

    洪敏说:“我看在我们机构中,有很多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乐观思想,认为只要我们开分校,肯定能做成功的。他们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失败这样的词。”

    夏云说:“很正常啊。我们从成立到现在,还没有遭遇到大的挫折,挺顺的。人在顺境,总会不自觉得认为世上的事就这么容易,理所当然。”

    洪敏低着头想了一会,说:“我们是不是搞个忆苦思甜大会?”

    夏云笑:“形式主义就没必要了吧。再说,我们也没有什么苦可以忆啊。”想了想,又说:“还不如把危机意识列入我们的管理系统中。”

    夏云想搞一套新的管理系统出来,洪敏是知道的,为此他也尽可能抽时间配合。不过,有些东西总得慢慢摸索,并不能一下子就弄出来。

    在夏云的构思中,这套系统不仅适合在京城的分校,到外地开分校同样也适用。瞧瞧,她已经想在全国开起德鑫的分校了。洪敏夜里独思,常常庆幸九一年夏云邀请他加盟的时候,他接受了邀请。要是当初拒绝了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

    夏云倒从没这么想过。她有超前二十年的优势,清楚如果她不邀请洪敏,洪敏也会在九三年年底开办英语培训机构的,只是发展没这么顺,也没这么快罢了。

    至于把危机意识列入到管理系统中来,要怎么做,洪敏确实想不出来,这个,还是得靠夏云。

    夏云整个人陷在沙发里,手托下巴沉思呢,洪敏也不打扰她,拿了几件文件坐在夏云对面专心致志地看着。

    门却在这时被敲响了,杨汉随后推门进来。见两人都在,问:“你们在商量事啊?我等会再来。”说着转身就要走。

    夏云抬起头,说:“没有啊。你有事?”她的思想还处在思考状态。

    杨汉说:“嗯,我想搬办公室了。”

    “办公室?”夏云一听,马上不怔神了,坐直了身子问:“怎么说?”

    杨汉走到另一只沙发上坐下,说:“就是现在云汉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换一个办公室的时候了。你是股东之一,我这不是来知会你一声吗?”

    夏云反问:“只是知会我一声?”

    杨汉微笑不语。他这个人,做每一件事都专注认真。现在和夏云谈公事,完全是一个合伙人的身份和状态,绝对不会用男朋友的语气和夏云说话。如果夏云在这时撒撒娇,作作小女儿姿态,真不知他会如何反应。

    三人很熟悉,洪敏也不回避,听着他们两人说话,插嘴问杨汉:“你毕业后不参加分配吧?”

    杨汉说:“原则上不参加。我有很多同学打算出国,如果我不是做了云汉的话,大概也会这么考虑吧。”

    “出国?”夏云眼皮一跳,前生杨汉一毕业就考托福去了美国,零七年末才携海外风险投资资金回国,很快把一个企业从无到有做到全国知名,他本人也上了中央台的财经访谈节目。现在,快到毕业抉择的时候了,听他话里的意思,还是有出国的念头啊。

    杨汉说:“是啊。没有云汉当然考虑出国啦,现在不是有了云汉,走不开吗?”

    夏云气:“你只考虑云汉,我呢?不在你考虑范围之内?”

    杨汉一脸无辜:“你不已经出过几次国了吗?我去美国对我们的感情没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