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一章 从俩糊涂开始说起

第一章 从俩糊涂开始说起

    春闱发榜后的几个月里,京城一片热闹喜庆,金榜题名者家中几乎被拜贺的人踏断门槛,在这一条富饶繁华川流不息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似乎都不曾注意到街角边的一个卦摊,摆卦的先生名叫李浩胜,与当下京城炙手可热的成国公李浩瀚一族同姓,但是成国公宗族家谱往鼻太爷上十余代都寻不到有关此人的任何蛛丝马迹,所以成国公李氏在京族亲都没人认识他,但李浩胜却把成国公李氏的事打听的颇为详细。

    浩胜先生的卦摊鲜有人问津,倒不是人们无知,不识浩胜先生大才,确实是浩胜先生没什么本事,算命也不准。

    李浩胜父亲在世时是个账房,家境也算过得去,加之李浩胜年少时长得十分清秀,父母就想让他从科举入仕,但李浩胜似乎没有科考天赋,屡试不第,如今年近不惑,却还未过府试,连个童生都算不上,这中间也曾数度转行,但是学手艺没恒心坚持,做生意抹不开脸面,干体力活又吃不了苦,当个轿夫没两三天就撑不住,书画方面真比起下功夫的读书人,实在叫人看不上眼,好在认识字,就把家里易经占卜之类的书粗粗过了一遍,到街边摆个卦摊,给人算起命来。

    李浩胜心里始终放不下科考之事,所以干什么也不曾真正用过心,人活半生一事无成,父母在世时为他娶了一房妻子龚氏,生有两个女儿,但是李浩胜靠卜卦养活自己都难,纯粹图个不让人说他无所事事的名头,天天坐在那儿也舒坦,家里的生计,包括两个快要及笄的女儿的婚嫁打算,全靠妻子龚氏和女儿一起做针线活维持,住的还是李浩胜父亲当初留下的三间旧屋子。

    这日天上云层积聚,眼看就要下雨,李浩胜便准备收摊回去,行至一座简便的茶楼前,倾盆大雨就下来了,无奈李浩胜只得转入茶楼,准备暂行避雨。正收拾时突然见到一人,正是董隆,此人是位清客,常年混迹于京城一些小权贵府邸,二人原是旧识,今日碰巧遇到,便立即上前相互寒暄招呼,随便叫了一壶茶,二人攀谈起来。

    李浩胜向董隆打听最近京中权贵官员府里的新闻,董隆一向知道李浩胜热切成国公府的家事,便笑着对李浩胜说:“时下京中最热的新闻,便是先生你贵同族兄弟家里出的大喜事,春闱放榜,成国公府的二公子高中榜眼,国公爷三弟家的大公子也中了二甲头几名,此番春闱殿试,成国公一族是得了两个大大的好彩头呀!”说罢连连赞叹起来。

    把成国公说的与自己这般亲近,这话李浩胜自然爱听,成国公家族名声大,当初李浩胜的父亲仿照成国公家族的排辈取字来为儿子取名,也是想听起来似与成国公府同宗一般,都说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李浩胜受其父影响,也比较爱打听闲话,所以对成国公府的情况颇为了解,这厢便知无不言的与董隆说起来。

    话说这已故老成国公共有子三人,长子李浩瀚,次子李浩然,三子李浩荡,皆是原配嫡妻所出,成国公府乃开国辅运的大功臣,以武定国,以文安邦,几代下来,旁支不说,历代长支都要求男子自幼学文习武,各个都要文武双全,老成国公夫妻教子有方,三子出身公府,皆杏黄两榜题名后入仕为官,均为朝廷栋梁,曾传成一段佳话。

    长房长子李浩瀚承袭国公爵位,最是文韬武略,时年刚至不惑,官至从二品北直隶巡抚,深得皇帝信重,李浩瀚发妻陈氏乃英国公嫡女,父兄皆在朝为官,陈氏之母袁氏出生于江南豪门望族,当初嫁与还是世孙的英国公时,也是名门强强联手,袁氏为英国公生育四子一女,这个女儿便是陈氏,所以陈氏自幼最得父母宠爱,当初嫁与年少的成国公时,带足百万嫁妆,十里红妆,名动天下。

    陈氏入门先后生下三子一女,长子长春于三年前殿试中了进士,在有爵之家与科举文官界限分明的朝廷,一次考中加之出身显赫,实在人中龙凤,金榜题名之时姻缘也随之而来,娶的是皇族中颇有威望的显王之嫡女——敦睦郡主朱氏。长春出身显赫,科举入仕,加之世子之名,又兼娶了皇亲,所以入仕初便在都察院授了官职,后来敦睦郡主头胎又生下了儿子恩奕,长春小家可谓圆满之至。

    次子长青比哥哥小三岁,一样聪颖睿智,玉树临风,这一年春闱高中榜眼,众人皆知状元出身平平,所以传胪大典三甲金花白马游城夸耀时,风头最盛的反而是这个出身国公府的榜眼,眼下春风如愿,前程似锦。

    三子长友十六岁,小名又叫三友,最是机智无双,小小年纪就中了廪生,日下正在家塾苦读,准备日后像哥哥们一样搏个功名再入仕。

    陈氏三十多岁的年纪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雅俗,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国公夫妇中年得女,爱的不得了,本想取个最好的名字,因家族中男女分开排行,这一代大姐是二房浩然的长女雅颂,名字由来于诗经风雅颂,后面的妹妹就从一雅字,浩瀚夫妻给女儿取名想了两年都没想好叫什么,原就想要取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所以到最后就叫雅俗了,也是讨了老人话,贱名好养活,可保孩子一生平安长寿,小女儿现在长得是粉雕玉琢,又聪明又可爱,成国公夫妻俩视若掌上明珠。

    二房次子李浩然年少时美名京城,如今三十好几快近四十的年纪,京城第一美男子的名号也始终无人可取代,现下官至正三品通政司通政使,春秋正盛,来日也是不可限量。

    浩然娶的是勤敬侯嫡女贾氏,夫妻二人生有一子三女,长子长久,聪颖极致,去年秋闱中举,春闱落第,这般也是长久自视天赋异禀,科考前学习不够虚心所致。

    次女雅颂也是男女分开排行的女孩儿中的大姐,气度雍容,大方华贵,熟读诗书,女红治家样样擅长,堪为同族女儿的榜样。

    三女雅贤成长于薛姨娘进门受宠,父母感情生嫌隙之时,雅贤容貌艳绝一世,举止高贵大方,明艳不可方物,唯有性格比较孤僻。

    二爷浩然最小的女儿雅慕是贾氏与夫君再度和好时生下的,贾氏虽比大嫂小了几岁,但生小女儿时也是三十出头了,生产之前吃了不少苦,所以对小女儿也是宠的比前几个多了许多,雅慕现在两岁,是家中同辈里最小的孩子。

    浩然的妾室薛氏是富商之女,浩然也是兄弟三人中唯一纳了妾的,薛氏为浩然生下两子一女,儿子长生在家中序齿老四,长远在家中序齿老六,女儿雅清在家里序齿老五,在叔伯家五个女孩中排行第三。薛氏一直十分得二爷宠爱,过的尊贵体面,所以多年来都受主母贾氏排斥,薛氏也些许程度上导致了二爷与发妻的爱淡情疏。

    三房李浩荡三十几岁的年纪已是正四品顺天府府丞,妻子秦氏官宦之女,温柔贤惠,颇善打理家业,三爷浩荡仕途顺遂,多得力于媳妇秦氏这位贤内助。

    秦氏教子有方,与三爷共有两子,长子长平此次春闱虽不如大房二哥考的那么拔尖,也中了二甲第五名的进士,仕途大好,家门光耀,次子长安与大房的三友同庚,一样早都中了秀才,现在与三友兄弟俩一起在国公府家塾读书,时时比着高下。

    秦氏心地善良,与三爷夫妻恩爱,阖家同心,当初老国公夫妇在世时十分赏识这个小儿媳妇,从不因其出身稍低而轻看,秦氏也不负期望,把自家打点的完善齐整,圆满富足,上官总夸三爷是个有福之人,当官富贵中还能这么清闲,都亏了娶到秦氏这个好媳妇。

    李浩胜把自己打听到的关于成国公府的事都详细的说给董隆听,董隆听的认真,不过听到最后反而有些失望。混迹于权贵间的董隆,也曾想过投身于成国公府,但是成国公府历来掌家主事之人都十分务实,看重家族前途地位,家风严谨,教子习文武,重功名仕途,不叫子孙生出不良的闲心癖好。据说国公府置产办业十分周全用心,买古董字画之事尚可,但养清客相公这种打磨时间的无用花头是分文不出,至于赌场青楼,别说花钱,就是不花钱去了给知道了,回来定是好一顿家法伺候,非得打到再也不敢去为止,所以这样的成国公府一直以来董隆是连门都摸不进的,但这段日子成国公府是真红,多少家中有女的名门权爵都纷纷相中成国公府的二郎,直言文武双全的二郎前途不可限量,门户堪配的大都托人说媒,董隆也想多打听些关于成国公府的事,这以后要是和谁说起来自己也有话,另外也着实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能让自己到成国公府混个客位,毕竟这成国公府几代人勤俭经营,又无不该花销,实在算得上京城数一数二的巨富,哪怕是府里的下人出了门也是非同寻常的体面。

    李浩胜不在乎董隆的真正心思,只是许久没人听他说话,今日难得有听众,所以说起来就没完。

    董隆倒是不介意李浩胜啰嗦,只是李浩胜后来讲到其两个女儿时,说她们也从雅字,分别叫雅梅和雅兰,董隆立刻心中奚落:“你跟那成国公府上五百代都不沾亲,光名字叫的像,还当别人真就信你两是兄弟呀!”

    李浩胜不过慈父心肠,自己无能,多少想为女儿打听着好人家,觉得董隆该有些人脉,可董隆不耐烦,李浩胜用处就这么大,看着雨停就立刻借故说要走,李浩胜也不好勉强,也就自己收拾东西离开了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