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五十六章 图穷匕见浩婉谈心

第五十六章 图穷匕见浩婉谈心

    郭氏最后成了这么多恶劣案件的主谋,虽然德寿侯府还没有休妻,但也没人管她死活了,府尹大人当然听得出黄大官人句句拿老婆当挡箭牌,说的话全是黄柏强这个老家伙教的,但是也不便戳穿,既然德寿侯府答应将债务分文不少的还清,民怨便可平息,事实上德寿侯府也确实这么做了,如此就不用传郭氏上堂对质了,反正郭氏也不冤,最后德寿侯府还挽回了不少声誉,暂时免于废爵。

    如今聚众斗殴的案子也结了,该抵命的抵命,该流放的流放,债主们钱也拿到了,事情都有了交代,府尹大人就等着刑部过来提人,好准备移交郭氏,可最近刑部因琐事杂多,耽搁了几天。

    话说黄侯爷经此一役,突然看明白这些年家中对外的所作所为,加之近日打听到的事,也觉得家门爵位在自己死后便无望,看着毫无出息的儿孙,突然就病势加重,床都不能下了。

    黄大官倒是不关心爹如何,横竖自己现在没事了,得知老婆再也出不来,黄大官便想再娶一房。因那日在公堂上说了要与郭氏恩断义绝的话,黄大官人觉得自己完全是众人眼里的大好人,于是黄大官就不想要郭氏了,毕竟郭氏老了,黄大官想娶个年轻的,可是又不愿意郭氏占着正妻的名分,就希望顺天府或刑部尽快把郭氏给解决了,可顺天府那里这些日子都不见动静,自家又不能催,于是黄大官就决定恶心郭氏一把,毕竟以前经常被郭氏恶心,动不动就被郭氏骂长得丑。

    黄大官着仆人给郭氏送了顿好饭好菜,但是别忘了带几句话给郭氏。

    衙役们再三检查,饭菜什么都没事,虽说这几日郭氏吃的也不差,但好歹是家人一份心意,于是就让进去了。郭氏见到家仆欣喜若狂,以为自己有救了,见到大官人送的饭菜胃口也好许多,就赶紧吃,但是家仆随后把大官人吩咐的几句话说给了郭夫人,然后就默默走了。衙役们看侯府下人出去时,郭氏还好好的低头吃着饭,等晚会子准备给郭氏送洗脸水的时候,发现郭氏已经用腰带悬门自尽了,衙役们吓的,赶紧跑去府尹家里报告府尹大人,府尹大人连夜赶过来看,也救不活呀!

    事已至此,府尹只得命人收殓送给德寿侯府。听回来的人禀报说,黄侯爷大仁大义,虽然床都下不了,一闻消息也立刻着人出来传话,表示要把郭氏安葬入祖坟,毕竟她有一双儿女,给黄家留了香火。郭氏的儿女也都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唯独黄大官一脸的轻松无所谓。

    浩荡三爷一开始怎么也想不明白郭氏为何突然自尽了,到底是怎样的几句话叫郭氏说上吊就上吊,等事情结案后,不少知道的人也都在猜,觉得那必是极其攻心的话。

    浩荡一日遇到二哥浩然,便随口说及此事。浩然这之前还没听说此事,这日乍闻弟弟谈及,就面色含笑不紧不慢不咸不淡的接口道:“想叫郭氏死还不容易么,郭氏此人嗜财如命,吝啬非常,这些年坑骗聚敛的钱财,又舍不得花出去,定是都积攒下来,视为命根子一般,怕是那日德寿侯府,把郭氏的不义体己,全都拿出来偿还债主,侯府家仆送饭时,又不小心将实情告知,郭氏知道后,就一下子想不开呀!”

    浩荡一听,立刻前后全都明白了,分毫不差,再怎么板着脸,也总是能被嘴皮子功夫了得的二哥给逗笑。

    几日后黄侯爷病死了,侯府主心骨一去,德寿侯府大厦将倾,都等不到黄侯爷出殡,废爵旨意就下来了,原本还等着承袭爵位再娶个年轻老婆的黄大官,顿时一无所有。

    废爵旨意一下,许多人去了德寿侯府门前看热闹,侯府匾额被摘除,府邸也由官家来人收回,侯爷儿孙成了庶人,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包裹,穿着粗布衣,站在侯府门外,亲眼看着官府的人把自家的大门锁上后,贴了封条。

    好在是黄侯爷之前把一堆要债的摆平了,此时也保住了儿孙不被入狱判刑,可幸免于难,之前受侯爷跪拜的要债的人们,不少人后来都觉得侯爷是个大好人,今日路过,见此情形,本还有几分同情,但是看见黄大官父子和黄姑娘后,转念一想,这是报应,好歹侯爷不都得了善终么。

    黄大官人父子本就无一技之长,又经历这么多的变故,这一家三口就算再笨,多少也见识了人情冷暖,不管如何,得先找个落脚之地,作安身打算。可是如今伤愈后又失去一切的黄文欣,此时就连每一个毛孔都恨毒了雅俗,立誓要找雅俗报仇,千万倍奉还,这种深恨纠缠在黄文欣的心头,萦绕她余生到死,但她此生往后都没能再见到雅俗第二回了。

    之前有人怂恿债主们齐聚顺天府闹事,以民意之名逼着府尹大人出面强闯侯府抓人,不久后被府尹大人查出了幕后主使者,不想竟然是昌邑侯府所为,不过查到也不能如何,只是心里有数而已。

    盛夏的一天,浩瀚得空去了一趟崇庆侯府拜访萧侯爷,和萧侯爷说兆辉实在是太顽皮了,最近隔三差五的到自家府上找三友,翻墙上树无所不会,还掏了一窝鸟蛋送给雅俗,雅俗上不了树,就四处找鸡窝孵蛋,言语里满是诙谐调侃,并无责备。

    萧侯爷见国公送的礼十分丰厚,但不过分,很合彼此家门第的规矩,没把自己之前送的按量都还回来,就知道国公爷的意思是可以交往下去,但是孩子得守住礼,所以万分高兴,当即吩咐设宴,好好款待国公爷。侯爷与国公爷热情叙话甚久,显得极是知底亲厚。

    萧兆辉还是天天和三友好,但是也没在乱打要和雅俗偷偷见面说话的小主意,因为兆辉觉得雅俗的父亲很喜欢自己,这大大补偿了之前被雅俗叔叔训斥的不安,只要让雅俗家人觉得自己规矩守礼,以后就可以和雅俗永远在一起了,不过雅俗每日的生活琐事,兆辉天天都要问三友,三友依旧仗义,知道就说,不知道也看着编,但是这样的心理对萧兆辉来说,也按耐不住几天。

    天气暑热,浩然一连许久都心情不好,胃口也不怎么样,也不像之前那样会闹会笑,见着雅俗和雅慕都不怎么笑,俩孩子就天天问贾夫人,二叔是怎么搞的。贾夫人本还以为是天热导致的,可都慢慢入七月了,浩然还是这样,贾夫人就有点慌了,赵太医隔三差五的来诊平安脉,都说没事,只嘱咐快入秋了,要注意进补等等。

    贾夫人想不通浩然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因为信了佛,就又到庙里撒银子,捐大米,还趁二爷休沐时,请了一帮“高僧”来家里念经“祈福”一日。高僧们看在贾夫人一直以来都大力支持庙里的功德事业,也就破例答应出山了。二爷本想好好休息一下,突然被一群“秃驴”给吵的,顿时就火了,这边找个理由支开妻子,那边就命令家丁把和尚全部赶走,以后都不准来自己家了。

    贾夫人回来一看,高僧都走了,夫君在屋里蒙头大睡,也就猜到了经过,所以什么不问,只吩咐铜雀说:“你去告诉厨房,晚上用鸡汤下点银丝面,鸡汤里的油要去尽了,另外素菜再备两道开胃的凉菜,现在就去把清肺鲍鱼汤炖上。”铜雀答应着去了。

    夫妻吃晚饭,贾夫人好一番准备,满桌纯金器皿,菜盘或高足,或浅长,或圆深,皆葵口錾花工艺,三荤两素一汤,道道味美精致,桌旁立一架铜鎏金圆座六枝灯,灯干周圈点六根红烛,旁边案上添一架紫檀木吊百宝嵌瓜瓞绵绵大吉葫芦挂屏,在烛光的照映下显得宝光熠熠。

    浩然心情似乎愉悦不少,今日把妻子的一番好心当成驴肝肺给赶走了,浩然想要补偿妻子,所以态度就好了很多,晚上的鲍鱼汤因为做的太好吃了,还吃了两碗。贾夫人觉得就这样佛祖都还显灵了,佛祖真是太好了,夫妻二人就慢慢聊起了往事。

    很久很久以前,贾夫人为了博得夫君的喜爱,还学过薛姨娘装柔弱,但是功力比不过薛姨娘,也就没薛姨娘得宠,贾夫人当时是这么认为的。后来夫妻和好后,贾夫人和夫君交心谈过才知道,浩然一点都不喜欢柔弱的女子,装柔弱就更反感。浩然还反过来抱怨,搞不懂自己一妻一妾干嘛都喜欢装柔弱,薛姨娘装的多少还像点,婉言这么个英姿飒爽的可爱女子,一装柔弱都不知道有多假,浩然看的受不了了,二选一,只能选个演技好的。后来贾夫人问夫君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浩然就说:“做你最真实的自己就好了。”贾夫人一听,觉得这是叫自己为所欲为呀,因此受到启发,于是天天翻着花样宠相公。搞得浩然后来简直就一日都离不开妻子了,觉得婉言真是个太特别,太可爱的女子。

    勤敬侯爷当年把唯一的爱女婉言嫁给了身为探花郎的浩然,还觉得自己把成国公最好的儿子给选走了,起初喜欢浩然喜欢的比自己哪个儿子都深,可这小子后来非得闹着要纳个妾,气的勤敬侯爷跑来找老成国公大吵一场,吵的面红脖子粗。老成国公是只敢听着,不敢还嘴,后来浩然一见到岳父大人就躲。好在这小子也算有出息,加上后来女儿女婿又和好了,外孙和外孙女如今也都美满幸福,勤敬侯爷也就不计较当年的事了,看着女婿能干,如今还是尚书大人,也就觉得自己还是挑走了李兄最好的儿子,不管怎么说,这是最俊的一个,还有,女儿喜欢就好。

    浩然每次想起当年纳妾后不久,老丈人把自己揪去校场,骑马提大刀撵着自己跑了一整日,跑不动就打,连口水都不给喝,最后还是被抬回家的,一直就后怕的很,所以后来见到老丈人,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毕恭毕敬的,可没有大哥、三弟那般和岳父大人亲,不过自打和婉言和好以后,老丈人突然又对自己无比关怀体贴,比爹还亲,和妻子新婚恩爱的那会儿,老丈人也没如今这么好,起先还不太适应,后面也就习以为常了。

    如今勤敬侯爷在登州养老,可还是每日大刀不离手,威武又健康,就连那年大战瓦剌,勤敬侯爷还是老当益壮,带儿子一起上阵奋勇杀敌,侯爷儿孙几代都深受君王器重。贾夫人有这般得力的母家,腰板铁硬,年轻时可没少欺负浩然二老爷。

    夫妻俩人说着说着都忍不住开怀大笑,二老爷的心情不佳顿时治愈。

    转眼到了七夕节,雅慕之前不会做针线,但是为了七夕女儿节,特意学了两个月绣活,在绢帕上绣了几只喜鹊和两朵祥云,好歹也是一件完整的绣品了。

    雅俗则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一年的功夫,在青缎上绣了一副牛郎织女会鹊桥,绣品是从去年七夕过后就开始绣的,今年七夕节前几日还赶了工才完成的,这是雅俗到目前为止,最上心的一副刺绣作品,篇幅只有两尺见方,但针工精细,色泽明艳,仙桥彩云还费了不少金银丝线,看着很是精美,当然,多亏了女红师傅的全程和全力指点。

    雅俗把绣品拿到二叔家,和雅慕一起看,雅慕看着姐姐精美的作品,有点惭愧,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绣的喜鹊拿出来,只是一直认真看着牛郎织女鹊桥绣。雅俗见雅慕这么喜欢,于是就把牛郎织女鹊桥绣送给了雅慕,雅慕感动不已。

    为了答谢姐姐,雅慕把前不久自己新得的一盒泥金徽墨,转赠给了雅俗。泥金徽墨香味浓郁,丰肌腻理,乃是徽墨极品,这样用得上的礼物,雅俗也很是喜欢。

    小姐妹俩被各自的丫鬟江南和飞花从后面推着,荡了一会儿秋千。贾夫人又命人送了一大盘吐鲁番葡萄过来,让俩孩子吃。小姐妹俩下了秋千架,吃了一会子葡萄,想着盆里的鸳鸯水应该晒起皮了,于是雅俗、雅慕就一起去梧桐树荫下投针验巧。因为都是第一次乞巧,也没经验,投了半天,俩都“不巧”,雅慕养的狗狗小阿花还在一旁摇着尾巴充满期待的看着两位小主人,雅俗雅慕觉得郁闷,后来想想,觉得应该是这个验巧的办法不灵。

    雅俗晚上回家后,浩瀚和陈夫人就问小宝贝女儿:“今日投针验巧‘巧不巧’?”雅俗一听,就一本正经的说:“不巧,还真是不巧。”语气说的,和老教书先生一样。浩瀚和陈夫人都被逗乐了,笑的前仰后合。

    浩然晚上回家见到爱女,也问今日投针验巧“巧不巧”?雅慕本对母亲说过,又对父亲郁闷感慨:“不巧哦,竟然不巧!”话说的意味深长。浩然一听,给笑的肚子疼。

    既然不巧,后面就要想办法巧了,未知雅俗和雅慕接下来有怎样的善缘,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