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八十八章 学期末游玩保国府

第八十八章 学期末游玩保国府

    闺女们是在保国公府的东南大角院里学蜀绣,所以钟灵毓秀里的女孩子家里都前后给高太君她老人家送了些敬意,毕竟孩子们承蒙她老人家照顾,才能安稳的学习蜀绣,家人也才放的下心,些许薄礼,老太君再三拒收都不行。

    来而不往非礼也,高太君也命人送了几回好吃的给钟灵毓秀里的女孩子们,是日雪后初晴,高太君把一群女孩子都叫来国公府里参观园子,毕竟女孩子们来钟灵毓秀里学习蜀绣快上半年了,这保国公府里面还看都没看过,再过不了几日全都要回家歇着等过年了。

    因为是一群小女孩过来,高太君的儿子儿媳们也不用出来应酬,何况内外院有别,但这么好的籍口,极品四老爷岂肯放过。高傲三老爷忙公务不在家,高仰二老爷闭门作诗不得闲,高升大老爷走不了三步路就要坐大轿椅,懒的方圆十里无双,压根儿不管事。高耸四老爷得知母亲要招待小客人,简直大喜过望,虽说前些日被竹板子抽的伤还没好全,但不妨碍四老爷尽情豪赌一场,怀里揣些银子,高耸立刻找了家花样齐全的赌场,一头扎进去。

    钟灵毓秀里的女孩子们突然被邀请去保国公府逛一逛,都很开心,馆主和师傅们也被邀请去国公府吃茶。

    如今冬月下旬已至,京城地处黄河以北,天气寒冷干燥,虽说雪后放晴,也是折胶堕指,好在傲雪银霜,玉树琼枝,如此大美天地,盛世风华,也是一片难得的美景。

    一群女孩子一起到了保国公府的正堂,见到高太君后,整齐的敛祍拜礼。老太君满面笑容的叫孩子们不要多礼。保国公府正堂烧着火热的地龙,屋中央立着一个大势至菩萨紫铜暖炉,炉里燃着银骨炭,烘的堂内温暖如春。

    这样集体的场合,雅俗和雅慕多是站在前面靠边一点的位置,领头中间的地方多是仙瑶和舟儿,因仙瑶和舟儿齿序大一点。

    高太君眼里看过一群孩子,本是自然要先瞧阮仙瑶的位置,但最先抢入眼帘的还是旁边的雅俗,孩子肤白明亮胜雪,双目深邃似海,都不似凡间之人。高太君出身高门亦嫁入高门,幼时见过她那个时代年长的名人美人,一生去过宫廷,走过王邸,入过公府,游过侯门,达官贵人更是看遍百年的岁月风华,此刻亦不惊心中感叹,这孩子美的百年难遇,她应该就是雅俗了。

    高太君心中虽无限感慨青春年华宝贵,但表现的很自然,并无吃惊反应,瞧见雅慕时也猜到这就是李浩然的女儿,浩然美名京城,高太君见过多回,雅慕长得很像她的父亲,容颜只仅次于雅俗,至于舟儿和娇儿是一个清秀翩然,一个明艳妩媚,俩女孩子都美的不留余地,芍贞美的如云似雾一般清丽风流,皙妍也是白胖可爱,阮侍郎的女儿阮仙瑶也娇颜玉色……

    高太君依据之前毕馆主说的,能基本猜出来这些孩子的名字,眼睛看过一遍后,老太君眸子里透出深深的欣赏,面容也恬静中流露微微喜悦。

    众小千金也不忘好好看看高太君,高太君虽年过七旬,但是眉目秀丽端庄,即便岁月痕迹难掩,也不难看出她年轻时定是一位极美貌的女子。

    老人孩子互相看了会儿,老太君先给出反应,招呼孩子们坐下来用些茶果,回头带大家到院子里赏梅花,小千金们听话的答应着。

    虽然保国公府在国公勋爵里头别具一格,实不比成、定、英、硕、固、五大国公府显赫,比起侯爵首位的崇庆也是差了很多,当然,以崇庆侯府之势,若放在国公爵位里头都稳居前几。不过这保国公府世袭勋爵数代家底积累,高太君又多年细心经营府里产业,富贵豪奢却不假,国公府当下有名目的进项颇多,府里日常花用也极精细讲究。

    三代富贵,方知饮食,似高太君这般富贵高寿还身体康健的老人,谈起对美食的鉴赏,直如宝藏一般,仆妇端上来给小千金们吃的点心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味道,且是些中青两代多年未见的老手艺,不想在高太君这里还这般常见。

    众人坐下来才喝了口热茶,老太君对着仙瑶开口说:“仙瑶,你在这里算是大姐姐,平日都带大家一起玩么?”仙瑶被叫出名字,有些惊讶,一时没反应过来说什么好。众小姑娘也疑惑老太君和仙瑶是不是早就认识,天娇见状就问:“高奶奶,您和仙瑶早就认识吗?”高太君一听就笑了,然后说:“娇儿,我俩早就认识么?”天娇惊喜问道:“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您认识我?”高太君道:“是呀,我认识你,你们每一个我都认识,但是你们都不认识我吧!”众小姑娘十分惊喜,纷纷笑着道:“认识认识,现在都认识了。”屋内气氛瞬间生动了起来。

    因高太君能唤准每个女孩的名字,所以老少开口没多久,就活络的像是一大家子一样。

    如今天气寒冷,高太君顾及一群孩子小,所以备的点心都是刚出锅的。老人和女孩子们喝茶谈心没多久,仆妇就去大厨房,从蒸笼里取出蟹酿橙,每个用一白瓷葵口碟盛放,配上小银勺,端出来给每位小千金都分置好。小姑娘们都喜欢蟹酿橙这道宋代美食,就自然的拿起来吃,众小姑娘边吃着美食边陪着老太君闲聊。这里的女孩个个金尊玉贵,也只有保国公府这个凤凰窝才能使这些女孩子有机会聚在一起,和高太君这样多福高寿的老人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

    高太君的四个儿子里虽只有三儿子在权场上混,二儿子也算得上一位国丈。贵妃是娘胎里带出来的身体不好,没有皇嗣,但是很得宠,何况高太君夫君的胞妹就为先帝生过皇子公主,太妃已经病去了,但是龙裔有封有嫁。高太君如今头疼的就是大儿子保国公高升和四儿子高耸两个,两位大老爷都活成了贵圈里的笑话,即便是在座的闺阁中的小姑娘也久闻大名,保国公高升实在是太懒,据说不久前的重阳宴当日,建极殿内得知李尚书杀死梁副都御史的人几乎都跟皇上一起去了小偏侧殿,贾夫人被拦在建极殿不让出来,可当时殿内还算醒目的位置却有另外两个人没走,就是保国公夫妇,夫妻俩正在专心致志吃好吃的,皇上请客美食多,俩人吃的极过瘾,保国公夫妇见贾夫人急得都要拿头撞墙,恨不得破墙而出,也看不过,就好心开口,劝贾夫人坐下来吃点,真是一番好心。

    贾夫人当时心系夫君,压根无心理会,等到孟大人仗义相救,事情过了,贾夫人事后想想才回过味儿来,这保国公夫妇真是极品,懒的死活都舍不得离开座位,只顾着吃,末了还真不好说他们夫妻坏,就算时过境迁想起当日情景,心里堵得慌,想找人诉说,都不知怎么个说法。

    高耸老爷更是人间绝类,据说年轻时玩牌,一个月三十天能玩二十天以上通宵,现在岁数大了才好点,人们提起他来,除了说佩服,其他的话都说不出口。

    高太君带着小千金们吃了会儿点心,然后离开正堂,一起去了国公府花园赏花,不过毕馆主和师傅们一直都留在屋里享用茶点。

    大明祖制,王爷成年后都会去藩地就藩,不在京中,藩地土地不如京城土地稀少且珍贵,所以藩王王府占地颇大,不过权爵留在京中建府封府的不在少数。

    通常京城国公府占地在七八十亩,侯府在六七十亩,伯爵府为五六十亩,一亩六十平方丈,铁实的四合大府宅。因勋爵后代几十年经营下来,府邸通常会扩建些,一般稍多于刚建时数亩,另有些是建府时朝廷赏的就大,比如成国公府,建府至今未曾扩建,京中府邸面积足有一百二十亩,金陵祖籍的府邸更达两百亩之大,地段极好。定国公府相比成国公府铢两悉称,英、硕、固等鼎盛的国公府在京府邸面积皆在九十亩左右,祖籍府邸也都整理的甚好,尤其富贵的兴国公府,京中和祖籍的府邸面积都在百亩出头。再说侯爵里的,京中崇庆侯府占地八十余亩,成都祖籍府邸更在一百六十亩朝上,萧侯爷另外还有一座都督府。位列侯爵第四的勤敬侯府和第二的镇北侯府一样,京中都不过一座普通府邸,但祖籍府邸占地却近一百五十亩之大。广平侯家族在京畿周围耕耘,京中府邸占地九十多亩,祖籍府邸却因年久失修,一直落锁。饶阳侯在京和祖籍的府邸都有七十余亩。

    朝廷官员府邸的大小多得凭一凭祖宗能耐,靠朝廷赏赐,不但看品级,还要看职位是否险要,官员俸禄微薄,有大政绩和大功绩的才能多获封赏。京中好的地段在开国封爵萧条时多被封赏给勋爵,后世繁华的地段不需要为官者才能入住,多被富贵门买下。

    浩然的府邸占地足有八十亩,地段极繁华,凭是父母给的,另外朝廷封赏了李尚书一座不小的宅第,因地段不如其家本来住的好,占地在五十亩,所以一直闲置。浩荡府邸有七十余亩,地段没浩然的府邸好,但也地处繁华街道。工部赵尚书家族数代权宦,积攒的家业极大,府邸所处位置颇佳,占地七十五亩左右,建造相当气派,虽说府邸至今有些年代,京中繁华路段也有转移,但绝不影响赵尚书府邸的价值。

    大理寺右少卿姜大人的府邸占地四十多亩,地段相当不错,比其同级别官员家好出很多,因姜大人父祖三代官身,上几代积累了丰厚家底,所以才能凭此娶到侯门千金殷夫人,富贵的宁远伯府占地近有六十亩,相比位列伯爵第一的隆丰伯府,单差那二十亩方塘。

    罗列这么多的都属京城贵族高门,常规十亩土地就可以建造一座相当宽敞的三进四合院,哪怕是一亩地,若地形方正,建造成一座四合院也是相当体面的。

    今日小千金们赏玩的保国公府占地九十余亩。高太君是极有生活品味的人,这座府邸在她手里打理了近六十年,府中庭院花圃修整的风雅隽永,别具一格,虽是冬月,园里开的花也有近十种之多,原以为这般绝美的寒梅景色会霸占冬日,却不料转眼看见保国公府的一片山茶竟能与其梅园分庭抗礼,而且山茶花树形态俊逸,似非任其散漫生长,却又不见人工痕迹,若说放之任之,又岂会做到这朵朵枝枝都娇美动人,山茶,真乃花中娇客。园中另有常青松柏增添盎然生机,小姑娘们一圈看下来都不觉长了许多见识,这花园的整体布局,木卉藤草的培植讲究,就连堪为同龄女孩中养花大家的舟儿都学到了许多。

    女孩子们一路上陪着高太君有说有笑,最爱养花的舟儿一直跟随高太君身边,向高太君请教各种养花学问,舟儿关于养花的书看了很多,也养了许多,但时间观察这块还是欠缺。

    雅俗看着心中也忍不住感叹,这高太君养花的精致不输外婆袁夫人了,外婆的闺名叫庭芳,人如其名,满园芬芳,满庭芬芳,儿孙满堂,只是外婆一生的心思多在外公和舅舅们,包括表兄表姐们的身体康泰和前程上,一生为夫为子为孙为家为业,却全不为己,她不似高太君这般走在家族舞台的前方,她太默默无闻了,即便英国公儿孙三代人纵横朝堂,作为这个家族地位最高的女性家长,却一步都不愿迈出那个她奉献了一生的府邸门庭,或许,这便是一个强盛家族背后的那位女性靠山吧!擎天玉柱,定海神针,全是长者,多为女性。

    雅慕不知姐姐刚来时心情很好,怎么现在突然不笑了,当然,雅慕猜不到雅俗是想去看看她自己的外婆,因今年一年长辈事多,都没去英国公府两回。

    众小姑娘逛着逛着,重要人物来了,天夔和天麒兄弟俩和他们四房的小妹高沉宓也一起出来赏花透气。

    沉宓是高家四房独女,钟林毓秀第一拨学生里的,算是这群女孩的师姐,沉宓第一眼瞧见雅俗的时候心里就想:“其实这样的场合雅俗不在才更好,否则天地会被比的没有颜色,只叫少年满眼是她。”

    高太君仿佛不经意般叫俩孙子随着妹妹一起出来,似这是完全不值得注意的事,就如一群女孩堆里添了两个极不起眼的女孩一般,俗慕娇等也无意,倒是皙妍看见这璧人般的兄弟俩,顿觉眼前一亮,其他女孩也有同感。

    天麒天夔兄弟俩容貌极俊,可谓人中龙凤,天麒的开朗方刚吸引了其中好几个女孩,天夔的雌雄莫辨也叫另几个女孩看着神魂酥倒,皙妍毫不掩饰对这俩兄弟的欣赏,没说几句话,就跟爱凑热闹的天夔称兄道弟起来。天夔对卫小美女的性格也喜欢,皙妍容貌虽比不上四美,倒与芍贞一样凑得进五美。

    一群年纪不大的男孩女孩一起逛园子,各个有说有笑,沉宓性格开朗,很快就和这群“师妹”打成一片,天麒天夔也自然的加入,俗慕娇都和这兄弟俩说了话,差不大的年纪也有话聊,高太君走在前面笑着说着,对一群小孩子讲解打理花园的技巧,冬月里,天上出了极难得的太阳,风也不大,少年都不觉得冷,寻梅踏雪,自当尽兴。

    天麒早前就认识娇儿,发自真心的喜欢这个可爱的女孩,只是喜爱到极处,反而不太敢和娇儿说话,只在心里预备等娇儿有什么吩咐自己,愿随她差遣,赴汤蹈火。天夔暗暗偷看雅俗好久,和雅俗互相说了几句闲话,一会儿吃,一会儿喝,再就是玩。天麒见雅俗大方可爱,天夔又这般喜爱她,却很不会说话,便为弟弟做示范,插口问雅俗:“雅俗姑娘,我听闻你家中的长辈和兄长们都有功名,你还和男子一样上过几年家塾,想必饱读诗书,不知你觉得男儿考功名,在家闭门苦读和在书塾听先生讲学,哪个效果更好些?”之所以这么问,是没想好要不要去国子监,正好拿来说说,只是嘴上和雅俗说话,眼神却暗暗留意娇儿。

    雅俗听天麒说的有意思,笑着热心分析:“这个要分情形论,如果在求学氛围浓厚的大环境中读书,周围都是超卓学子,普通人身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以怠惰不学为耻,再有名师教导书本,肯定比在家闭门苦读好。倘若书塾氛围不好,人人崇尚玩乐度日,先生也是平庸之人,课业又不严谨,这就不如在家闭门苦读好。”

    天麒大发豪情笑道:“是呀,确实要看书塾好不好。不论怎么,待我考取功名入仕,定要报国为民。”有心说给娇儿听。

    雅俗大方赞同:“自然,读书本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天麒接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天夔听的莫名受鼓舞,觉得是该好好读书,又忍不住说:“为官途径除了科举,还有开纳、荐举和荫袭,科举出身的许多都是寒门,勋贵子弟有功名的都少。”天夔本想表示自己虽不喜读书,但也不差,说完后忽又觉得不对,成国公府可不是寒门,这么说别把雅俗得罪了,正想把话头挽回。

    雅俗:“科举寒门出身多,才有寒门出贵子这一说,科举之所以被称为正途,是因为不分贵门寒门,只看读书人的才能,也最令天下人信服,即使是荫封的官员在科举入仕的人面前很多都底气不足,更别说开纳和荐举了,勋贵子弟有功名的少,所以才更应该勤学发奋呀!”

    “可朝廷武将为什么都是重用世袭的?”天夔接着问,这是天夔不懂的地方,为何文官定要科考才好,而武将世袭才好。

    雅俗给天夔解释:“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大将并非只靠一身武力,更要靠兵法谋略和实战经验,一旦上了战场,个人生死,战争成败都在须臾之间,几十万将士,谁敢把身家性命随便托付给一个祖辈都不曾当过兵的人,不在军中打磨三代,后辈出不了将领,军事贵族多是世袭,也因为武将比文官的功名更难挣。”

    天夔恍然大悟,顿时明白读书已是普通人实现人生抱负最容易的路,天麒对这番道理也不懂,如今听雅俗这么一说,想想也是,真上战场是拿命在拼的,将门虎子和平民之后,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谁,不过天麒还有一点不太分明的地方,就问:“大诗人李白写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名句,像李白这样有才华的人,却这般蔑视功名权贵,是不是很多才高八斗的贤者,书读多了,反而嫌弃热衷功名的人粗俗?”想到问这个,是因先前听说娇儿不太爱读书,也许出身尊贵的娇儿鄙视功名,雅俗的启蒙老师荀先生乃是弃仕途转而从教的人,她和娇儿又特别要好。

    雅俗笑着说:“李白蔑视权贵,但热衷功名,唐代那些留名后世的大家很多都是科举出身,比如说王维就是二十一岁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若论才华,怕也不输李白吧!”

    一旁天夔听笑了,觉得雅俗懂的东西挺多的,兄弟俩便雅俗一路走一路聊,说了许久。天麒和天夔今日都与雅俗第一次见面,聊着聊着,突然就如相识许久一样。

    雅慕一旁看着姐姐在和两个哥哥说话,心里觉得有些意外,姐姐会拒绝人,但很多时候又很大方从容,让人觉得很亲切,但又不敢得罪,这种感觉似乎在谁身上也有,就是想不起来。

    雅俗和二高一路说着,沉宓随后也加入进来,周围人都被沉宓带动,越聊越随意,天麒也如愿和娇儿说到了一起,忽而满园男孩女孩似都十分熟识。

    嵘耀、兆辉、天夔、凌氏兄弟等很快齐聚一桌,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