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复兴 » 第14章 刘表的小心思

第14章 刘表的小心思

    荆州,襄阳官署

    一个身长七尺,面白短须,身着红色袍服,头戴进贤冠,看起来年约三十岁的男人正是此番到访荆州的袁绍特使辛毗。此时的他正微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这座占地面积极广的建筑,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心中不由得出了一个结论。世间早就传闻镇南将军刘景升素有帝王之志,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以帝王标准,称其有僭越的嫌疑。而单单从眼前这个荆州官署的规模大小看来,刘表有帝王之志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啊。

    而就在这时,荆州官署内跑出来了几个人,站在门口的几人在看到的所在的位置之后,急匆匆的跑到了辛毗跟前,行了一礼,言称镇南将军有请,请大人跟他前往。

    于是辛毗跟随着这个随从进入了这座象征着荆州的核心权利的建筑。在前往会客厅的路上,辛毗看着来往不断传递着公文和批示的随从,以及在衙署内低头忙着处理政务的荆州官吏们,赞许般的点了点头,似乎颇为认可荆州官吏那积极且高效的工作执行能力。

    不一会,随从便将辛毗带到了一栋宏伟建筑前,站定在门外。就在辛毗准备进入的时候,只见原本候立在一旁的两个侍卫伸手拦住辛毗,喊道:“还请特使除去佩剑之后再行进殿!”

    辛毗也不恼怒,只是自顾自脱下靴子,将随身佩剑解下交给了侍卫保管。侍卫接过佩剑收好之后,便侧身行礼摆出一个请的动作,示意辛毗进入。

    辛毗正了正自己的衣冠,随后大踏步进入了大堂,只见刘表此时高坐在大堂的中央,周围坐着十余位荆州的文武员。他们在看到辛毗进来了之后不由得把目光转移到他身上。只见辛毗不慌不忙的向刘表施以长揖之礼,口中直呼:“汉大将军,冀州牧特使辛毗拜见镇南将军。”

    虽然在东汉时期,长揖之礼主要是运用在平辈或者不熟悉的陌生人之间,如果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施行长揖之礼,往往是会被认为是对上级的蔑视,例如袁绍曾经从洛阳离开之前便对董卓施以长揖之礼,使得董卓认为袁绍轻视他而震怒,使得在旁边围观的人惊恐万分。通常来说,下级官吏在面见上级官吏是要行跪拜之礼的,但不需要进行叩首。如果是对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行礼的话,不光光要执行跪拜之礼,还要叩头。

    而此时的辛毗代表的是大将军,冀州牧,邺侯袁绍来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袁绍,与刘表的地位相当,因此只施长揖之礼,这便不算违背礼制。

    “特使免礼,还请在我的旁边就坐。”

    随后刘表起身,亲自将辛毗安排在他的旁边。这让辛毗颇为意外,觉得刘表此人也有些本事。

    回到位置就坐的刘表微笑着询问辛毗:“不知大将军派特使千里迢迢赶赴荆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找我呢?”

    “镇南将军明鉴,我家主公袁绍袁本初欲解救被曹贼软禁在许都的天子,恢复大汉江山的朗朗乾坤,此时此刻正亲自领着河北义士与那篡汉国贼曹操会战于官渡。我主袁本初此次派我前来主要是希望镇南将军您能够加入讨伐曹操的联军。率领一支正义之师出宛洛,袭击曹操的后方,我主在官渡配合贵军,使得曹贼首尾不得相顾,顾此失彼。然后你我两家再发动最后的进攻,必定能够大获全胜,诛杀曹贼,奉迎天子,复兴汉室,重振朝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早就对曹操祸乱朝纲,傀儡天子的卑劣行为不满了。但奈何我荆州的实力与曹操的实力相比,差距太大了,因此便只能等待时机,迟迟没有兴正义之师出兵讨贼。但是天佑大汉,此番大将军兴师讨贼,我既身为高祖之后,哪有不跟随讨贼的道理呢?烦请特使辛劳一趟,先行返回冀州回报大将军,容我刘景升整顿荆州兵马,不日便出师北伐,与大将军并肩作战讨伐国贼曹操,奉迎天子,兴复汉室。”

    “若将军能够加入联军,曹贼必亡,汉室必然中兴!在下告退,我即刻返回冀州面见我家主公,希望我与将军的下次见面是在许都城内。”

    “希望如此!”

    得到刘表肯定答复的辛毗离开了客堂,准备返回驿馆收拾行装离开荆州,返回冀州复命。

    而此时的客堂中,其余的文武官员还在为刘表痛快答应参加讨贼联军的事情震惊着,尤其是蔡瑁和蒯越几人,明明昨天才放弃了进攻宛城的计划,结果今天就推翻了昨天的计划,宣布进攻曹操。

    刘表看着堂下众臣的表情不由得笑了笑,开口问道:“诸君可是有什么不解之处啊?”

    蔡瑁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站了起来,朝刘表发问道:“主公,昨日才决定放弃攻伐宛城的方案,怎么今天就如此痛快的答应了袁绍的联合请求,如此一来,我们会深陷战争泥潭的。”

    “还有哪几位的想法是跟德珪一样的呢?”

    于是蒯越,蒯良,刘先,韩嵩等人都站了出来。

    “看来诸君对我的这番做法还是不理解啊!我这是权宜之计,先把使者打发走,我虽然答应了袁绍会出兵支援他,但是我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出兵,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间。”

    蔡瑁不由得发问道:“既然不帮助袁绍,那我们可是要选择帮助曹操?”

    “不,我们谁也不帮,坐观袁曹争霸的成败,让他们充分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我们立足于江汉,不参与中原的战事,从而保证我们的最大利益。”

    突然,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站了出来对刘表说道:“汉室衰微,各地的豪杰彼此之间争斗不休,目前两大势力处在相持的态势,天下归属于谁的关键就在将军的一念之间。将军若是希望在乱世之中能够有所作为,就应该趁着天下混乱的时候起事;如若不然,就应选择一个能够领导天下的人追随。而主公您现在坐拥十余万之众,如果只是安坐在荆州观望袁曹成败的话。正所谓见贤而不能助(指曹操),请和而不能得(指袁绍),如此的蛇鼠两端,日后两家必定会归怨于主公今日的所做所为,主公您也就不可能继续从容自立了。而像曹操这般明智睿哲之人,天下的贤才都渴望效力于他,因此他必定能够消灭袁绍,一统北方。之后必定带兵向南进攻荆州,到那个时候恐怕主公您也不能抵御他的大军吧。所以我为主公谋划了一下,不如举州依附曹操,那么曹操必然会看重将军;如此便可以长享福祚,子孙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啊。”

    只见蒯越站了起来说道:“臣蒯越赞成刘大人和韩大人的方略。”

    听到蒯越也站出来支持刘先等人的方略,这让刘表不由得在心里泛起了嘀咕,不断的权衡其中的利弊,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最后,只得派遣韩嵩前往许昌面见曹操,打探一下虚实。

    事后,等到韩嵩从许都回来之后,指出曹操威德并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劝刘表遣子入质。刘表却因此怀疑韩嵩背叛了自己开始为曹操做事,非常愤怒,下令诛杀韩嵩。当问过跟随韩嵩一起前往许昌的人之后,得知韩嵩只是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这才收回命令,没有杀掉韩嵩,却仍然将他囚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