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投机巅峰 » 第五章 冲天树下

第五章 冲天树下

    西湖处处是风景。

    吴一吾与梁康桥分手后,自己慢慢地朝着最近的西湖孤山方向走去。

    想一个人静静心…

    西湖周边除了山山水水这些大气的风景,一些生机勃勃的树木也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那些靠近水边的大树,树形生机勃勃。

    一吾很喜欢树,这些日子有想来孤山一趟,看看上了年头的树,随便一棵遮天蔽日的树都可能是上百年的。

    他更喜欢的还是靠近水边的大树,分外多了一种灵气。

    树向水边生,倒影与树木对称,在水波中荡漾,煞是好看。

    来杭城后,吴一吾一直喜欢孤山,莫名的感觉那跟他的性情相似。

    梁康桥曾这样评价过吴一吾:

    “孤独的人,与灵魂相遇。”

    ……

    孤山。

    古诗云“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简洁地概括了孤山她的美景和雅致。

    关于孤山的得名,有好几种说法。

    它孤零零地处在西湖边的诸峰之外,被湖水包围,独立不群,故称孤山;

    它浮于水上,像个孤单的岛屿之外,被湖水包围,独立不群,故称孤山;

    它浮于水上,像个孤单的岛屿,故名孤屿。

    因为它四面环水,宛如仙境,又名瀛屿;

    又因为上面植有许多梅花,寒香远送,亦被唤作梅花屿。

    不论怎样说法都是要呈现孤山的独特。

    这些或许是吴一吾喜欢她的原因吧。

    ……

    吴一吾走过放鹤亭时,想这亭子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的,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

    林系杭城人,长期隐居孤山,终身不仕不婚,遂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

    林死后葬在孤山,鹤在墓前哀鸣而亡。

    亭内立“鹤舞赋”刻石,亭外广植梅花,成为湖上赏梅胜地。

    吴一吾想这林和靖做人绝绝了,便是躬身一拜以示敬仰。

    ……

    说到孤,《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孤,无父也。从子,瓜声。”

    吴一吾从小没了父亲,无父依仗的孩子受欺凌,最大的梦想要变得强大。

    可成长的现实陪伴着孤独,存在于生活和学习中的点滴。

    尝试体验孤独和与生俱来的孤独相比,孤与独有着天壤之别。

    小时候的吴一吾叫吴一水,自从那年溺水差点死亡之后,母亲就祈求家附近的道院老道人改成一吾。

    那老道提吾字古同“御”,抵御,祈愿一吾抵御灾祸。

    ……

    不愿多想少年的吴一吾沿着小径一路向孤山山顶的玲珑宝塔—华严经塔走着,路过小龙泓洞时坐在对弈的石墩休息了一会儿,见墙壁上雕刻着观音像,旁边有刻字:

    观世观人更观我。

    吴一吾不由得感慨,他记得庄子曾曰:“以心观自我,以心观他人,以心观世道。”

    庄子和观世音一心观、一眼观;一先观自我,一先观世人。

    吴一吾此时内心琢磨着观我与观世人:

    观我。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

    观世人。

    庄子借助孔子的话,说道:“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天象犹有春夏秋冬日夜更替的周其变化规律。

    人却厚貌多情,深藏不露。

    有的外貌谨慎而行为骄横,

    有的貌似长者而品行不端,

    有的表面急躁而内心通达,

    有的貌似坚强其实内心绵弱,

    有的貌似和缓而内心强悍。

    那些追求仁义看似如饥似渴的,一旦抛弃仁义就像逃避热火一样急速。

    ……

    吴一吾平时研判庄子是与提升投机理念密不可分的。

    投机意念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朝一夕之功,俗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庄子》书中曾写过,有一位用竹竿粘蝉的驼背老人,他粘蝉就像是用手拾掇那样容易。

    孔子看到了,子曰:“您真灵巧啊,这里有什么门道吗?”

    老人说:“是的,我有门道,我在竹竿上累放两个弹丸,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就不会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

    “如果练到累放三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失误的概率也就十分之一了。”

    “如果练到累放五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就如像拾取那样容易了。”

    “当我粘蝉时,身体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个竖立的木桩;我伸臂执竿,如同枯槁的树枝。”

    “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只有蝉翼。”

    “我身心不变不动,不因纷杂的万物改变我对蝉翼的关注,怎么可能得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啊!”

    吴一吾在投机境界上深深品味着“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他现在一旦操单期货合约,先期几日是建仓期,一旦加仓时注意力相当集中,一连几天不吃不喝,就凭一股精气神支撑着。

    …

    此时吴一吾己坐在华严经塔下的大树旁,仰望着华严经塔。

    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

    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

    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

    《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是佛教实现其以慈悲普度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

    孤山的华严经塔傍有介绍的牌文、佛理与石刻、书法相契合,上八级塔身皆用深浮雕刻画佛理故事。

    其中第八级南面刻印着毗罗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平伸,雕工精细有神。

    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

    合称“华严三圣”。

    佛光彩云,圣洁威严。

    九、十两级砌金农所书《金刚经》,下一级砌华严经石座,上有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边缘刻着十八应真像,下刻着捐资者姓名。

    无论是文字或造像,都有着圆润生动的线条。

    吴一吾喜欢这依塔而生高达三十多米的金钱松,她的花语是富贵,代表着能带来财富。

    金钱松俗称“冲天树”。

    这金钱松的年轮比这经塔可年份久远。

    ……

    从大早起床到现在爬至山顶,此时吴一吾感觉极其疲惫,于是他开始闭目养神,渐渐地竟然沉睡过去。

    睡梦中他的身体被大树根枝渐渐吸走,沉入树底的深潭中……

    惊恐的一幕出现在他的眼前,这里不正是九岁那年游水沉溺的塘底吗!

    难道吴一吾梦回了从前,探知沉迷在水底二个时辰曾经历的往事。

    多年来他一直想不起来,而那奇遇对于他的未来人生变得不可思议。

    吴一吾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