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扶苏今日称帝 » 第24章 巡查四方

第24章 巡查四方

    出咸阳平阳地,队伍一路走走停停,大雪封路,道路难走。

    扶苏本以为巡查是一件简单的事,直到现在才知道,这巡查是个苦差。

    到傍晚时分,队伍终于抵达咸阳外平阳的一个村落。

    这个村落叫平阳亭,大秦很多地方都会以‘亭’命名。

    这里的村落一共二百多户人家,约上千口人。

    虎豹营骑废了好大的功夫,才将马匹队伍带入了村落。

    当地的亭长、县尉早早就带着一群官吏跑过来迎接殿下,大队伍将扶苏包裹在中间,里三层外三层。

    “微臣等参见殿下。”

    这些地方官争先恐后的谄媚的围在扶苏身旁端茶倒水,表现极其殷勤。

    毕竟谁不希望在皇室眼中留个好印象呢。

    “不必行礼了,灾情要紧,随寡人进村吧。”

    “是!”

    这次不用虎豹营骑开路,地方官和地方的衙役们早早就将前方大雪道路开好。

    入村之后,扶苏发现许多流民正在卖力的建设房屋。

    村落中间还有一所硕大的简陋房屋,供受灾百姓临时居住。

    县尉介绍说这些都是根据朝廷的国策要求,去建设的临时居住所,不敢丝毫怠慢。

    扶苏背着手朝前走去,身旁始终围着十来个点头哈腰的谄媚地方官。

    “给他们提供热水饮用和洗手了吗?有没有严格按照丞相下发的政策执行?”

    “石灰粉买了吗?”

    县尉急忙弯着腰恭敬的道:“回殿下,所有都按照朝廷政策去执行的。”

    扶苏点点头,目光寻去,发现县尉倒是没欺骗自己。

    平阳亭的百姓们似乎早就被通知扶苏要抵达此处,早早在排队等候。

    受灾的子民眼神涣散、悲伤,脸上带着浓厚的愁容。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今年的雪,绝对不是瑞雪,在应对灾情薄弱的古代,尤其是大秦这样的封建社会开端,任何一场天灾,都是致命的!

    扶苏心里默默叹口气,但面上却不能表现出什么,走到聚拢的百姓面前,便高呼道:“诸位!”

    百姓们早就练习过,不约而同的道:“草民参见殿下!”

    扶苏压了压手,道:“我知道你们现在的日子不好过。”

    扶苏这话开口,一旁的县尉忽然呆滞住了。

    这不对啊,这不该是该说的话,地方官见过许多次天子巡查。

    他们都会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比如什么‘你们受苦了’、‘朝廷不会放弃你们’等等。

    扶苏继续道:“日子不好过,还是要好好过下去,好好活下去。”

    “我的丞相在努力,我们都在努力,治灾,靠你们不行,靠朝廷也不行,要我们一起同心同力,才能将这次危厄度过去。”

    “朝廷不是做面子工程,丞相也不是做面子工程,我们已经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力量,帮你们建设房屋、发放食物。”

    “你们要怀有希望,相信朝廷,相信陛下,你们不会死,都会活下去,这是寡人对你们的保证,也是整个大秦帝国的保证,今天寡人对你们保证,你们若是因雪灾死一人,寡人会罢免亭长,死十人,寡人请旨罢免县尉,死一百人,寡人请旨斩当地郡令!”

    掷地有声的保证,铿锵有力的话语,比什么都有力量,都能给这些奄奄一息的百姓们信心。

    一旁几名官吏忍不住浑身一颤,心道这未免太狠了一点,哪有受灾不死人的。

    不过扶苏这句震慑,定不是说着玩的,这么想着,几名地方官脸上挂满了愁容。

    浑浑噩噩的百姓们,浑浊的眼神忽然渐渐明亮起来,扶苏的话不是冠冕堂皇,可也就是这些接地气的话,最能让百姓听懂听明白。

    让百姓感受到是融入他们,和他们站在一起的!

    好一些百姓眼眶泛红激动的热泪盈眶,感情重一点的已经开始默默啜泣。

    他们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被这个社会和国家遗弃,他们怕没有归属感!

    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有分量的皇族权贵,现在又听到扶苏的保证,百姓们顿时信心大增。

    “谢殿下!”

    扶苏心中一颤,眯着眼看着眼前的百姓们。

    等演讲结束,也到了晚饭时间,村落里长有条不紊的带着百姓和建设房屋的流民去粥棚吃晚膳。

    县尉和几名地方官也十分恭敬的对扶苏道:“殿下,我们也去吃点晚饭吧?”

    扶苏点点头,跟着县尉、地方官来到一处房屋。

    房屋里面的米饭冒着氤氲白气,桌子上还有一些羊肉、野菜、蒸蛋、鸡、鱼等。

    扶苏蹙眉,道:“外面百姓吃糠咽菜,寡人在这里大鱼大肉,刚才寡人还说不做面子工程,现在你便陷寡人于不义?”

    县尉心下一惊,急忙道:“不敢不敢,下官不敢怠慢殿下,下官知错。”

    扶苏看了一眼县尉,也不愿意去为难这些基层小官,他们有自己的做事规矩,毕竟一个皇帝来了,要是粗茶淡饭的招待,未免也太不将当回事了,故而才会如此隆重。

    他们也不容易。

    “罢了,饭菜都收拾好,必要的时候给百姓们奖励着吃。”

    “你们跟着寡人,去跟百姓一起吃粥棚,他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村落的另一边,劳累了一天的流民、村民们,现在自觉的排队领着晚餐。

    男人们眼中带着对食物的渴望,女人们则带着孩童安静的站在一旁。

    男人可以领取一碗粥,两个馍;女人则是半碗粥一个馍,孩童只有一个馍。

    硕大的棚户内,随处都能看到坐着的男人、女人和孩子。

    男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尽管很疲惫,可是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粥,已经足够让他们化解一天的疲惫。

    “铁牛,多吃点。”

    男人们大咧咧的将手里的粥递给孩童,自己只是咀嚼着半个馍,余下的则都分给了女人和孩子。

    啥是一家之主啊,啥是顶梁柱啊,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