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扶苏今日称帝 » 第32章 薄徭轻赋

第32章 薄徭轻赋

    “陛下!”

    隗林此时主动开口,紧扣着扶苏的话头。

    “那依陛下之见,若不用儒学治国,那该用何等方法治国呢?”

    其实隗林虽然这么问,但因他早就被嬴政秘密嘱咐,他是知道该用什么法子治国的。

    他现在询问扶苏,不过是想试探试探他罢了。

    方才扶苏的表现,让隗林对扶苏有了全新的看法,他觉着这位少年天子似乎不像是他们印象中那么软弱无能,他还是有点能力的……

    现在,隗林就是想用这一点来试探试探扶苏,看看扶苏能否提出什么有效的治国方略,这样就能够知道这位少年天子是真的英明,还是仅仅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

    这位少年天子是否是真英明,在他接下来的回答中就会见分晓了。

    尉缭此时也领会了隗林的意图,他也在紧张地等待着扶苏的答复。

    他也想看看这位少年天子真有本事,还是仅仅是装出来的吓唬群臣的。

    扶苏瞧了瞧隗林,他微微沉吟,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作为穿越者的扶苏自然是知道该用何方法治国,只是他知道的不过是个概念,具体该如何施行,还要跟文武百官们详细商量啊。

    “丞相,朕的确是有些想法,不过,具体的朕还没考虑清楚,需要跟各位爱卿商讨!”

    “朕主张施行无为而治,即朝廷不要去过分骚扰百姓,让百姓们自己恢复生产!必要的时候,朝廷还要迁就百姓们,制定政策帮助他们提高收成,这样我大秦的国力才能迅速恢复!”

    “唔!”

    扶苏把自己昨晚上的一些想法详细说出,告诉了隗林等人。

    这些都是扶苏依据历史以及他的看法总结出来的办法,无非就是鼓励百姓耕种生育,以此希望尽快把大秦的国力恢复过来罢了。

    扶苏说的十分平淡,可隗林跟尉缭却是越听越心惊。

    因为他们赫然发现,扶苏此时想出的办法,跟嬴政的治国策略完全是背道而驰啊,甚至是扶苏在某些方面的建议,基本等于全盘否定了嬴政的治国之策……

    嘶!

    这位少年天子可真是厉害啊!

    隗林跟尉缭面对这种结果,心中都觉着无比震惊。

    他们心想这还是他们印象中那个软弱无能,只会哭哭啼啼的扶苏吗?

    此时他展现出来的治国才能,根本就不弱于乃父嬴政啊!

    一个岁的少年,竟然能有如此见识,真是可怕……

    隗林等人心想他们以前还真是小看了扶苏,众人都以为扶苏继位后必定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可现在看来人家分明已经有了一代英主的模样啊……

    淳于越跟周青臣两人,对于扶苏这番话也无比惊讶。

    他们跟其他两人一样,都没预料到扶苏能讲出如此有水平的治国方略。

    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哎,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朝代想过用这一理论治国呢。

    这位少年天子的眼光还真是独特……

    只是话虽如此,淳于越跟周青臣越是琢磨,却越觉着扶苏的这个方案无比契合大秦国情。

    此时的大秦帝国百废待兴,的确适合施行不扰民的政策……

    此刻用黄老之学治国,的确比用复杂的儒学治国效果好的多……

    淳于越两人是儒生,同时也是治国的能臣,他们越是分析大秦的国情,越是觉着扶苏对大秦国情把控的相当好,这位少年天子舍弃儒学而用黄老之学,是个十分英明的决定……

    唔!

    淳于越跟周青臣不由得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惊异。

    他们对扶苏有如此的治国见识十分佩服,他们好奇扶苏是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厉害的。

    两个人都曾经当过扶苏的老师,对扶苏的水平是知道的……两人心想不久前他们教导扶苏的时候,扶苏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怎么几天不见,他就变得那么厉害了……

    淳于越两人心想就儒学来说,扶苏学到了什么水平他们不得而知。

    但就治国能力来说,他们的这位弟子,水平已经远胜他们这两位老师了……

    扶苏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两位老师远远甩在了后面……

    这个少年,真是天赋异禀啊!

    淳于越两人心中感慨,扶苏有如此天赋,假以时日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如果两人预料不错的话,看来,大秦帝国即将要迎来一位旷世明君了……

    ……

    “陛下,微臣跟尉缭太尉也认为,当今我大秦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应当奉行无为而治,鼓励百姓生产,恢复我大秦国力啊!”

    隗林看已经试验出来扶苏的能力,就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

    他跟尉缭此刻都对扶苏充满了信心,决心好好辅佐这位少年天子。

    一个国家有贤臣十分难得,但更难的的是要有贤君。

    因为辅佐昏君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啊,倘若贤臣遇到了昏君,也不想全力以赴辅佐他。因为昏君不懂治国还瞎折腾,臣子辅佐他还不够心累的呢……

    在见识到扶苏的能力之前,隗林跟尉缭还在保持观望的态度。

    但此刻两人已经毫无犹豫,不再迷茫……

    他们确定了扶苏是一个可以认识他们价值的贤君,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奉献出自己的才华,来辅佐扶苏治理国家,就像是辅佐先帝嬴政那样……

    扶苏听到隗林两人的话,对他们轻轻点了点头。

    “丞相跟太尉也认同朕的想法,是再好不过了!朕刚才提出的不过是笼统的想法,咱们具体该制定何等惠民政策,朕还需要跟各位爱卿仔细商议啊!”

    “是,陛下,臣等一定竭尽所能!”

    在座各位臣子听了扶苏的话,都用力地答应着。

    而接下来,扶苏就开始跟众人仔细商量要颁布实行的政策。

    所谓的无为而治,其实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恢复生产。

    而说到减轻百姓的负担,主要方案就是减轻赋税跟徭役。

    秦朝百姓的赋税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田租,一方面是口赋。

    田租就是把每年粮食收成交给朝廷一部分,在嬴政时代,百姓要把收成的十分之一交给朝廷。而口赋就是人口税,即百姓们家里有一口人就要交一口人的钱,大人每个人交120钱一年,小孩每个人交20钱一年……

    一般秦朝百姓的五口之家,全家上阵收入在大约1000钱一个月,除去服徭役的几个月,一年也就是1万钱左右。再加上杂七杂八的税收,他们每年要交给朝廷2000钱上下……

    百姓们每年生活也要花费个几千钱,这样算下来一年到头剩余了了,如果要是遇上什么灾荒年份,或者是百姓家里出了什么大变故,那百姓们就要饿肚子了。

    唔!

    扶苏心想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这对百姓们的剥削太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