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扶苏今日称帝 » 第42章 改良石磨

第42章 改良石磨

    原来……他们刚才吃的美味,竟然是……小麦?

    就是那个十分粗糙,做成麦饭也难以下咽的小麦?

    这……这怎么可能嘛……

    麦饭这种东西,在场大多数文武百官都吃过。

    这东西十分粗糙,特别割嗓子,而且吃下去还不好消化……味道更是差出了天际,就算是加上了蜂蜜或者是猪油,味道仍然是差强人意……

    但刚才众人吃的麦饼跟包子,却是口感松软香甜,让人一吃之下就食欲大开,是难得一见的美味啊,那个味道跟麦饭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现在小皇帝竟然告诉他们,说这两样东西,其实都是小麦做出来的……

    文武百官们一时之间如何能接受的了嘛!

    “陛下!”

    御史大夫周青臣站了出来启奏。

    “据微臣所知,麦饭味道极差,难以下咽,多为驯养牲口所用……但陛下方才所做的食物精美细腻,入口即化,莫非陛下是在其中加了别的作料不成?”

    周青臣心想如果只是小麦粉不可能会那么好吃吧……难道小麦磨成粉之后味道差距就变得那么大了?不,这应该不太可能……

    所以周青臣琢磨着,应该是扶苏在其中加了什么作料,才能变得那么好吃的。

    其余很多文武大臣,想法跟周青臣是一样的。

    要让他们相信小麦能变得那么好吃,他们一时接受不了啊……

    他们觉着磨成粉那么简单的操作,就能让小麦口味大变,这不太可能吧……

    不用问了,肯定是小皇帝还有什么秘诀瞒着他们呢……

    而扶苏面对文武百官的质疑,只是淡淡一笑。

    他心想要让文武百官立刻接受,的确是不太容易。

    不管做什么事,总归是要个过程的嘛!可以理解!

    “杨樛,你当年跟随始皇出征赵国,想必尝过小麦粉的味道吧,你说说味道怎样呢?”

    扶苏点名把杨樛叫出来询问。

    “回陛下,燕赵之地小麦粉的味道,虽比着麦饭略好,但仍然太差!那些小麦粉比之陛下的小麦粉味道差远了,根本没有可比性!”

    “嗯,这也难怪!”

    扶苏点了点头,他挥手把文武百官都叫到他跟前。

    “各位爱卿,杨樛吃过的小麦粉味道极差,但朕给你们吃的小麦粉味道却那么好,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小麦碾磨程度的缘故,朕给你们吃的小麦粉都是十分精细地研磨过的,比着杨卿吃过的小麦粉研磨度高的太多了!”

    扶苏一边说着话,一边示意文武百官跟着他走,来到了一个红布罩着的桌子面前。

    “百姓们的小麦粉研磨不够,是因为他们的石磨不行,无法把小麦彻底研磨,朕前几日制造出来了这种新式的石磨,可以把小麦更加充分地研磨,各位爱卿都来看看吧!”

    扶苏把桌子上罩着的红布扯下,顿时一个崭新的石磨出现在了文武百官面前。

    其实小麦种植的历史悠久,一直没有成为主要作物,就是因为无法从粒食转变为面食,而究其原因,是因为石磨的技术不够,无法把小麦彻底研磨。

    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新型石磨,可以把小麦进一步研磨,但是如果要把小麦彻底研磨,还需要花费个十几年,让百姓们进一步改造石磨的技术才能达到。

    这也是为何在这个时代小麦还没有普遍成为主食的原因。

    扶苏深知在大秦境内推广小麦成为主食的重要性……于是他就从系统当中用物品卡兑换了这个石磨出来,这样一来,就能够把新型石磨的技术,立刻推广到大秦全境……

    而到了那个时候,小麦就可以成为大秦百姓的主食。

    小麦的产量比着黍米要高,况且这是增加了一种主食种类……

    如此一来,大秦全境的粮食产量,必定会出现火爆增长……

    那到时候大秦的缺粮问题,岂不是可以轻松解决?

    文武百官们看到扶苏的石磨之后,瞬间又是吃了一惊。

    原来……今天小皇帝搞出那么多事来,目的是为了介绍这个石磨啊……

    刚才的什么麦饼跟包子之类,都是在为石磨铺垫,为了证明石磨的作用……

    小皇帝今天要想文武百官展示的,是石磨这个国之利器!

    而在这个时代,石磨绝对是关系到民生社稷的重要工具!

    看到站在石磨旁边笑呵呵的扶苏,隗林等人不由得都有些惭愧。

    最近几天,扶苏一直在甘泉宫内待着,很少会见群臣。

    隗林等人都以为是扶苏年少贪玩,故意躲着百官不做事。

    毕竟,他还只是个少年……

    少年人嘛,哪里会不贪玩呢,也是可以理解的……

    隗林等人心想必定是扶苏刚继位的新鲜劲过去了,所以处理政务就没有那么殷勤了。

    这小皇帝终于露出本性了吧……呵呵,指望他一直辛勤治国,是很不靠谱的啊……

    哎,少年天子治国,果然靠不住呢!

    然而,今天看到了这个石磨之后,隗林等人才明白,原来前几天扶苏躲着不见百官,不是在偷懒,而是在研究这么个东西,人家哪里是懈怠了,人家比隗林等人想的都要勤劳……

    虽然发明石磨看着简单,但这却是扶苏心系大秦农事的体现。

    如果不是一直把大秦的农事挂在心上,扶苏又怎么会想到发明这个东西呢。

    在这背后隐藏的,是多么重的责任心啊……

    时时刻刻牵挂着江山社稷,一点都不懈怠,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一个的少年,就能有这种责任意识,实在太难得了……

    在这一点他比着很多老臣做的都要好啊。

    隗林等人心想就算是嬴政治国,也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候。

    嬴政后期心情不好的时候,干脆就一声不吭地拉个小太监躲起来,谁也不告诉,把政务全都扔了不管了。要不是李信带着朝堂的人冲进去找他,那段时间朝政就乱了啊……

    扶苏在责任心这方面,做的远远比嬴政要好啊。

    庞大的大秦江山的重担,压在这个的少年身上,但他却没有丝毫懈怠。

    这该是多大的心胸,多强的担当才能做到的啊……

    想到了这些之后,隗林等人对扶苏都深深地敬服……这个少年,身上的确是有让他们这些老臣们心服口服,值得学习的地方啊……

    唉!

    隗林等人心中感慨了一番之后,打起精神去看扶苏制造的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