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御赐丫头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皇上的顾虑

第一百六十八章 皇上的顾虑

    他们退了一段距离,开始勒住马头,准备停下厮杀,可是郭家军杀得正性起,哪里容得他们喘息的机会,又是嗷嗷地杀将过来。

    除了郭贡兄弟五个紧咬着草原骑兵掩杀,还有郭贞以及三老爷,留下三千人守着敌人的粮草,带领五千人马也杀到了跟前。

    这样,城内外的郭家大军算是合会了,那巴都见郭家的兄弟六个聚齐,三老爷又亲自指挥,郭家军见那郭贞又回到战场,个个是异常兴奋。

    郭家军的士气正旺,再看看自己的部下,一个个是丧魂落魄,胆战心惊,巴都哪里还敢恋战,又丢下几千具尸体,仓皇逃窜。

    可以说,这一仗草原上的部队打的窝囊,原本是他们围城攻打,结果变成了现在一边厮杀的场面。

    这几乎不叫战争,而是一场郭家军的大屠杀。

    那郭家六兄弟会合,哪还有他们的好?

    为二老爷报仇,这可是大好的机会,于是又追杀二三十里。

    那巴日是惧怕这兄弟六个缠着自己厮杀,如果被他们缠上,哪还有自己的好?小命非得交代在这里不可,所以他跑得比谁都快。

    劳军远追,怕后方有失,三老爷与郭贞一商议,觉得还是见好就收,才停止追敌。

    郭贡又带着大军,掩杀回来,那些逃散的一小股一小股的草原士兵,跑不跌的,不断被弓箭射杀。

    等到北城四周一个活着的敌人也没有的时候,郭贡令将士开始打扫战场,城里的守军也是倾巢出动,在城外掩埋尸体的掩埋尸体,往城里抬物资的抬物资,一个个是忙忙碌碌,一丝不乱。

    后经下面人报上的数字统计,这回掩杀对方官兵二万三千八百多人,而郭家军仅仅死伤了两千多人。

    当已经撤离的巴都得知这个数字后,心里是懊恼不已,他决计要复仇,且先回去整顿军队,来日再战!

    于是他开始盘算,要在边境增加兵力,十万不够,他要征集二十万大军,势要拔掉郭家军这颗钉子!

    等到郭家军打扫战场完毕回城,关上城门,众兄弟叔侄父子团聚,相谈甚欢!

    于是摆下庆功宴,这是二老爷自受伤以来,心里是最开心也是吃得最香的一次饭菜。

    但是欢喜之余,二老爷心里也是担心,这担心来自多处。

    一是他们坚守在前线,可是,朝廷那边却是粮草人马供应迟迟不到,要知道,打仗打的就是人和钱,没有人和钱,还拿什么打?士兵们最起码要吃饱肚子吧?不可能一直都以一当二用吧?!

    二是草原骑兵受此大辱,又岂能干休,必定回去集结人马,不几月又是兵强马壮,过来应战。

    三是这次郭贞从府里带出来的三万两银子,家中又在卖地,那么府里的日子必是每况愈下,打仗光靠他们郭府一家想办法,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四是如今皇家还不知节俭,铺张浪费,光是每年选秀一向,就是个劳民伤财的差事,下面的官吏借此机会是大肆贪污,収刮民脂民膏。

    五是国内许多地方的老百姓这两年受灾严重,过重的赋税使得他们流离失所,举家逃荒,正因为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所以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叛乱,老百姓揭竿而起,抢夺官府的粮米。

    长期以往,又怎能得了?!

    二老爷酒后站在城墙上,往着京城方向瞩目良久,叹息一声,便下了城楼。

    二老爷是担心了这许多,唯一有一样,那就是他没有担心自己家,他没有为自己考虑。

    虽然二老爷在前线打了胜仗,但是远在京城的朝廷里,有一股议论却是上了皇上的心头。

    那就是朝廷粮草供应不上,郭府从自己家里拿出钱来上了战场,这是何意?

    又听说郭府卖了金陵那边的地,还要筹些钱款,运往北城,郭府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单单就是为了国家着想?为了赚取一个好名声?他们的老婆孩子在家里生活如此简朴······

    于是,一股流言蜚语开始在朝廷里散布,说这郭府恐怕是另有目的,如今京城内外对于郭家的褒奖是有口皆碑,夸他们家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

    这些流言蜚语很可怕,可怕不用说白,皇上心里也会顾虑,也会担心。

    郭府这么厉害,郭府这么受老百姓爱戴,那朝廷呢?朝廷的威望在哪里?他皇上的威严在哪里?

    好几十年前,太祖皇上曾经在郭府的先祖手下是一员大将,后来郭府的先祖过世,郭家的军队便由太祖皇上指挥,后来太祖做了皇上后,郭府先后也有人起事夺权,但是都没有成功,都被太祖皇上先后杀死。

    而现在的这个郭府,会不会也学他们的先人,心里有什么想法么?

    皇上想到这些,是碾转反侧,是茶饭不思。

    过了些时日,胡大人又进言,说这郭贞乃朝廷一名官员,如今前线稳定,他也是该回来办差的时候了。

    说完他就看着皇上。

    “胡大人的意思是······”

    “皇上,据微臣了解,在那遥远的北城,据说那里的老百姓只知郭家军,而不知皇上您啦?”

    胡大人说完,深深地看了一眼皇上。

    “那依胡大人的意思,朕该如何做?”

    “这······”胡大人在这个问题上,不敢乱说话,便道:“那都是名门之后,臣也不知该怎么办,还望皇上细细思量!”

    “你就大胆地说,朕不会怪你的!”

    “那微臣就斗胆说了!”胡大人卑微地弯下身子道:“若是微臣说错了,还望皇上恕罪!”

    皇上唔了一声,点了点头。

    “依微臣之见,这郭府的子孙乃是名门之后,没有真凭实据,实在是动不得,一旦动他,恐怕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

    胡大人看着皇上的脸色,他见皇上微微点头,才又道。

    “无论怎么说,北大门是定要守住的,皇上,您可不能把这么重大的事情,交由郭家一支军队承担吧?!”胡大人见皇上紧紧地看着他,就上前小声道:“皇上也得派自己的人,带上十万大军,去定北方!”

    “可是,这军费······”

    胡大人又道:“皇上,国库再难,您这个钱还是要想的!”

    “唔!”皇上点了点头,“那依你之见,派谁去比较好呢?”

    “皇上,派您最信得过的身边的人啊!”胡大人道。

    “唔,你这主意好!”皇上微微一笑道:“这样,郭家军不但啥事也没有,北方有了这十五万大军,也定会稳固!”

    “皇上英明!”胡大人呵呵笑道。

    “那就调派平阳候带领十万大军前往,派齐公公去监军,爱卿以为如何?!”皇上道。

    “皇上高明,有了齐公公这根定海神针,皇上也就高枕无忧了!”

    胡大人说完,与皇上都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