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御赐丫头 » 第三把二十二章 二老爷的烦恼

第三把二十二章 二老爷的烦恼

    

    二老爷从宫里回来,心里忧闷,他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要盯上自己?!

    二老爷打一辈子仗,赋闲在家都好几年了,如今一起用,就让他做工部尚书。

    二老爷有些莫名其妙,这个职务如此的重要,皇上不用别人,却用他这个门外汉,也不知皇上意欲何为。

    单说让二老爷去防民变,这个二老爷倒是还在行,可是,皇上把安抚灾民的重大责任,要按在二老爷的头上,确实让他身上冒冷汗!

    防民变事情简单,只不过是武力镇压,这个二老爷在行!

    安抚灾民事情就比较复杂了,牵涉面之光,不是二老爷的能力所能为的!

    安抚灾民,不是支个大锅施粥就完事的,这里还包挂灾民的灾后重建家园,怎么样不让灾民抛弃家园,出去乞讨要饭,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把荒废的土地捡起来种,黄河的堤坝治理,以及各级救济粮食的发放,各级贪污的防范,等等,这些可不是一般人能担下来的呀。

    不是不能做,而是怎么样做,才能做得好的问题!

    二老爷几乎都不用想,他就能知道,明天的早朝,自己将成为重点人物,大臣们会极力把自己推出来,担任此要职,因为皇上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皇上让大臣们回去好好想想,在二老爷看来,皇上这只是让大臣们回去备好腹稿,好在第二天早朝上,不慌不忙地列举出二老爷担任此要职的理由!

    二老爷知道此担子有多么地重,在皇上为什么要用他这个问题上,他始终揣摩不透皇上的用意!

    二老爷愁啊,愁的当晚就找来三老爷和贞大爷商议,商议半夜,也没商议出结果来,二老爷愁的一夜没睡好,眼里布满了血丝就上了朝!

    二老爷恨不得此时再有外军入侵,他哪怕领军战死在战场,也不愿担任这么陌生的要职!

    外行领导内行,在战场上就是兵家之大忌,二老爷懂。

    如今让二老爷来领导下面的官员来安抚灾民,二老爷装内行,成吗?这是要命的事情!搞不好,得全家赔进去!

    愁也没用,第二天的早朝如期举行!

    果然如二老爷所料,大多数大臣都推举二老爷做这个钦差大臣,去安抚灾民。

    众臣所罗列的理由,那都不是二老爷这样的武将所能反驳的!

    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主要是说,二老爷手下能人太多,二老爷还在牢里的时候,他的手下就在北方战场,硬生生把一个大臣们几乎都认为的败局,扭转过来。

    也就是说,二老爷只要出马,定会有大部分灾民归顺!因为郭家军与光棍军的名声,实在太响了!

    有了这样的名声,恐怕许多想闹事的灾民,都得好好想想后果了!

    最后,皇上还安抚二老爷,说不用担心,只要二老爷好好地去执行就成!

    二老爷感觉自己就是被皇上和大臣们架在火上烤,感觉浑身不自在!

    虽然早朝很是民主,也听了不同的意见,有人也是提出二老爷不适合这个职务的理由,但是那毕竟是少数!

    跟郭家的影响比起来,谁能敌得过?哪家能担任此要职?想起郭家当年为了北方安定,自家卖地筹钱,作为军饷送往前线,谁家能做出这么个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来?!

    只有郭家!

    有大臣在讲到此事的时候,是慷慨陈词,感动的有些大臣们泪洒当场,感动的皇上眼眶发红!

    此职非二老爷莫属!

    此回去安抚灾民的重大胆子,就得要二老爷这样的重臣挑起来!

    二老爷也不知自己怎么走回家的,他的脑子一片混沌,下面怎么做?他第一站到哪里?该从何处入手?他的脑海中是一团浆糊啊!

    还能工巧匠?还人才辈出?二老爷苦笑笑,他歪倒在椅子上仰躺着。

    “扯淡!”二老爷没好气,他自言自语道。

    自己手下的人,有几斤几两他比谁都清楚,这些人到了地方上,比自己还懵逼,自己都不懂,他们懂什么呀?

    好在不久后,俊王爷来了,徐大人来了,还有各部跟二老爷关系很好的大臣来了!

    当然,也不乏那些巴结二老爷的大臣们,他们来是自有意图,假如二老爷这回安抚民心成功,那二老爷在朝中影响,就不是一般大臣所能比的了,他将是皇上重用的宠臣了!

    趁着二老爷还不算是皇上身边的宠臣,还是早日结交,要是二老爷哪天真的成功了,那再结交,就有些溜须拍马的嫌疑,不但给人留下话柄,二老爷到时会不会搭理自己,还另一话说!

    另外,即便二老爷失败了,到时对于二老爷落井下石,也有了有力的证据,因为他在二老爷堂上,亲耳听到二老爷说的,再有因为当初跟二老爷在一起,他还可以编编瞎话,责问二老爷当初为什么不听听自己的私下规劝呢?

    至于有没有规劝,鬼才知道,就这么一说而已,谁也没法去辨别!

    让人感觉,就是你二老爷一意孤行,才遭到失败!

    明白了没?这就是政治,这就是人心叵测啊!

    当然,现在,在二老爷家的这些大臣,还是抱着为二老爷作想而来的。

    他们也确实给了二老爷很多好的建议。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徐大人说的。

    徐大人的意见是,让二老爷把腊梅带上,说腊梅在灾区所起的作用,甚至比二老爷的作用都大。

    临走时,俊王爷还向二老爷点了点头,同意徐大人的说法,俊王爷悄悄对二老爷道。

    “这才是皇上为什么要你做钦差大臣的真正意图!”

    众臣走了后,二老爷还是一脸的懵逼。

    腊梅她有点本事不假,但是要她跟自己去处理如此大的事件??????

    二老爷就想了想,想了又想,想到头痛。

    最后,二老爷把腊梅叫来,说明自己的意图!

    可让二老爷没想到的是,腊梅像被马蜂子蛰了一样,立即跳开去,口里道。

    “老爷,我就是个丫头,国家大事,哪是我一个丫头能瞎掺和的?!”

    不论二老爷怎么苦口婆心地要腊梅跟自己去,腊梅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最后腊梅实在是没办法,对二老爷道。

    “您老要是缺个丫头,怕人照顾不好,非得让我去,我只好去,可其他的事,您老还是另找人吧,我这心里可烦着呢!”

    腊梅心烦,全府人都知道。

    腊梅的弟弟被关到锦衣卫的大牢!

    虽然腊梅没有出面,但是人家都知道狗蛋是腊梅的弟弟,还是给予他很多照顾的,除了在公堂上不打自招外,没有给他罪受。

    你说,这狗蛋什么都承担下来了还打他干嘛?!

    腊梅的爹娘就哭哭啼啼,早早晚晚来腊梅这里,要腊梅想想办法。

    “那牢头都说了,说在这满朝中,只有你能在皇上面前说个情,别人也没这个本事啊!”

    腊梅对于爹娘的无知,她不怪他们,但是这事确实让她头大,不管怎么说,狗蛋是她的弟弟。

    腊梅在家时,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五六岁的弟弟,还是比较疼的,虽然他被腊梅的后娘惯成那样,腊梅还是一如既往地疼他!

    腊梅心里清楚的很,自从她弟弟狗蛋被下了大狱,有好多腊梅不认识的人偷偷来给腊梅报信,说她弟弟狗蛋,就是人家的炮灰,大皇子与胡大公子,才是此次事故的始作俑者。

    不止一个人跟腊梅说!

    但是,腊梅能怎么办?腊梅管理着郭府,听来的消息可不比这些人少。

    她当然明白弟弟是替罪羊,那大皇子想太子的位置,都想疯了,他网罗了一些重臣家子弟,目的是再明白不过了!

    对于未来的皇帝之位,大皇子是虎视眈眈!

    对于弟弟狗蛋被胡大公子拉过去,腊梅一直是提心吊胆,害怕狗蛋跌入人家挖好的坑。

    从种种迹象表明,虽然胡大公子和大皇子不是有意把她弟弟往火坑里推,但是遇到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情况下,狗蛋的倒霉,是注定了的!

    不管怎么说,大皇子就是大皇子,皇上的亲儿子,皇上不能因为黄河决口,不能因为这个就要治罪大皇子。

    因为治理黄河,哪年没有贪官?你换别人去,也是贪。

    只是贪多贪少、有没有把事情做好的区别而已!

    工部尚书作为主要的责任人,治他的罪是无可厚非的,从他家里抄出来的银子,也是相当可观的!

    哪里来的?还不是贪污的么!

    再说胡大公子,他也就是贪污链条上的一个链子而已,迈过他,下面的官员也是一样地贪,皇上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也不好把这么大的责任怪在他头上吧?!

    总之,别人看问题,跟皇上看问题还是有区别的。

    也许大家都认为是大皇子与胡大公子,在此次事件中是为所欲为,在贪污公款上是有所为,在治理黄河上是有所不为。可是皇上却把这个责任从这两个人身上划过去了。

    腊梅能理解!

    腊梅能理解皇上,可是谁能理解腊梅现在的心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二老爷让她跟着自己去安抚灾民,可谁来安抚她腊梅?!

    腊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她没有这个心情去!

    腊梅不去,二老爷就想了半夜,第二天,二老爷就要求单独见皇上。

    二老爷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腊梅不愿意跟自己去,打死都不去。

    二老爷把这个难题推给皇上!

    二老爷就想:皇上您既然让我去安抚民心,您的目的就是想让腊梅跟自己一同去,那好,腊梅的弟弟如今被下入死牢,腊梅的心情不好,她拒绝二老爷给她派的这么个重任,我是没办法,您皇上想办法吧!

    皇上就皱着眉头,看着二老爷道。

    “郭爱卿,腊梅可是你的侄儿媳妇,你是郭府的主心骨,你让她去,她敢不去?”

    “皇上,您是不了解腊梅还是怎么地?她以前确实怕过微臣,如今她怕谁呀?”二老爷低着头,叹了口气道:“皇上,也不怕您笑话,自从以前贤儿把她给骗了,她拿刀家前家后地追着贤儿要割了他的玩意儿之后,她怕过谁?说她胆儿小,可是皇上,您是不知道,她胆儿要是大起来比谁都大,微臣要是把她给逼急了,怕她撂挑子连咱府里的事她都不管,就在昨天,她在我面前还硬说她就是个丫头,皇上,您让微臣如何是好?”

    “不是,她为什么呀?为什么就不愿意跟你出去啊?”皇上疑惑问道。

    “皇上,她是为她的弟弟!”二老爷抬起头,看了皇上一眼,见皇上身子后仰,锁着眉头看着自己,二老爷把头低了下去。

    半天,皇上才道。

    “噢,朕听了半天,你这是来跟朕谈条件的呀?要朕下旨放了她弟弟呀?”

    二老爷哭丧着脸,对皇上道。

    “皇上,您这不是冤枉微臣吗?微臣哪敢跟皇上您谈条件?就腊梅的弟弟,那个叫狗蛋的小子,微臣恨不得捏死他,微臣恨不得皇上您立马下旨,把他给杀啰!他和他的爹娘,来京城,连招呼都不打一个,把家里锅碗瓢盆都拉来,还要住进我郭府,想必皇上您也都听说了吧?!他来了这些年,老是扛着腊梅的名号在外面混,他给腊梅惹了多少麻烦?整天打架斗殴,要不是遇到大皇子??????”

    “不要提他,提他作甚?!”皇上冷了脸,立马止住二老爷,接着又道:“腊梅的弟弟,他自己招认,你让朕怎么办?!”

    二老爷看着皇上,他没想到皇上会这么说。

    皇上既然这么说,也就意味着皇上也不想把罪过加在腊梅弟弟的头上,只不过是迫于无奈,这小子自己招供,把什么都担下来的!

    要知道,腊梅的弟弟狗蛋,自从跟在大皇子和胡大公子的后面,自从腊梅上回问过胡大公子后,大皇子就给他谋了个职务。

    这个职务,才是害了腊梅的弟弟真正原因,他要是单单就是个跑腿的,依照皇上的意图,完全可以额外开恩释放。

    皇上毕竟不想得罪腊梅,腊梅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啊?不但稳定江山,还给后宫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

    后宫嫔妃,老是在腊梅的话题上,才可以取得难得一致的和睦聊天!

    但是,腊梅的弟弟狗蛋装英雄,把所有的事情揽在自己的身上,他当然得杀头了!

    之所以现在没有杀,只是来年的秋天还没到,得等到秋后问斩,得等到所有的人犯一一审理清楚,一起问罪。

    如今狗蛋还在牢里蒙在鼓里,他还不知道自己犯的多大的罪,此时对他的审判只不过还没有最后定罪,得把地方上的那些贪官以前贪污的钱款一一查明了,好一起上断头台!

    现在,二老爷就站在那里,他也不言不语,皇上看着二老爷,就像看着根木头似的。

    这两人就这么僵持着。

    很显然,皇上看出来了,二老爷这是耍赖了,皇上要腊梅去安抚民心的心里,被二老爷知道了,二老爷这是单等皇上把腊梅说动。

    皇上想,这腊梅要是不去,要二老爷去也没什么用,这可咋办?

    皇上要腊梅去,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皇上要让腊梅挂着钦差大臣的头衔,那腊梅肯定不会同意的,皇上已经领教过这个丫头的厉害了。

    在皇上看来,腊梅就是个不愿意上台面的丫头,其实在皇上看来,腊梅身上所具备的能力,还真不是一般大臣所能比的。

    皇上为什么要把二老爷给拉出来,还不是因为腊梅么?!

    皇上本来以为,腊梅是郭府的人,二老爷做了工部尚书,遇到这么大难事,腊梅没有理由不为二老爷作想,不为郭府作想!

    皇上还怕郭府的二老爷想不到腊梅,还很隐晦地把自己的意思透露给俊王爷,皇上甚至都不用想,俊王爷肯定会告诉二老爷的,毕竟事关国家大事么!

    可没想到,腊梅的弟弟狗蛋,就是块绕不过去的绊脚石。

    二老爷的话不得不让皇上重新思考。

    二老爷说想捏死狗蛋,这个皇上信!

    锦衣卫就是皇上的耳目,有关于郭府的那些奇闻异事,皇上早就心知肚明。

    这狗蛋咋整?

    要是不给腊梅一个说法,这个丫头就死活不肯出去。

    腊梅怎么就这么能干?处处都能想出主意?!

    皇上开始怀疑了,怀疑腊梅是否背后有人点拨了!

    就在二老爷回府后的第二天,果然,皇上得知,腊梅的身后确实有个不一般的谋士,那就是她的干娘徐妈!

    当皇上打听到徐妈才是腊梅身后的真正谋士时,当皇上得知,是徐妈告知腊梅,此次能救狗蛋的唯一办法,就是腊梅拒绝跟二老爷去安抚受灾的民众时,皇上不但不生气,皇上反而笑了!

    皇上为什么高兴呢?因为皇上看到了希望!

    这说明腊梅背后的这个徐妈,就是个人才呀!

    于是皇上立马让公公去传腊梅。

    腊梅进宫后,皇上又与腊梅有哪些交锋,且看下回分解!御赐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