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母亲的故事 » 母亲的故事;第十四章(1)3005次军列

母亲的故事;第十四章(1)3005次军列

    抗日战争前的东北铁路,中国人自己修的加上老沙俄修的就有1000多公里。“九一八”之后,日寇占领东北全境,为了方便掠夺资源,又新修了约5700多公里的铁路。但抗战胜利后,东北经历了苏联红军与关东军的激战,后来国共两党又调集重兵抢占东北,双方交战中铁路破坏严重,3700多公里的铁路线被拆毁,上千处桥梁、涵洞遭破坏,铁路沿线的通信、给水、站舍等设备也遭到严重损坏。

    黑子家两代人都奋斗在铁路线上,组织上知道黑子熟悉铁路工务段的工作,就派他带上一个连的兵力协助铁路工人,立刻抢修铁路。黑子找到他师傅老张以及工友们,让他们积极报名参加,很快就组成了好几百人的抢修队,阜新市政府大力支持,给抢修队拨粮拨款,黑子和战友们把政府补助的煤炭和粮食,直接送到各家各户,解放了的工人们表现出高度的阶级觉悟,在解放军的带领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

    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铁路的统一管理和指挥,中共东北局正式组建了东北铁路总局,并决定借鉴苏联红军建设铁道兵的经验,成立一支专门修路、护路的铁道兵部队。1948年7月5日,在哈尔滨西岗召开的铁道纵队成立大会上,东北军区副政委罗荣桓传达了命令。整合2万大军接收和抢修东北全境铁路。

    原护路军总部和牡丹江军区机关,合并组成铁道纵队领导机关,以护路军7个步兵团为基础,补充8500人,东北各地铁路局,共抽调出1200多名员工为技术骨干,整编成4个支队,黑子被铁道兵部队任命为连长,这支铁道纵队迅速在北宁线和各处铁道上,抢修遭到严重破坏的线路和桥梁。

    到辽沈战役前,铁道纵队控制和修复的铁路,占全东北通车线路里程的98%,修复机车885台,为下一步调运大军和辎重打下了基础。

    这天下半晌儿黑子回来了,三妹说“今儿个怎么有空儿回来的早了”,“想你了呗”黑子笑嘻嘻地说,“我愿意相信你的话,你终于有时间想起我了”三妹放下手中的活儿逗趣儿地说完,就起身要给黑子做饭去。“不急天还早,我今天在家里住”黑子说。

    其实黑子是要去执行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什么时候能回来都不好说,任务是绝对保密的他什么都不能跟三妹说。所以他安排好工作,提早回来想跟三妹多呆会儿。

    黑子搂住三妹深情地说“嫁给我后不后悔,我不能在家陪你,还让你整天提心吊胆”,三妹摸摸黑子的脖颈,从里边拽出她们结婚时,黑子做的那个鲜红的玛瑙挂件,又把自己脖子上挂的那个也拽出来,把两半个对在一起,鲜红的太阳和雪白的月亮就合成了一个园,“你说的结婚誓言不记得了”三妹问,“记得,当然记得,咱俩永远在一起,一辈子不分开”黑子说。“遇见你就是太阳送给月亮的那个光,是我一辈子的福气”三妹说。黑子感动的眼眶湿润了,他深情地说“等全国都解放了,大家都过上了太平的日子,我就天天在家陪着你,哪儿都不去了”。这天三妹给黑子包了他最爱吃的酸菜馅儿饺子。

    第二天早上三妹恋恋不舍地叮嘱黑子注意安全,目送他大步流星地出门走了。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攻锦打援”的作战方针,调动主力部队从长春、四平地区南下,切断华北国民党增援锦州的陆上交通。

    9月13日,解放军攻克昌黎,揭开辽沈战役的序幕。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打下锦州成为解放全东北的关键,前线将士积极备战,箭在弦上,攻坚战即将打响。

    此时的国民党势力依然强大,与我东北解放军展开了殊死的较量。他们依靠空中优势疯狂轰炸我军后方运输线。铁路线上的通辽、新立屯、彰武等地,都是他们重点轰炸的对象。我军当时对空作战力量薄弱,无力承担后方防空任务,数列开往前线的军火列车都被炸毁。同时,敌人还在东北解放区派遣大批特务分子混进铁路部门,刺探军情,大搞破坏。一时间,铁路、公路运输受到很大威胁,前方军火供给中断,军情十分危急。

    9月27日晚,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和东北铁路总局决定,必须将一批军火在3天之内通过铁路抢运到前线。

    这是一趟及其重要必须完成的运输任务,车次确定为3005次。

    哈尔滨铁路局选定了质量最好的1195号机车作为牵引车。从东北各机务段精心挑选了,由16个党员组成的特殊包乘组,他们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以及面对困难的强大心理素质。黑子的师傅老张在机务段工作几十年,对机车了如指掌,有丰富的临场经验,他也积极要求参加了包乘组。

    部队领导慎重考虑,决定让黑子率领一个排的战士,负责押运保护。组织上知道,别看他只有23岁,从10岁起就在父亲身边担任地下交通员。经历过多种战斗考验。这趟运输任务极其艰险,敌机在天上不停地轰炸,如果某节车厢被炸要迅速拆解分离,操控人员不仅要胆大心细,还要技术熟练,黑子在这一方面是内行,经验丰富,既担任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组织上让他跟机车组密切配合挑起千斤重担。

    机组立即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穆成斌担任支部书记。司机长范永代表机组,从首长那里领受了这一既危险又光荣的任务。

    为了保密起见只有黑子和范永知道车上装了1700多吨军火,光炸药就有8车皮,炮弹24车皮。尽管乘组其他人员不清楚运输的是什么,但是都明白,此行责任重大,艰险万分。临行前,他们面对党旗宣誓: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列车安全。

    1948年9月28日6点50分,3005次军列火车,驶出了昂昂溪车站。

    从昂昂溪到锦州前线,铁路线已被我军控制,但由于没有制空权,敌人的飞机白天飞来飞去,一刻也不离开铁路线,重点轰炸的就是我军火运输车。

    第一站3005从昂昂溪出发直达郑家屯,刚出发时在我解放区后方比较安全,火车加足马力全速前进,下午16点50分到达白城站,为了赶时间,水箱上满水立刻出发,29日凌晨5点半途径玻璃山站没有停车,10几个小时就跑完了448公里的路程。

    傍晚17点30分终于驶进了郑家屯站,站长带人送来一面袋子苞米面带馅大饼。一到郑家屯气氛立即开始紧张起来,这个车站在空袭中受损严重,列车已进入了敌机的空袭范围。乘组研究决定昼伏夜行,利用黑夜掩护躲过敌机的空袭。

    他们匆忙吃了点东西顾不上休息,于当晚20点30分又出发了,3005次列车关闭了所有灯光,趁着夜色快速驶向下一个车站:通辽车站。这里已接近前线,国民党空军严密封锁了铁路线,由于遭到空袭,这一段路的沿路信号机已被全部炸毁,没有任何信号显示,也不能打开车灯。列车在黑夜中摸索前进,不时能听到敌机或远或近的轰鸣声,每个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怕什么来什么,走了没多久,天空突然间亮如白昼。这是敌机投下的照明弹,地面的一切瞬间一览无遗。列车当即被发现,敌机像苍蝇一样绕着列车前后疯狂扫射。

    黑子和战士们机警地观察着空中,大冷的天儿握抢的手都出了汗,司机长范永亲自驾驶,只见他手握闸把,在列车全速行进时不时把大闸一扳。让火车冒出大量浓烟,遮挡敌机的视线。照明弹失效后,火车和飞机在黑暗中斗智斗勇,敌机在浓烟里看不清列车,不停地在上空盘旋,只能向列车的大概位置胡乱扫射。

    列车继续保持着高速行驶。范永头脑也在飞快运转,脑门上豆大的汗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范永知道双方都在高速运动中,天上的飞机要打移动靶也并非易事,只有保持速度才有希望耗尽敌机的弹药,成功抵达下一站。

    但是敌机依然紧追不放,火车再快也快不过飞机,万一被它击中车厢里的弹药,就会引发连环爆炸把整趟列车炸飞,后果不堪设想。距离下一站还有很长的路,形势相当危险。

    正在这危急关头,距离铁轨两百米左右的公路上突然冒出了灯光。眼尖的人喊了出来:“快看,是汽车队”,说时迟那时快,眨眼间,公路上汽车大灯全部亮开,一大串儿,十分醒目,中间还夹杂着长长的喇叭鸣叫声。

    一直追着列车扫射轰炸的敌机,突然转向了公路上闪着车灯的汽车,黑子和机车组的人明白了,本该在黑暗中保持沉寂,隐藏自己行踪的汽车部队,主动暴露自己,就是为了吸引敌机的火力保护军列。

    敌机以为找到了真正的军列,一股脑把所有的炸弹都投了下来,呼啸的爆炸声响了大半天,再看公路上已经是一片火海,汽车被炸的满天飞。足足轰炸了10来分钟,敌机终于心满意足,呼啸着飞走了。

    3005次军列机组人员目睹了这一切,他们的拳头都攥出了汗水,大家的眼眶都湿润了。机组没有人吭声,心里默默为汽车兵的自我牺牲难过而又感激,他们带着对这些无名英雄的无限敬意,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更加仇恨,卯足了劲儿加速前进。

    后来知道这支汽车队,掩护列车的行为并不是事先安排的,而是他们刚好行驶到这儿,发现了敌机追着军列疯狂扫射。虽然他们不知道车里装的是什么,但在这大战前夕北宁线上的列车,在这黑夜中奔向前线,必定在执行某项重要任务。长长列车的运载量十倍百倍于汽车队,如果让敌机得手,无疑损失非常巨大。所以这些同志便自发自觉的,主动的牺牲自己,挺身而出掩护了这趟军列的安全。

    范永后来将这件事写入了报告里呈交给上级。

    在共和国的解放战争中,出现过许多这样的烈士。他们素不相识,甚至从头到尾未曾谋面,却愿意主动的、自发的、勇于牺牲小我以成就大我。这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走走停停了4个多小时,3005次终于抵达了通辽车站,这个指定的停留站点有部队保卫,较为安全。大家跳下列车一检查,都伸长了舌头,不光是牵引机车被击中了若干弹孔,就连车厢也被击中了20多处。只要一发子弹引爆车里的炸药或炮弹,3005次的任务就彻底告吹了。攻打锦州,解放全东北的历史,恐怕也就要改写了。

    列车在车站休整了两个多小时继续出发,30日凌晨5点抵达阿尔乡车站,天色渐亮,为了保证安全,机组决定停止行驶。

    阿尔乡是个小站,由于太过简陋,没有什么价值,这里还没有遭到过敌机轰炸。但是32节的3005次庞大车身在空中看目标非常明显。这里已经是前线,敌人的飞机随时可能飞临头顶,一旦被发现,必定会招致空袭。静止的列车很容易被击中,阿尔乡站立刻就会变成一片火海,后果是我们难以承受的。

    范永和穆成斌召集大伙商量打算利用树木,将3005次与周围的环境隐藏到一起。但是站长表示了担忧,阿尔乡站实在太小,没有什么遮蔽物,庞大的列车即使全用树木覆盖起来,在空中看起来也还是一整列火车的样子。万一国民党飞行员感到不对劲,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就算只是有所怀疑,哪怕随便扫射几下,也可能引爆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