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母亲的故事 » 母亲的故事;第十五章(4)战场上的父亲

母亲的故事;第十五章(4)战场上的父亲

    二姐把父亲拿回来的小册子念到这儿,我们基本知道了,黑山阻击战的大概过程。听到;黑山、大虎山、新立屯这些熟悉的地名就在附近,更感觉辽沈战役这场大仗就在眼前发生过,那些英勇无畏的解放军,不怕牺牲拼死战斗的感人场面历历在目,我边听边为他们捏把汗,为他们呐喊助威,为他们感动的流泪。尤其听到解放军3纵,曾经在高山子火车站附近战斗过。就觉得我们这个车站旁的小村庄,也有了英雄气场儿。

    如今刀光剑影远去,炮火硝烟散尽,面对历史的天空,我们生活在英雄撒过热血的土地上,顿生一种自豪的肩负感。

    趁着父亲有空的时候,我们要求他讲一讲,参加辽沈战役的亲身感受。父亲爽快的答应了,他边回忆边讲述,目光里闪现着曾经的激情。

    “1948年10月,咱东北那时候比现在冷得多,10月份就已经下了大雪,我带着担架队赶到黑山前线的时候,就感觉嗖嗖的枪子儿贴着头皮飞,有些人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了,有的往回跑。战场不止在一个地方,哪个地方枪声稀疏了,我们就往哪奔,猫着腰快步蹿到战壕里。刺鼻的硝烟和血腥味儿混在一起,战士和焦土都是黑乎乎的,摸摸哪个伤员还有气,抬起来就走,血流不止的伤员痛苦的样子,让我们急的也不知道害怕了,一路小跑,快点就能多救几个。

    伤员先抬到山下急救帐篷里进行抢救包扎,然后再抬到各村儿里的野战医院。我让胆小的担架队员,把伤员往村里抬,我跟几个胆大的党员到战壕里去抬伤员。太残酷,有的战士伤的都站不起来了,还趴在战壕边向敌群抡手榴弹,不能动的就躺在地上给枪膛压子弹,有的战士刺刀和敌人同时刺中,我们拔半天才能把他们分开,有的机枪跟前躺着一堆死伤的战士,我们后来扔下担架,一人背着一个往山下跑,这样能快点”。

    我问父亲“听说您都累吐血了”。“是啊,看到解放军那么不怕死,我们也得玩命啊,不然对不起他们呐”父亲说。

    父亲继续讲“敌人也很惨,他们的物资全靠空投,有一些都飘到了我军阵地上。成片的死尸撂在山坡下面,没死的在那鬼哭狼嚎。国民党不得人心,老百姓谁会冒死救他们呐。解放军打扫战场的时候,才对他们进行了救治”。战场上除了死尸,到处都是敌人扔下的步枪、机关枪、小钢炮,汽车还有装甲车”。

    溃退的廖兵团的官兵像羊群似的到处乱窜,狼狈不堪。田野上村庄里,到处是胡撞乱蹿的敌人散兵。我们的战士、炊事员,民工、和我们这些担架队,都投入到抓俘虏的战斗中。廖耀湘买了一身老百姓的衣服化妆逃跑,结果还是被解放军抓住了”。

    “那您有没有抓到几个俘虏啊”我又问。“咳,国民党兵有的几天都没吃饭,我们把大笸箩馒头抬到他们阵地对面,他们饿的,扔下抢就投降过来抢着吃,那抓的俘虏老了去了。战士们还教会了我扣扳机,让我拿着枪和他们一起押俘虏,黑压压的一大片,你说我抓了多少俘虏”。

    父亲说着把大手一挥,好像当年的情景就在眼前”。

    父亲感叹地说“战争真是太残酷了。从9月份合围锦州开始,打了塔山阻击战,打了锦州城,黑山阻击战又打到10月底,五六十天,大大小小的战役没日每夜的打。紧接着又追缴向沈阳逃窜的廖兵团。解放军马不停蹄,战士们太辛苦了,有的走着走着吧嗒倒地睡着了,班长在前头牵根儿绳,战士们在中间抓住绳子,副班长走在后面,摇摇晃晃边走边睡。有时候枪声刚停我们到战壕里抬伤员,扒拉半天战士也不动,摸摸还有气儿,就抬着走了,几个小时到了野战医院,刚放下他不楞一下爬起来抓着枪就跑了,原来是睡着了,我们的战士太疲劳了”。

    父亲说到这儿停了一下说,“解放军可以英勇杀敌,可以不怕流血牺牲,但是他们都是年轻人,没时间睡觉,困倦的突破了生理极限,控制不了自己了。所以我们抬担架的也不生气,理解他们”。

    父亲接着说“黑山大虎山激烈的战斗过后,我们跟着部队继续去攻打沈阳,溃退的廖耀湘兵团,被解放军打的乱了套。包围圈越来越小,敌我两军的战斗队形完全搅在一起,犬牙交错。解放军以团为单位、以连为单位、以班为单位的都有,各自为战。

    “为了通知他们向沈阳集结,部队首长想出一招,通知各部队不必浪费时间集结,都从原地向沈阳进发,边走边恢复建制。一路上到处插都着路标,墙上、树上都刷着标语,指示沈阳的方向,女战士宣传员,站在路口高声念顺口溜,‘同志们别停住,向着沈阳迈大步,到了沈阳合一处儿,围剿敌人解放沈阳是任务’。

    从锦州到义县、黑山、大虎山、北镇、新民、新立屯,绕阳河,那战场大了去了,走一路到处都是人”。

    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把大手向前方挥去,他的眼前又浮现出当年那恢宏的战争场面。

    过完年父亲就回沈阳上班去了。

    二姐继续给我们念解放沈阳的过程,“解放军各部队迅速向沈阳兼程前进,在广阔的辽西战场上成千上万路纵队,一齐直逼沈阳,10月29日从长春南下的12纵和一兵团独立师,一连攻克铁岭、抚顺、本溪诸城,同时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包围沈阳。

    10月30日沈阳的“剿总“大楼里,听说解放军过了辽河,人心惶惶已无人办公,一度耀武扬威的高官们,一心只想逃跑。

    北陵机场一片混乱,一架运输机上挤满了要逃跑的,省主席、秘书长、中将参议等一大帮官僚。飞机刚要起飞卫立煌来了,这位率领30万大军的剿总司令已经无力回天,要坐这架飞机逃跑。宪兵冲上去把飞机上的人拖的拖拽的拽,统统赶了下去,飞机起飞了,卫立煌无可奈何地丢下他的幕僚,丢下他在东北战场上的噩梦仓皇逃跑了。

    10月31日我12纵和独立师攻打沈阳铁西区,这里的守军是敌207师青年军残部,他们是蒋介石的铁杆部队,死不投降非常顽固,所以铁西区的战斗非常激烈。

    卫立煌留下守城的周福成部队,逃的逃,降的降,剩下了他一个光杆司令。11月1日拂晓1纵2纵相继抵达沈阳城下,很快突破城防工事,进入市区。

    到处是国民党溃兵,成帮结队打着白旗找解放军受降,我们的战士冲进一个兵营高喊‘不许动举起手来’,国民党兵事先就准备好了投降,齐刷刷地扔下抢,举起了双手。

    一纵有一个战士,只身冲进市中心“剿总”的战车团大院,“不许动”他端枪大吼到,国民党兵说“我们早就不动了,没放过一炮,不信你来验炮口,这个解放军战士仔细一看,汽车、装甲车、坦克整整齐齐地排着,驾驶员笔挺地站在一旁,等待接收。

    沈阳城里的国民党兵,到后来没等解放军喊举起手来,就说“我们早就放下武器了”。只见卡宾枪、机关枪、小钢炮,都整整齐齐摆放在一边,俘虏排着队垂手站立。央求说“解放军大哥有没有饭吃,太饿了”。战士们看俘虏太多了,没人看管,大冬天急得脑门子上直冒汗。开上敌人的吉普车,满大街转着找上级。后来地方党组织的同志收容了俘虏。动员市民支起大锅。给他们做饭。

    11月2日敌青年军207师在我优势兵力和火力打击下,终于全部覆灭。至此,沈阳城国民党守军被歼13万,被俘虏十几万。沈阳全部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