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母亲的故事 » 第十七章(3)大院里的新生活

第十七章(3)大院里的新生活

    七哥和大姐去了从西安来的路上,经过的纺织城上中学。学院里还有其他人家的孩子也在那里上学。陌生环境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服务社的后门马路对面有一块空地上堆着无烟煤,一个大磅秤镶嵌在地面上,我们从这里买到煤背回家,还不能直接烧火,邻居梁阿姨特别好,是个山东人,她家也有三四个孩子,大男孩叫兵兵,二女孩叫秀秀,跟着她们家的孩子,我们到围墙外边的野地里挖来黄土,参在煤面子里,加上水和成煤泥,摊在地上再切割成巴掌大的方块,等到晾干,就成了一个个的煤饼。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每次做饭,我们姊妹都轮流拿芭蕉叶的扇子,给炉膛扇风,呼啦、呼嗒啦、什么时候火起来了才停止,不知道扇坏了多少芭蕉扇。因为每天生火很麻烦,厨房里的炉子是不息火的,做完饭就把炉子的通风口堵上,上边再用面煤把火压住,这样下顿做饭只要把炉子捅开一通风,再扇呼扇呼,火就着上来了。

    我们楼上住的叔叔阿姨,有医生、教员、干事、参谋、还有幼儿园的老师,我们这栋楼是91号,后边那栋是92号,前边那栋90号楼的东头一层是临时幼儿园。它的前边是一大片平整好的土地,周末露天电影在这里放映,我们拿上小板凳早早的去占地方,部队的军人手里拎着小板凳,排着整齐的队伍,坐在家属小孩的后边,我们已经在这里看过两场电影了。这片空地的前边有一排平房,那是学院的汽车连,车库里停着好多辆解放牌儿大卡车,再往前就是学院大门口的马路。

    大筒子楼,一层就住五六家,哪家都有三四个孩子,只要有人招呼,我们前后楼的孩子们就都呼啦啦的出来了,藏猫猫、踢沙包、滚铁环、跳皮筋,那时候作业不多,玩到吃饭才回家。

    我家买了一个缝纫机,谁家孩子的衣服破了,母亲就主动帮他们缝一下,有的家长晚上开会,母亲就帮他们看一会儿孩子,有时候不会做针线的阿姨,还会找母亲给孩子做棉衣。母亲的热情和勤劳,让楼上楼下的邻居们很快都跟她亲密起来。谁家有多余的粮食都给我们送来,服务社买菜的朱阿姨住在我们三楼,她经常把菜店最后的菜,一角钱买给我们一大堆。有时候她站在沟上的马路上,朝我们家喊,我们就拿个脸盆上去,她把最后的西红柿给我们装一脸盆,只收三分钱。肉店的钱阿姨每次我们拿半斤的肉票,她都给称一斤。服务社有时候会处理一些不要布票的布头,卖布的阿姨就提前通知母亲去买。

    学院的建设依然在进行,沟下90号楼前边又加盖了两栋家属楼,学院东边的教学区推土机、挖掘机不停地突突响着,据说还要建一个50米长25米宽标准的游泳池。

    父亲每天都很忙,下班回来一身的疲惫。每个月两三斤的肉票,母亲说父亲工作太辛苦,做好了红烧肉都留给父亲吃,我们每个孩子从来不争嘴。父亲一个月80块钱的工资养活我们一大家子,实在是捉襟见肘。

    从服务社往西南方向走也有一条大水沟,用鹅卵石砌垒的沟壁显得整洁干净,哗哗的泉水从白鹿原山上一路流淌下来,经过寇家村边一直流到院外边的农田里。在水沟旁边有一片果树林,有杏树和柿子树,茂盛的树冠葱郁如盖,浓荫蔽日,杏子成熟时一阵风过,落到地上的杏子摔开两半,杏核滚落一地,每天早上母亲到这里能捡一脸盆的杏核,回家摊在窗户底下晒干,等到冬天把杏仁砸出来做咸菜非常香。楼里的邻居们尝到了都说好吃,第二年杏黄时节他们也跟母亲一起去捡杏核。

    有一天我咳嗽发烧了,母亲领着我穿过这片果树林继续往西南角走,眼前出现一栋二层的楼房,这就是全院的人看病的地方,叫卫生处,在它后面的坡上还有一栋稍长一些的二层楼,叫修养所是住院的地方。挂过号母亲拿出医疗本儿,医生给我开了一些感冒药,又让护士给我打了一针,一分钱也没有收。

    回来的路上母亲领着我从卫生处前的马路往回走,在水沟边的西南方向的山坡下,有一个尖顶的宽大瓦房,快有一栋楼那么大了,母亲告诉我这是大礼堂,是开大会和演戏的地方。继续往前走出现一片樱桃树林,一直延伸到山根底下,往左一拐,处长们住的团职单元楼前面有一条马路直通服务社,穿过服务社过一条马路就是我们的沟下了。

    沟下大楼梯两侧的斜坡上种着密密匝匝的刺玫,坡上开满了各色鲜艳的花,弥漫着香气。每天清晨父亲起的特别早,他先拿大竹扫把从楼前扫到楼后,等我们起来了他就让我们姊妹几个,把这个大楼梯从上到下都打扫干净,然后才是吃饭上学。

    学院初建时周边的环境自然而荒凉,野兔、野鸡、刺猬、獾子时常会蹿到院子里,从马路上蹒跚而过,人们不止一次在山坡上遇见了狼,有一次夜里巡逻的战士,竟然在食堂旁边遭遇到狼,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警卫连出动一个班的人马,夜晚在山坡上蹲守,最终打死了两只狼,为了让大家知道这个消息,战士们把狼挂在服务社西面的电线杆上,我们都跑去看了个究竟,寇家的村民也来看了,他们说以前工地没开工的时候这里经常有狼出没。附近的村民都把空工院叫工地,这个称呼多少年来一直在周边的村子流行着。

    院里随即贴出安民告示,狼已经被消灭了,大家不要害怕,可以放心出门。后来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人越来越多,慢慢的见不到狼的踪迹了,它们可能逃进了秦岭山。但其他的小动物还是很多。

    院内的子弟小学终于建好了,就在服务社西边不远处,一片围成一圈的尖顶平房,南边、东边两排教室,中间是操场,西边是毗邻寇家村的围墙,北边一排房子是老师办公室,后窗外有一条路通往寇家村。除了我们院内的孩子,寇家村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