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系统教我打江山 » 第015章 合作【下】

第015章 合作【下】

    悦来酒楼灯火通明,往来喧闹嬉笑声映衬着江南的繁华。

    三楼的包厢之中,杨祺正抚着长须与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谈笑风生。

    “刘兄,多日不见,你又富贵了许多。”

    “哈哈哈,杨兄可是在打趣刘某吗?”刘存友抚着肚子作笑,问道:“今日不是引荐一位小友与某认识吗?他人呢?”

    杨祺指了指窗外,解释道:“陈小友去取东西了。”

    “东西?”

    杨祺神秘莫测的笑道:“某知道刘兄经常去河东贩卖丝织,刘家也有自己的船队。在这江宁地界里,谁不知道刘兄的大名?”

    他先是夸赞了刘存友一番,紧接着说道:“而这位小友发明的煤球,寒冬时节取暖可有奇效。如今江南已过寒日,而江北则依旧冷冽,拿去售卖岂不是能发一笔财?”

    刘存友听了杨祺的话,半天都没听明白到底要他卖什么东西。

    望着他脸上的疑惑神色,杨祺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楚。

    说话间,包厢门被推开,陈川姗姗来迟。

    他一脸歉意的给二人道歉。

    杨祺倒是大手一挥,让陈川快快坐下,好好给刘存友说说煤球的事情。

    陈川吩咐酒楼的伙计把事先寄存在此的蜂窝煤和煤炉搬了进来。

    盯着酒楼伙计们手中抬着的煤炉和黑不溜秋的蜂窝煤,刘存友脸上充满了疑惑。

    “这是?”

    “刘大人,此乃蜂窝煤。”陈川指着煤炉又说道:“这是燃烧蜂窝煤所需的煤炉。”

    “哦?”

    刘存友倒是来了兴趣,目不转睛的盯着煤炉。

    陈川见伙计们退出了包厢,亲自上手点燃煤炉示范。

    燃烧着的煤炉倒是吸引了刘存友,他咂舌称奇道:“先前刘某家中也烧过煤炭,为何这蜂窝煤的烟雾很淡,且不呛人?”

    “是因为我用秘制方法制作,燃烧时长比木柴更长,价钱也比木柴便宜。”

    陈川将蜂窝煤的售价告知了刘存友。

    刘存友一阵惊呼,这东西才卖三文钱一个?

    “冬季一日需多少个取暖?”

    “整日取暖的话,十个左右,一夜四个足矣。”

    刘存友暗地里算了下取暖费用,最多一天三十文,一般百姓家往往都是晚上归家才会烧柴取暖。

    对于百姓来说,倒也能接受。

    “你是想让刘某拿来在售卖?”

    陈川点了点头,说道:“想让刘大人全权代理。”

    “代理?”

    很显然,刘存友并不懂这个稀奇的词汇是什么意思。

    “就是今后所有蜂窝煤的售卖全部由刘家负责,煤场只管生产。具体蜂窝煤是卖到哪里,煤场不过问。”

    刘存友这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当下问道:“那刘某拿货的价格?”

    “三文钱。”

    原价拿?

    三文钱拿货,若是算上人工与船运成本,到河东道售卖的话,最便宜也不能低于五文钱。

    杨祺在一旁吆喝着二人边吃边聊。

    刘存友此刻心思不在酒肉上,而是暗中思考,商人本性让他此刻很难把心思放在其它事务上。

    蜂窝煤不大,看这重量一船应该能运两万到五万个左右。刘家的船并不大,都是些中小型商船,若是大一些的,一船运十万个都没问题。

    刘存友掂量过煤球的重量,一只煤球大约有一斤多重。

    河东道本就盛产煤,拿去河东道售卖的话,利益微薄,不太好出货。

    那么唯一能贩卖的地方,只有河北、河南和关内三道,关内太远运输成本会增加。河南河北两道最为划算,只须沿运河北上,落船即可售卖。

    “煤场一天能出多少煤球?”

    “目前只有二十名工人,他们分工各不同。现在一天大概可以生产五千左右,应该完全足够。”

    “刘某这里有大小商船七只,不可能全部拿来运煤,至少要留三只继续贩卖丝织瓷器。”刘存友思考道:“按四艘商船每艘能载煤球两万来算,分批次北上的话,倒也足够。”

    陈川算的没错,刘家船只北上,一趟来回至少要半个多月,慢一些的要一个月。现在四天就可以装载满一艘商船,分批次北上可以源源不断的将煤场内的货物倾销一空。

    而刘存友,则考虑的较为多一些。

    他还得确保每船的利润。

    以往贩卖丝织陶瓷等物,一船能获利少说百两,多则千两。

    但更多的时候要看其它同行的脸色,血本无归,亏个几十上百两的时候也不少。

    现在如果贩卖煤球的话,一船的利润可能也只有百两左右。这还是按满载来算,如果仅靠一船两万只煤球贩卖的话,利润虽然不高,但是却稳定。

    毕竟独营的特权摆在那里,没有同行的竞争,是个长久买卖。

    煤球北上的价格,肯定不能低于五文钱。

    对于北方柴火的价格,刘存友略知一二。北方严寒酷冬,取暖燃料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三斤柴火能卖到近二十文钱。如此一对比,有了煤球之后,百姓们冬季取暖费会少许多。

    这生意虽然利润低,但是却稳定持久,可以一搏。

    至于如何提高利润,这可难不倒精明的刘存友。他打算将商船改造一下,去除掉一些繁琐的船只结构,完全改成运煤的货船。这样一船还能至少多装载一万只煤球。

    大一些的商船,一船利润两百两,相当可观。

    心中有了定数的刘存友,笑着举起手中的酒杯:“这买卖刘某接了,但是先说好,第一批货刘某可拿不了多少。”

    刘存友的小心谨慎,陈川见怪不怪。

    毕竟是商人,小心为上,万一运到北方销量不好,岂不是白白赔钱?

    杨祺见刘存友答应合作,自然也是开心,当下吩咐人拿来笔墨。

    有他做中间人,陈川和刘存友简单签署了一份契约。

    双方约定,长江以北的地区,全权由刘存友负责售卖。而江南,则是陈川自主售卖。对这一点,刘存友并无异议。毕竟江南的销路远远不及江北,蜂窝煤要想赚钱,主要还是依托江北的市场。

    达成合作的三人,都满意的浮饮一大杯。

    刘存友约定好明日就派人送上订金,至于装货的问题,需要陈川配合将煤场中的煤运到码头。

    青龙山煤场距离码头并不远,运输也极为方便。毕竟江南河流众多,淮水分支从山脚而过,灌入长江。

    陈川都在考虑要不要在青龙山脚下开设个新码头,然后制作个简单的皮带运输设备,这样也能节省不少人力。

    到时候刘家的船队可以从淮水直入长江北上。

    好像这个想法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