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保卫庄稼 » 第三十六章 安必道献策

第三十六章 安必道献策

    院门到院子空地之间有一截通道,上有顶棚,高悬中天的月亮光芒直射,月光直肠,不会探头探脑,曲里拐弯,门道里还是漆黑一片,只是因为院子中间盈满清冷光辉,门道里的漆黑被映衬的不是那么黑如泼墨,隐晦显物。

    门开了,开门人默然无声,矗立门侧。

    李伟功看不清楚开门人面目,隐约可见开门人曲腰恭请的身型轮廓,微微颔首,高不及肩,心想必是老安无疑。

    老安禁声不语,

    队长屏敛声息。

    李伟功心想:不是要恩断义绝拒人于千里之外吗?一句话就让你亲手解锁!还怪求滴很!

    安必道腹诽:不是从不携官家之威要挟于人吗?最近这是怎么了,接二连三屡破底线,李伟功还是当初那个李伟功吗?

    李伟功在前,安必道在后,三两步便穿过门道,走进月光亮亮的院中间。

    “老安,烟囱的事和你没关系,三罗子已经给我坦白了!”李伟功突然顿足不前。

    李伟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行事作风一向坦荡肠直。

    逼不得已玩藏猫猫,那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既然三罗子郑重其事告诉他,烟囱飞升,并非老安唆使怂恿,那还是开门见山为好。

    果然,老安一听,声息里面飘飞出丝丝笑意。“我就说嘛,一个读了四年高中的聪明娃,怎么可能信我那些虚无缥缈的飞升之道呢!”

    “……”

    李伟功陡然腾起要捶老安一顿的无名业火。大冷天温度低,情绪燃点也跟着一路走低,略微的挑衅意味,李伟功似乎就要骤然爆炸。

    “好了,老安,别没事找事了!”李伟功深吸一口冷气,封存心底恶气。

    “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安必道嘿嘿一笑,抬头奉迎了月光,劣质烟草熏黑的牙齿并没有被漂白多少。“队长大人,深夜造访寒舍,公干还是私事?”

    李伟功呵呵一笑,那个足智多谋、喜欢满口古文的盟友回来了。

    失而复得,老李喜不自胜。

    “进屋说!”

    “诺!”

    屋子是个套间,里屋做饭睡觉,外屋吃饭睡觉兼会客,中间隔着一道粗布厚门帘。

    看到队长进屋,老安婆姨殷勤地拿杯子给队长倒水,老安则端了个瓷碗自己倒水。

    自家人,就不要把自家人当仆人了。

    倒水让座后,婆姨撵赶着三女一男四个碎人去了里间,外间腾空让两个男人商讨大事。

    “老安呀,先前的风闻落实了,就是要大包干了!”李伟功屁股落定,抿一口热水,幽幽说道:“刚才贺欣水来找我了,说是他已经看到报纸了!”

    “这都不重要,此事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安必道掷地有声。

    “问题是,怎么个包干法,上面还没有开会传达精神指示呀!”李伟功实事求是。

    “以鄙人愚见,大包干兹事体大,不可贸然行事,落实农户,必寻得稳妥之法,方可畅行无阻,否则,一旦中途有碍,必定虎头蛇尾,难显包干之要义!”安必道旧病复发,沉吟片刻,就是摇头晃脑这么一段不白不文的话。

    多年以来,安必道的说话方式,李伟功耳润目染,已经习惯了。中断旬月有余,咋听起来,突然有点不适应,便正色道:“老安,好好说话!”

    “呵呵,好久没有听众,过过嘴瘾!”老安如实相告。

    “那你说,就我们四组来说,一旦正式文件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我想听听你这个智叟安的看法!”安必道在村里各个群体间的闪光点都不太一样,绰号自然不同。正事上,李伟功一直亲昵称呼安必道为“智叟安”。他其实不老,但是急中生的智,堪达王八级别。

    “好,鄙人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安必道吸溜一口水,清一下嗓子,拉开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架势,放下水碗,两手扶膝,整个人精神焕发,昏暗的灯光下,双眸神采奕奕。“老李,你说队里所有的家当中,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土地!”李伟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一语中的,深谙要害!不愧是带长的!”

    李伟功嘴角一咧,捧着茶杯的手虚晃一下,摆足泼出去的姿势,老安配合的斜歪一下身子,算是老哥们之间久违的嬉戏片段重演。

    安必道接着说道:“土地是我们的命脉,所以,大包干最难的应该就是土地的分配。”

    “对,说的没错!”李伟功不知不觉就自觉归位,专司捧哏之职。

    “土地落实到户,村民没有意见,大包干完成九成,基本就大功告成!”安必道重申土地分配之重要性。

    “怎么个分法?”

    “别急,容我想想!”

    “……”李伟功

    怕不是临阵磨枪吧?也罢,只要能快三分,就别纠结平时不努力了!况且,这并非安必道的本职,就是绞尽脑汁,该死的也是李伟功的脑细胞,于安必道的多巴胺何干。

    屋里短暂沉静,实际思绪翻飞。

    几分钟之后,安必道豁然睁眼,前顷一下身子,眉飞色舞道:

    “此事要从长计议,大体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

    第二步,执行,

    第三步,补丁。”

    李伟功眉眼紧凑,面露茫然。

    安必道继续道:“第一步摸清,窃以为就是要摸清物和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两个摸清。”

    “何为两个摸清?”李伟功赶忙归位。

    “一要摸清物,也就是搞清楚队里所有的土地状况,一类至六类地,以及荒地的地力详情,这个工作繁杂,但是以你李大队长向来事必躬亲的做派,想必对对管辖之下的土地分布情况及各个地块的地力状况早已烂熟于胸?”安必道说着,眉梢一挑。

    “这倒不假!”李伟功郑重地点了点头,给予充分认可。

    “但是,仅仅队长大人心知肚明,远远不够,涉及土地落实到户,不是平常种庄稼,种什么你一人说了算,他人无需也不会置喙建言。”安必道话锋急转。

    李伟功感觉思路突然熔断。

    嗫嚅几下,才求证道:“那怎么办?”

    “简单说,就是全队土地状况详情,不仅你要知晓,更要让全队各家各户的掌柜子们悉数尽知,其程度最好都和你一样!”

    “这个——有点难!”李伟功怅然布面。

    村民的情况,李伟功太清楚了,心思活络肯干苦干的村民是不少,但是更多的是只干活不想事的苦憨憨,再就是一些干起活计手脚都捋码不清楚,那还有闲心换位思考,替队长分忧解愁。最重要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心思大行其道,不顶乌纱帽,操心头疼脑胀就是闲吃萝卜蛋操心了。

    “难的不是知晓而是认可!”安必道嗯哼一声。

    “认可?”李伟功感觉安必道现在多少有点卖关子。

    “对,或者说,知晓和认可完全可以同步进行。你回头让会计和库房把队里所有地块近两年的播种和收成情况罗列出来,逐条逐块,每一个条田每一块地块都别放过,登记造册。

    对了,留下几栏,空白着填明年的情况!”

    此刻的安必道状若一个胸怀良策的将军。

    “明年的情况!”李伟功不明就里。

    “是的,眼看都快过年了,你不是也没收到上面的文件精神吗,这意味着,至少明年还是大集体,地还得集体种,庄稼还得集体收,再快,土地落实到户也到明年秋收后了。”安必道语气肯定。

    “这么确定?”

    “大包干是一项气势恢弘的大工程,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小打小闹,想想,听到这个风声,怕是有一两年了吧,一直不见正式动静,还不是因为事设千家万户,国本民生,自上而下,必定是怀揣了求稳求顺的原则,前期万般酝酿而后雷厉推行,一锤搞定。想想看,这么多年,那一次全国性的事情,走的不是这个路数?”安必道意味声长。

    李伟功茅塞洞开,拿着钉子找锤子的事情,于家,也就急死个人,于国,不敢想呀!钦佩的眼神扫过安必道面目,倏忽急逝。

    还是不能让他太得意,

    得意而忘形,刚才在院中,安必道几乎就是明目张胆地给他喝了壶阴阳水。

    安必道对大包干提纲挈领定基调,与李伟功先前的琢磨不谋而合。

    但凡有事,都吼喊着,求稳求稳一定要求稳,但是祸水临门,就没几个能把持住的。

    李伟功时有走神,但是安必道却是顺着自己的思路,一泻千里,丝毫不会卡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既要在会上通告地力情况,还要让他们看到白纸黑字的详细记录,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才会认可你这个队长对全队地力情况的评判定级。当然,个别地块三年之内的产出,有可能悬殊巨大,至于其中原由,大可实事求是的说,地就在那里,付出了多少工,春夏管护的人到底花费了多少心思,不用你明说,自然有人替你言说。这个细节问题上,你只点题,破题不管!”

    “地的情况摸清了,也被认可了!”李伟功顿一下,说道:“下一步呢?”

    “还没到下一步,这才是第一步中的一个摸清!”安必道呷一口白开水,嘴角抽抽,不动神色的乜斜一眼洗耳恭听的李伟功。